近日,名创优品联合它基金发起了一场“人,别叫我土狗”公益活动,在国际小狗日,以小狗的第一人称视角发声,制作线上短片和线下海报、科普广告等。线上短片呼吁人们不要叫本土犬“土狗”,要叫它们具体名字;线下则将海报投放到CBD、全国4000 +门店以及上海地铁站等,呼吁社会摒弃对中华田园犬的歧视性称呼。

今天我想说一下我个人的观点,这场看似正义的“正名运动”,是否陷入了矫枉过正的误区?当我们将目光从标签之争转向更深层的文化逻辑,或许会发现:污名化的从来不是“土狗”二字,而是人心中的偏见与傲慢。我们或许该反思的是该摒弃“土狗”这个名称还是从内心真正放下偏见,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本土犬种呢?
“土狗”一词常被误解为“土气”的代名词,实则是“土生土长”的缩写,承载着中华大地上犬类千百年来的生存智慧与文化基因。中华田园犬(即“土狗”)并非“土”,而是中国本土犬种的统称,其历史可追溯商代,商代甲骨文中已有犬作为祭祀用牲的记载,与牛、羊、猪、鸡、马并称“六畜”,在重大祭祀活动中被赋予神圣性。甚至被学者认为中华田园犬的直系祖先为东亚灰狼,驯化始于约1.5万年前的中国南方。其基因组多样性冠绝全球犬种,印证了“世界家犬起源于东亚”的结论。它们以独特的生命力、忠诚与智慧,诠释着“不土”的本质。
一、历史与文化的见证
历史文献中的早期记载:刚才讲到土狗的历史可追溯商代,商代甲骨文中已有犬作为祭祀用牲的记载,与牛、羊、猪、鸡、马并称“六畜”,在重大祭祀活动中被赋予神圣性。周朝设立“犬人”官职,专职管理王室猎犬的繁育与训练,表明犬类在政治礼仪中的特殊地位。例如,《周礼》中将犬分为“田犬”(狩猎用)、“吠犬”(看家用)、“食犬”(食用),体现了功能化的分类体系。
秦汉时期的文学意象:秦代丞相李斯临刑前哀叹“牵黄犬逐狡兔”的典故,直接指向中华田园犬的狩猎用途,而“黄犬”即为其典型毛色特征。至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左牵黄,右擎苍”的描写,进一步固化其作为猎犬的文化符号,成为文人笔下忠勇精神的象征。
文化符号与精神象征:民俗信仰中的祥瑞意象。在民间,中华田园犬因“犬吠驱邪”的信仰被赋予辟邪功能。汉代墓葬中常见陶犬陪葬品,寄托生者对亡灵的守护祈愿。部分地区至今保留“犬祖崇拜”习俗,视犬为氏族图腾,如畲族的“盘瓠传说”将犬神化为主宰族群命运的神灵。

二、忠诚与情感的化身:超越品种的灵性
中华田园犬的忠诚刻在基因里。内蒙古一只小狗在主人车祸身亡后,连续三个月风雨无阻守候在事故现场,被网友称为“中国版忠犬八公”。土狗“以命护主”是它们的本能。
它们还非常有灵性!非常聪明!前段时间网络流传 “大黄”智擒小偷的故事,杭州萧山的中华田园犬“大黄”,在凌晨3时许发现有男子盗窃主人吴先生轿车内的物品,通过狂吠惊醒主人。在追赶嫌疑人过程中,“大黄”识破了佯装路人误导主人的嫌疑人,凭借对其样貌和气味的记忆,引导主人掉头追击,最终协助警方成功抓获嫌疑人。曾有网友分享,一只三个月大的流浪土狗被收养后,无师自通地学会定点排泄,展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这种“通人性”的特质,使它们成为家庭中无声的守护者。

三、被低估的“犬中精英”:生存力与智慧并存
1. 适应力与体质优势
土狗以“好养活”著称,即便不打疫苗也极少生病,能适应恶劣环境。其肠胃耐受性强于多数品种犬,甚至能消化对宠物狗致命的人类食物(如巧克力)。这种强韧生命力源于千百年的自然选择,使它们成为“犬界特种兵”。
2. 外貌与功能的平衡
中华田园犬并非“颜值低劣”。广西土猎犬肌肉紧实、四肢粗壮,被称为“蒜子蹄、辣椒尾”的极品;虎斑犬的斑纹威猛如虎,曾是狩猎与护院的高手。其外形与柴犬高度相似,甚至有学者认为柴犬携带中华田园犬的基因。
3. 未被评估的高智商
尽管未列入国际犬类智商排名,土狗的智慧常令主人惊叹。例如,抖音上“田园犬大黄”会帮主人拿日常用品,还会关灯。其判断力与应变能力,在复杂环境中尤为突出。

四、现状与反思:本土犬种的困境与未来
尽管中华田园犬优点显著,却面临双重困境:
文化偏见:中文语境中,“狗”常被用于贬义词汇(如“狗仗人势”),而西方文化中“lucky dog”却代表幸运,折射出对犬类价值的认知差异。
血统危机:农村放养导致土狗与洋犬杂交,纯种数量锐减。下司犬、虎斑犬等优秀品种濒临灭绝,而国外却将源自中国的犬种(如柴犬)视为文化象征。
尽管近代因外来犬种冲击,中华田园犬一度面临边缘化,但其文化基因仍在复苏。近年来,“中华国犬”概念的提出与保护运动的兴起,正试图重构其文化身份——从“土狗”到“文明载体”的转变,不仅关乎物种存续,更是对农耕文明记忆的抢救!
“土”非贬义,而是扎根土地的质朴与坚韧。中华田园犬的“不土”,在于其跨越千年的生存智慧、无可替代的情感联结,以及未被充分认知的多元价值。当酷似狼的土狗渐被杂化的时候,我们或许该反思的是该摒弃“土狗”这个名称还是从内心真正放下偏见,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本土犬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