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就算长得再高,达到千丈之顶,它的叶子最终还是会回到地面的根旁。
落叶最终回到大地,这是咱们中国人长久以来,在中华文化不断演进中,对家乡情感的一种体现。说白了,就是心里头那份对老家土地的深深想念,也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就有的情感。
2013年5月19号,洪都拉斯那位很有分量的国防头头,也就是三军总指挥熊伯洪,在他66岁这一年,因为心里一直记着老爸“人老想回家”的念头,终于回到了他的老家广东。
熊伯洪站在久违的家乡土地上,紧紧抱住了这辈子头一回见面的亲哥。到底是个啥样的曲折故事,让这位头发已经有点花白的老人第一次回到老家,咱们来细细说说。
【父亲的洪都拉斯】
台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西南边,一直以来都是咱们国家天生的海港。它被大家叫做“中国华侨之乡的领头羊”。这儿出了不少有名的海外华人,熊伯洪就是他们中的一个代表。
清朝快完蛋那会儿,晚清政府太烂,欠了外国佬一大堆白花花的银子,根本数不清。
晚清那会儿,政府手头紧,为了弥补那些让人丢脸的不平等条约里赔出去的白银,就开始不停地往老百姓头上加税。再加上政府管事儿不行,搞得各地军阀四起,老百姓的日子那叫一个苦,真是活不下去了。
在时代的大风大浪里,谁也没法只顾自己,每个人都像是在黑漆漆的社会里挣扎的小石子。没错,活下去,就成了那会儿大家心里的头等大事。熊伯洪的老爸也是这样。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熊家那日子过得是真不容易。身为清朝的老百姓,在这地方多呆一会儿,就多受一会儿的苦。
熊伯洪老爸碰上最艰难那会儿,天天晚上守在码头上揽活,整宿整宿不回家。他就为了多挣俩钱,好让家里头怀着孕的媳妇第二天早上能喝上一碗热腾腾的粥。
熊伯洪的老爸是个硬汉,真的很让人佩服。他那股子不屈不挠的劲儿,就像是求来了好运,让事情有了转机。
那时候,要是算起账来,像熊伯洪父亲这样的中国人,那真是物超所值。正好美洲大陆在大规模修建铁路,那些黑心的老板们,就想着用一点点钱,把中国人骗去国外干活。
得明白,那时候在台山市,资本家们给的那点儿酬劳,简直就是能救一个家庭于水火的宝贝钱。
熊伯洪下定决心要给老婆和即将出生的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他跟老婆保证,等赚到钱就立马回家,然后毫不犹豫地就去了国外打工。
熊伯洪的老爸经过一番波折,最后到了洪都拉斯。
尽管生活挺艰难,得扛着老板的重压,还得操心自己的身体,心里也挂念着家里的老婆孩子是否安好,但熊伯洪父亲的生活水平,说实话,确实是提高了不少。
那时候,很多中国移民心里头就盼着一件事:攒钱回家,守着自家那一亩三分地,还有家里的老婆孩子和老爸老妈,靠着这些钱安安稳稳过日子。可熊伯洪他爸呢,这三样心愿愣是一个也没实现。
熊伯洪的父亲原本打算在工程结束后就回到台山市老家,可那时候的国际环境不允许啊。不光他自己回不来,好多在海外的华人也都上不了回国的船,都被困在了外面。
熊伯洪的老爸,跟着那一拨华人,就在洪都拉斯安了家,落了户。
过了好些年,熊伯洪的老爸又找了位新太太,并且两人生了个娃,这娃长大后就成了洪都拉斯那儿的华人领头人,也就是熊伯洪。
【熊伯洪的洪都拉斯】
就算熊伯洪的父亲在洪都拉斯重新组建了家庭,他也清楚这儿终归不是他的老家。他心里一直挂念着远方的老婆孩子,这股思念也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给了他的小儿子熊伯洪。
聊起在新地方站稳脚跟,对那一波又一波的中国移民朋友来说,真的是挺不容易的。他们远离家乡,到一个全新的国度生活,要面对的挑战多了去了。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生活习惯不同,这些都是得慢慢适应的坎儿。要想真正在那里扎根,不仅需要勇气和决心,还得付出不少汗水和努力。所以,每次想到他们在异国他乡打拼的样子,都觉得特别不容易,真的得给他们点个赞。
完成铁路和桥梁建设后,那批中国移民在美国遭遇了各大州的移民法规限制,不断被排挤。由于无法返回中国,他们只能继续往南走,最终抵达了洪都拉斯等地方。
洪都拉斯这个国家对待华人态度上有些偏见。尽管这些年他们制定了不少法律,让好几百名中国人得以拥有洪都拉斯的公民身份,但这并没能让在当地的中国人的处境得到真正的改善。
熊伯洪小时候就把这特质表现得非常明显。
熊伯洪上学那会儿,洪都拉斯当地的孩子有个习惯,就是把新来的中国小孩单独挑出来,不跟他们一起玩。他们有自己的小团体,打心底里就看不上这些为了生活漂洋过海来到美洲的中国小朋友,连眼神里都带着轻蔑。
为了过得更好点,那时候,社会上不少需要出大力的活儿,都是由中国那些社会地位不算高的人来干的,就好比熊伯洪的老爸,他也是干这行的其中一人。
熊伯洪从小就历经坎坷,生活对他而言充满了挑战。但他下定决心要努力奋斗,因为他心里清楚,唯有自己变得更强,才能让在洪都拉斯的华人团结一心,共同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之后的日子里,熊伯洪一直努力学习,他靠着自己的聪明脑袋和那股子不怕苦的劲儿,成功考上了洪都拉斯国立大学的法律系。
在学校里,他使劲浑身解数,靠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去认识各路大咖,不停地给自己将来要闯的天地铺好结实的路子。
洪都拉斯在美洲大地上算是挺不起眼的一个小地方,经济和军事力量都不怎么样。这么说吧,日子一天天过去,去到洪都拉斯的中国人一直在使劲儿帮洪都拉斯提升各方面的实力。
熊伯洪完成学业后,在洪华人群体里的位置明显上升了不少。但要说到谁是让洪华人更团结、发展得更好的最大功臣,那还得是熊伯洪。
熊伯洪毕业后一直卖力展现自己的本事,为了实现心中的大志向,他选择军事这行当作为跳板,成功踏入了洪都拉斯的政治圈子。
熊伯洪在洪都拉斯的高级别军事学院深造后,表现得相当亮眼,赢得了众多人的好评。没多久,他就一路晋升,当上了洪都拉斯海陆空三军的总头儿。身为国防部长,他心里时刻装着洪都拉斯华人的实际利益,因此大家还推举他做了华人社区的总代表。
熊伯洪当华人总代表那会儿,他总是动员洪华的大家伙儿要拧成一股绳,还张罗着让大家一起做生意赚钱。他不仅如此,还老帮着洪华的乡亲们回老家探亲祭祖,圆了老一辈人长久以来的心愿。因为这些实实在在的好事,熊伯洪在洪华赢得了大家极高的认可和拥护。
熊伯洪那时候真是走上了人生巅峰,不仅圆了自己的梦想,还在华人世界里混得风生水起,相当有分量。不过话说回来,再成功的人心里头也藏着点遗憾,熊伯洪自然也不例外。
这个没能实现的愿望,其实就是他老爸一直挂在嘴边的“老了要回老家”的想法。
【熊伯洪的落叶归根】
熊伯洪打小对落叶归根这事儿就特别上心。他老爸从他小时候开始,就老提起远在大洋那边的亲人,还有那个他从没见过的哥哥,这些话一直记在他心里。
因为那时候国际环境挺复杂的,所以不光是熊伯洪自己没法到台山市去,就连他的父亲也无法回到老家。
熊伯洪的老爸,心里头可能一直憋着股郁闷,加上对老家老婆孩子那份愧疚,最后就这么一直不开心,直到去世。
熊伯洪的老爹,到最后一刻都还在叮嘱儿子,盼着他能认祖归宗,代替自己再次深深感受下家乡那片土地的气息。
熊伯洪的老爸走了,就这么离开了人世。
熊伯洪他爸跟他说过好多道理,其中有一句他记得特别牢:“要是你连自己从哪来都不知道,那怎么能看清以后的路呢?”
之后的日子里,熊伯洪心里总想着老爸生前的那份盼望。他也琢磨着再回趟老家,自个儿去探寻下自己的根,看看自己的未来会是啥样。
熊伯洪虽然身居高位,但遗憾的是,他一直没能找到机会回到祖国。
如今,身处海外的华人们想要回国探亲和祭祖,相对来说已经变得较为便捷。然而,在过往的某个时期,洪都拉斯却发出了不太友好的政治信号。具体来说,洪都拉斯并未与中国建立起正式的外交关系,这一行为在当时显得颇为特殊。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洪都拉斯竟然承认了台湾的国际地位,并与之建立了外交联结,这无疑是一个值得的政治动态。
洪都拉斯曾是中美洲国家中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的少数几个之一,这一特殊的外交立场使得它在国际舞台上显得颇为独特。然而,随着全球政治格局的变化和两岸关系的深入发展,洪都拉斯政府最终决定顺应大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其与台湾的所谓“邦交”。这一决策的转变,不仅体现了洪都拉斯政府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同和支持,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于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普遍呼声。与此同时,这一变化也给洪都拉斯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一些个人层面的故事。例如,有报道指出,洪都拉斯前国防部长在得知两国建交的喜讯后,其回乡寻根的认宗计划也随之得以实现。这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慰藉,也是对国家外交新篇章的一种象征性回应。
熊伯洪由于某些原因不能亲自回老家,但他积极动员洪都拉斯的华人朋友们回去寻根问祖。他特别提倡年轻人带着长辈们对家乡的期盼,踏上回大陆的旅程,实现落叶归根的愿望。
熊伯洪踏入官场,心里揣着的是为国家和洪华百姓做点实事的念头,他渴望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和政治追求。或许正是他那一颗颗热忱的心,打动了天地,让他的所作所为成了他归根故土的最好证明。
【熊伯洪的访祖归宗】
有了熊伯洪的助力,好多华人朋友都满怀祖辈的记忆和往事,纷纷回到了台山市。他们带着对过去的深深眷恋,重新踏上了这片土地。老一辈的故事和回忆,就像是一本本厚重的书,被他们紧紧抱在怀里,带回了台山。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仿佛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熊伯洪的帮助下,他们终于有机会再次踏上这片充满回忆的土地,感受那份久违的亲情和归属感。
有次,一个洪都拉斯来的华人回台山市看望亲戚,刚好得出门,就拦了辆出租车,想去他心心念念的“老家”那个地方。
司机开车时得知,乘客刚从洪都拉斯回来探望家人朋友,他立马觉得很高兴。两人聊着聊着,就越发投机,特别开心。
聊天时,乘客意外发现司机竟是老乡,而且还有个叔叔在洪都拉斯讨生活,这让他来了精神。聊着聊着,乘客了解到司机的老爸有个亲弟弟,姓熊,是司机爷爷在洪都拉斯再婚后生的。这俩人从未谋面,但乘客的爸爸一直珍藏着爷爷早年写的信。
当儿子的心里头特别想帮老爸实现这个心愿,就盼着车上的乘客能搭把手,帮着一块儿找找亲叔叔,好让老爸能见上这个一直没见过面的亲弟弟。
聊着聊着,乘客感觉这司机说的越来越像洪都拉斯那边的华人总头儿熊伯洪,于是打算回头帮这小伙子司机去确认一下身份。
回到洪都拉斯,经过一番仔细查证,那个年轻人提到的叔叔,没错,就是现在的华人领头人熊伯洪。
熊伯洪一听到那消息,第一反应就是立马想去台山市瞧瞧自己的亲哥。但问题是,他身为三军的老大,因为政策限制,心里头这个火急火燎的想法,却没法立马实现。
熊伯洪心里的那份想法挺容易懂的,他老早就听父亲说想要回老家看看,这事还成了父亲到死都没能达成的遗憾。熊伯洪这人特别孝顺,一听到这事儿,心里头能不翻腾得厉害嘛。
经过熊伯洪的子女和亲朋好友一番好言相劝,他最终克制住了心中的那份期盼。
之后的日子里,熊伯洪靠身边的朋友还有回国的同胞搭把手,一直跟台山市的家里人写信联系。这样一来二去,大家也算是有了点初步的认识,每封信里都满满当当写着对彼此的想念。
特别是这俩从未见过的亲骨肉,通过书信往来,那情感上的纠葛特别深。在国际环境变得宽松点后,熊伯洪终于下定决心,要回老家认亲了。
2013年5月19日一早,台山市有位87岁的老爷爷,一直站在村头,眼睛紧盯着远处。这位满心期盼的老人家,其实是熊伯洪一直没见过面的亲大哥,名叫熊桃稳。他就这样站在那儿,心里满是对亲人的思念和盼望。
那天一早到上午,八十七岁的熊桃稳成了村口的“钉子户”,一趟趟地往那儿跑,就等着他弟弟。结果,家里的小辈们看不下去了,心疼老人这么折腾,赶紧告诉他,熊伯洪的飞机得下午才到呢。
于是,熊桃稳硬压下心中的激动,让小辈们扶着,一步步走回家里,耐心等着。
最终,那股源自血脉深处的兄弟情谊,在他俩紧紧相拥时显露无遗。熊桃稳和熊伯洪尽管从未谋面,但这份流淌在血液中的亲情,在他们初次相见那一刻便汹涌澎湃,难以抑制。
熊伯洪用力搂着已经八十七岁的亲哥,这时候他心里肯定还想着当年对老爸的保证。他回来探寻自己的老家,就是要亲手把老家的一把土,带回到老爸“身边”。
熊伯洪和哥哥多年来一直靠书信保持联系,他对哥哥的身体状况特别上心。这次一回老家,瞧见哥哥身体还是硬朗得很,他心里头真是踏实了不少。
接下来的几天,熊伯洪参加了家里那个特别重要的祭祖大典。他回到了老家,还跟亲戚朋友们打包票,说自己往后会继续帮两地的台山人牵线搭桥,努力让每一个在外想家的游子,都能有机会回到老家,实现落叶归根的愿望。
说起那段触动心弦的亲情往事,咱们得把思绪拉回到那个备受欺凌的晚清年代。那时候,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却发生了一些让人感慨万千的亲情故事。这些故事,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晚清时节,虽然国家遭受外敌入侵,百姓生活困苦,但亲情的力量却在这些艰难岁月中闪耀出耀眼的光芒。那些故事里的亲情,如同黑暗中的一缕阳光,温暖着人们的心灵,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所以,当我们谈论起晚清,不仅仅要记得那些屈辱的历史,更要铭记那些在那段艰难岁月里,用亲情支撑彼此走过困境的人们。他们的故事,是对那个时代最好的注解,也是对我们今天的一种启示。
现在的中国变得愈发强盛,已经不会再有那么多人因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离开家乡,四处漂泊。五星红旗照耀下,那些曾经因离别而破碎的家庭会越来越少,大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也希望那些还在海外漂泊的朋友们能快点找到失去联系的亲人,早点和家人团聚。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