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一位深受观众喜爱的实力派演员,却因为一部电视剧《他是谁》意外“躺枪”。
剧中剧情与真实案件“南大碎尸案”高度相似,尤其虚构受害者婚外情情节,让受害者家属怒不可遏。
家属公开喊话张译,希望借他的社会影响力为受害者家属维权。
影视改编的“擦边球”争议电视剧《他是谁》是一部热门刑侦剧,这部剧将“南大碎尸案”作为原型进行创作,这本身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它不仅高度还原了案发时间、人物名字,甚至连作案手法都如出一辙。
到这里为止,家属或许还能忍住不说什么,毕竟公众有知情权,案件本身也有讨论价值。可剧组显然不满足于简单的案件还原,他们为了吸引眼球,刻意加入了一些恶意虚构的剧情,让剧中受害人多了一层所谓“婚外情”的私生活描写。
这是对真实案件的揭露吗?不,这根本是对一个受害者的侮辱,对一个已故女孩和她家庭的恶意抹黑。这种剧情,给观众带来的可能只是猎奇的刺激,但对于那些至今还沉浸在丧亲之痛中的家属来说,却是最深的二次伤害。
原本,这一家人承受的已经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案件至今未破,真相仍未浮出水面,死者未能安息,家属又如何能释怀?这部剧堂而皇之地借用了真实案件的噱头,甚至用编造的内容恶意消费逝者,家属因此深受舆论伤害,两位老人被气到住院,这样的行为难道就能毫无顾忌吗?家属的愤怒与无奈相信没有哪一家人愿意把自己的伤痛摆在公众面前,更何况还是被迫的。
29年前,南京大学的大一女生刁爱青遇害,她的家人从此陷入无尽的悲痛之中,这场噩梦持续了近三十年。案件至今未破,凶手仍未被绳之以法,刁爱青的父母和姐姐早已筋疲力尽,可这份悲伤却从未因为时间流逝而减轻分毫。
去年,他们低调地委托了律师起诉剧方,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却没想到,对方以各种理由推诿,甚至连最基本的道歉都不肯给。法庭建议双方和解,但剧方却毫无诚意,只愿意删掉部分内容,拒绝对虚构情节公开道歉,更不肯停止剧集的播放。
对普通人来说,维权之路本就艰难,这样的态度更让刁爱青的家属感到彻底失望,他们选择写了一封公开信,把所有的伤心和无奈倾诉给剧中主演张译,因为他们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引起社会的关注。
在信中,家属并没有直接指责张译,而是希望他能以公众人物的身份站出来,为逝者主持公道。可就是这样一封满含无奈的信,却引来了铺天盖地的争议,有人指责他们道德绑架,有人认为他们“不讲道理”。
可我想问一句:如果不是因为绝望,谁又愿意选择这样一种方式?如果低调维权能起作用,他们又何必要公开喊话?
影视作品改编的法律与道德底线根据律师的解读,这样的改编已经涉嫌侵犯受害者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影视作品添加虚假情节,如果引导公众对原型人物产生负面的看法,就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刁爱青的家属早已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法律的维权成本高、周期长,对普通家庭来说,这无疑是场漫长的拉锯战。更何况,剧方态度强硬,一直试图用拖延战术耗尽家属的精力,而家属的健康状况也让人担忧。
为什么作为强势一方的剧方,不能在事情发生后,主动承担起道歉的责任?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对受害者家属来说,或许能够抚平一部分伤痛,对剧方来说,也未尝不是一种止损。
张译的尴尬与公众的反思此时的张译一定非常尴尬。
作为一个演员,张译并不是剧情创作的参与者,他在这部剧中的责任,仅限于把自己的角色演好。刁爱青家属的信,让张译成了众矢之的,不少网友开始争论,他到底应不应该为这件事表态。
有些人觉得,张译是公众人物,他的发声会让事情更快解决;也有人认为,这根本不关他的事,他没有义务为剧情负责。这封信的本意不是为了攻击张译,而是想借助他的影响力,让这件事被更多人知道。
从家属到律师,都明确表示了对张译的理解,他们只是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反倒是一些网友的态度,让人心寒,他们对家属缺乏最基本的同情,甚至嘲笑家属“蹭热度”。这样的指责,不仅显得冷漠,还让受害者家属更加孤立无援。
对于每一部改编真实事件的作品,我们都应该重新审视:创作者到底有没有尽到尊重原型的责任?影视作品的成功不应该建立在伤害他人尊严的基础上,而观众的喜爱,也不应该为这种行为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