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诚的一生也堪称传奇,从一个农民到一个盐贩子再到之后的吴王,不得不说是在早期张士诚完全是有希望能成大业的,因为他所占据的是最富饶的东南一带。
遗憾的是张士诚本人却不思进取最后落得一个自尽而亡的下场,那他的那些妻妾们的下场是什么样的呢?
一、乱世兴起在每一个朝代末期都逃脱不了政治腐败,财政入不敷出的现象,出生在元末的张士诚也不过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的生活虽说不用为吃饭所困扰,但也一直都是被压榨的。张家兄弟四人都是以运盐为生的。
因为财政入不敷出,但是国家各项都要花钱,政府的开支就算了,还有军队的军费,没有钱怎么办?绝大多数的王朝都会选择增加税收,提高物价,元朝也是这样做的,因为元朝绝大多数的收入都是来源于盐业,所以政府就开始不断的提高盐价。
可能有人会说张士诚一家就是干这个的,那么他们的生活就应该能得到保障了吧,事实并非如此,国家都困难成这样了,政府能给他们多少钱呢?当年张士诚也是很有声望的,因为他为人仗义,在封建王朝中大家都是很看重这个的。
很快在当地的盐民中张士诚就建立了威望,大家对于他的话也是很相信的。国家危机百姓们也不能因为国家难就不吃饭了。知道政府给的钱有限,渐渐年长的张士诚就想要用别的办法来挣钱,按照他当时的处境最挣钱的是什么就不用说了。
自古以来贩卖私盐都是一个暴利的行业,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一直要打击的原因,最开始的时候还好,张士诚将一部分的盐卖给了当地的富商,来赚取微薄的钱。历来这些贩卖私盐的人都是有背景的,张士诚一个普普通通的盐民也是很难做起来的。
这些富商们也正是知道张士诚没有什么背景,所以就拿捏他,不仅是不给他钱还对他动辄打骂,这些商人用要去告官来威胁张士诚,张士诚只能忍气吞声,即使是不给他钱,他也没有能力反抗,当然欺压他的不仅是富商还有当地的盐警丘义。
当然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这些人却将张士诚的忍让当成软弱。在忍无可忍后张士诚叫上自己的弟弟还有兄弟们一共十八个人,将丘义还有当年欺辱过他们的富商们都给杀了,不仅将丘义满门都杀了并且还一把火将整个丘家都烧了。
眼下做出这样的事情,张士诚也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了,与其被官府追究还不如趁机就反了,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八条扁担起义。还记得前文说过的张士诚在当地是很有声望的,所以在他宣布起义后乡亲们也都去投靠了他。
元朝在民间确实是积怨已深,这些盐贩们还有当地的百姓都纷纷加入到张士诚的队伍中,很快张士诚的队伍已经高达一万余人,这些人攻下了泰州等地,在杀了高邮太守后,高邮也到了张士诚的手中。
张士诚起义的时候其实也算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因为此时方国珍等人也已经和元朝对抗多年了,简单来说就是即使元朝想要镇压,但他根本就腾不出手,这边方国珍、韩山童、徐寿辉都是地方起义势力,只能是和谈来维系表面的太平。
当时首当其冲的就是韩林儿的军队,元朝也将自己所有的主力都放在镇压韩林儿上了。这不就给张士诚发挥自己势力的时间,其实这一点他和朱元璋也是很像的,就在元朝和其他势力对抗的时候他在发展自己的势力,此时张士诚已经到了江南一带。
二、兵败自尽很快中原大局又发生了改变,此时朱元璋已经先后占领了南京乃至皖南一带,可以说他和张士诚两人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两方碰上是一定的,但最开始的时候朱元璋也是很诚恳的,他派遣杨宪去给张士诚送了一封信,简单来说就是希望两方和平相处。
也不知是不是之前太过于顺遂让张士诚对自己迷之自信,不仅没有给朱元璋回信,还将朱元璋派的使者给扣押了,朱元璋可不是能受得了这种气的人,这不很快朱元璋就在战场上报仇了,那是在1357年朱元璋终于腾开手想起张士诚了。
这一战也让张士诚失去了实力最强劲的弟弟,让人不解的是在这之后他依旧没有想着改变,不顾劝说执意称帝,并且将并没有什么能力的弟弟放到了宰相的位置。当然最让人不解的是在之后陈友谅和朱元璋鏖战的时候他为什么熟视无睹。
别说是当年他和陈友谅两人有约定,就说陈友谅被打败后对他能有什么好处,但他却畏手畏脚的,可以说是毫无建树,在陈友谅死后就该轮到他了。
当兵临城下的时候张士诚也感到一阵迷茫,他也不知道怎么就成了这一副局面,张士诚对妻子刘氏说道:“我兵败,距离死亡也不远了,你们怎么办?”
张士诚的妻子刘氏也是一位刚毅的女子,她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逼迫张士诚的妾室们自尽,在这些女子都自尽后,刘氏让养子张辰保放火将齐云楼给烧了,后刘氏也自缢而亡。
这边张士诚在被送到南京后也没有了生的欲望,最后自尽而亡,当朱元璋得知他妻子的死后也是一阵叹息。
三、原因很多其实说到张士诚的失败原因还是很多的,首先就是他自身的原因,本来他在元末的这些势力中,是有着最强的竞争力的,一盘好棋最后被打成这样,首先要说的就是他在用人方面。当然张士诚对于人才都是很尊重的,这也是他最大的优点。
不过他对于人才也仅仅只有尊重,尊重但是不重用这并不能发挥一个人才最大的能力。当时在他的手中不是没有能人的,但这些人没有一人是能够接触到权力中心的,那他养着这些人还有什么用处,反而将位高权重的位置都给了一些没有能力的人。
其次就是他的反复无常,张士诚固然是有城府的,他所看重的是自己的利益,但他却没有考虑到人心,纵观他的一生多次投降朝廷,他的这个举动也让他大失人心,尤其是一些士族,他们是最在意一个人的品格了,所以对于张士诚他们甚至不愿意效忠。
最后就是张士诚始终都没有摆脱农民阶级的小农思想,当然这也是他和朱元璋最大的不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不同导致了他的失败。
结语最了解的你的人就是你的敌人,朱元璋当年对张士诚以及陈友谅两人的评价还是很切合的。陈友谅志骄,张士诚则是器小,这也是为什么最初朱元璋要先对陈友谅出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