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起义将领暗通蒋介石,毛主席指示:杀降不可,杀俘尤不可

容史百年 2024-07-30 22:26:33

1950年,国军将领起义后,出任解放军军长,却暗中联系蒋介石,由此被抓!聂荣臻却不知如何处理,毛主席指示:“杀降不可,杀俘尤不可!”

1927年,时任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到独立8师视察,路过1团,见团长刘万春亲自带领士兵练刺杀、跳马等动作,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蒋介石走上前与其交谈了起来。

这次交谈,刘万春给蒋介石留下极好的印象,从此之后,他的仕途如同“开挂”一般顺利。1949年初,刘万春已经升任为111军的军长,这个升迁速度在国民党军中是十分罕见的。

蒋介石如此厚待刘万春,刘万春也对他“忠心耿耿”。二十年来,蒋介石指哪,刘万春打哪,立下了不少战功。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让刘万春陷入了两难境地。

辽沈战役结束后,华北的傅作义再也无险可守,部队的一举一动全部在解放军的监视之下。这样的日子很难熬,傅作义也没了主意,不知道是该率部起义,还是往西、往南逃。

蒋介石自然不能让傅作义起义“投共”,他三番四次致电傅作义,表示要让他驻守东南,华北交给美军去守。

傅作义看到电报大发雷霆,作为有民族气节的将领,他怎么允许将华北送给美国人呢。而我党则是向傅作义抛出橄榄枝,提出了和平解放北平的八项条件。

温馨提示:因头条改版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 -15秒后,您可以左滑或右滑、关闭广告,继续免费阅读精彩内容,感谢各位看官的理解和包容。

傅作义决定与解放军背水一战,事实证明,他根本打不过解放军。最终傅作义接受中共中央和毛主席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

1949年1月15日,北平和平解放。可是,和平解放北平与刘万春陷入两难有什么关系呢?

刘万春时任驻绥指挥所副主任,是傅作义的部下,与董其武(时任驻绥指挥所主任)驻军绥远。

董其武积极配合傅作义起义,按说两个“上司”起义,刘万春应该跟随才是,但是刘万春归根结底是忠于蒋介石的人,所以一直不愿意配合起义工作。

甚至有一次,刘万春指使手下将《奋斗日报》的报社砸了,还制造了袭击中共联络处驻铁路工作组的七二四事件。

国民党残余势力瞅准机会,给刘万春发来密报,称要剥夺董其武的“军事指挥权”,要求刘万春与宁夏、甘肃和青海的势力“联合起来”互为接应。

以上种种使绥远问题变得复杂起来,但我党做事向来坦荡,刘万春虽然“上蹿下跳”,但掀不起风浪,毛主席依然坚定地提出和平解决绥远问题的主张,为绥远问题定了调。

同年9月18日,绥远和平解放,刘万春在《通电》上签下了名字。中共中央信守承诺,保证刘万春身份、待遇等不变,将其部编为解放军36军,任命他担任军长。

收到任命后,刘万春主动带兵投入到解放宁夏的战斗中,并对聂荣臻表示要跟随傅作义、董其武两位老长官走上我党领导的光明之路。

只是蒋介石对刘万春有知遇之恩,所以他一心向着蒋介石。在担任解放军军长的同时,他又给国民党方面回电,说起义不过是“权宜之计”,待瞅准时机将与“蒋总统”的“仁义之师”互为策应。

蒋介石得知后大喜,赶紧给刘万春送来一封“委任状”,以稳“军心”。

对此,毛主席早有预料,他曾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警告过全党,大意为:不要认为反革命顺从了我党就成了革命党,要警惕他们的反革命意图,能改造就改造,该淘汰要淘汰。

刘万春就是赤裸裸的例子,一方面享受解放军军长待遇,另一方面与“台湾当局”反革命势力勾结。刘万春的种种行为、证据等被我军掌握后,送到了聂荣臻面前。

起初,聂荣臻对此事持怀疑态度,毕竟刘万春之前起义的语气如此恳切,而且就算退一万步讲,刘万春的旧军队改编为解放军后,也从来没有亏待过他们。

按说,刘万春应该认清事实,投桃报李才对。为此,聂荣臻把傅作义和董其武叫来,给他们看刘万春通敌的证据,两人看后大感震惊,因为按照他的情况,足以枪毙。

一阵沉默过后,傅作义开口说:“刘万春叛国,证据确凿,应该接受人民审判!可刘万春毕竟也是通电全国起义的国民党将领之一,在北伐、抗日战争中有过贡献,希望军委从宽处理。”

确实,刘万春毕竟是起义将领,如果枪毙了他,恐怕会引起世人的非议,可如果不枪毙,就难以震慑抱有同样想法的人。

聂荣臻冷静下来,觉得此事非同小可,又听傅、董两人意见,一时也拿不定主意,遂请示毛主席。

毛主席听罢事情来龙去脉,什么也没说,而是走向书架,拿出《新五代史》,找到其中一句批注:“杀降不可,杀俘尤不可”。

聂荣臻看罢,明白这件事该怎么处理了。毛主席看到聂荣臻的恍然大悟的表情,又补充道:“尊重傅、董两人意见。”

虽然免去一死,但刘万春依然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他被革去军职,送去监狱接受思想和劳动改造。

在狱中,刘万春意识到了错误,且表现良好,于1976年获释出狱。出狱后,刘万春还当选过北京市政协委员。

1993年,弥留之际的刘万春时而糊涂,时而清醒。一天,刘万春突然清醒,对身边人说:“历史对我是公正的……每个人应该多做有益于人民的事。”这是他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

参考资料:刘万春:从民国中将到共和国第三十六军军长-叶青松

【本文内容根据权威资料撰写,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

0 阅读: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