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有很多难忘的事情,我最难忘的事情莫过于我小时候看过的第一部电影,小兵张嘎,小时候.
时间回溯到遥远的 20 世纪 60 年代末,电视机在当时稀缺至极,仅存在于少数人的想象里,遥不可及。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娱乐活动更是单调乏味,一场电影,便成了全村人翘首以盼的顶级盛事。。
8岁那年的一天,村里的一个小伙伴告诉我,今天晚上在晒谷场放映电影,这个小伙伴父亲是大队干部,什么事情都能提前知道.我高兴得一下子跳了起来,伙伴们争相奔走相告,刹那间,这消息如同燎原之火,借着晚风,迅速传遍村子的每一处角落。
孩子们兴奋得满脸通红,恰似一群脱缰的野马,瞬间沸腾起来,大声叫着看电影了,看电影了,欢呼雀跃地在村里奔跑撒欢,那清脆欢快的笑声在村庄上空回荡,久久不绝。整日在田间辛苦劳作的大人们,提前收工,早早的做饭,准备晚上看电影.
晚饭后,村民们三两成群,各自带着家中或崭新、或破旧的小板凳,陆陆续续向晒谷场汇聚。手中的蒲扇慢悠悠地摆动,发出 “沙沙” 的轻响,试图驱散那些在闷热夜晚格外猖獗、令人厌烦的蚊虫。我和一众小伙伴们,像灵活的小泥鳅,在人群的缝隙间嬉笑打闹,一刻也不停歇。大家你追我赶,互相逗趣,一会儿拍拍这个大人的后背,一会儿又躲到那个大人的身后,玩得不亦乐乎。
就在众人的翘首期盼中,巨大的白色幕布缓缓升起,仿若一幅从时光深处展开的神秘画卷。紧接着,放映机射出一道极为明亮的光束,穿透浓稠的夜色,刹那间,原本嘈杂喧闹的世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无论男女老少,都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齐刷刷地聚焦在那一方散发着神秘气息的幕布上,眼中满是对未知故事的期待与憧憬。
今天的电影是《小兵张嘎》,这是我第一次看电影,在万众期待中开场,小嘎子一出场,那灵动活泼、古灵精怪的模样,就像一道璀璨的光,瞬间紧紧抓住了在场所有人的心。
影片中,白洋淀的芦苇荡郁郁葱葱,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拂过,芦苇荡泛起层层绿浪。小嘎子和小伙伴们的身影,恰似敏捷的小鹿,在这片绿色的海洋中轻盈穿梭,巧妙地与鬼子周旋。当影片中传来嘎子奶奶惨遭杀害的噩耗,看着嘎子那悲痛欲绝的神情,我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揪住,一阵刺痛。为报血海深仇,嘎子眼神中透着决然,毫不犹豫、坚定地投身八路军队伍。那一刻,紧张感如汹涌潮水般将我淹没。
往后随着剧情步步推进,每一次嘎子身处险境,我都不自觉地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出,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在阴森恐怖的敌人据点里,嘎子凭借着超乎年龄的聪慧与机智,巧妙利用各种机会传递情报,一次次从如虎口般危险的绝境中惊险逃脱。
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那场激烈的炮楼之战。炮楼中,嘎子眼珠子滴溜一转,计上心来,巧用鞭炮,把点燃的鞭炮扔进铁皮桶,瞬间制造出激烈枪响的假象。那噼里啪啦的声响,如同密集的枪声,把据点里的敌人搅得晕头转向、阵脚大乱。那一刻,我身旁的观众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情不自禁地高声喝彩,掌声如雷鸣般震耳欲聋,久久回荡在晒谷场上空。
电影落幕,放映机的光束渐渐熄灭,幕布在夜色中显得有些黯淡。但嘎子的形象,却像深深烙印在我脑海中一般,挥之不去。当晚回到家中,躺在床上的我,脑海中不断浮现电影里的画面,翻来覆去,辗转难眠。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脸上,我迫不及待地约上小伙伴们。大家手持自制木枪,那木枪虽然粗糙简陋,却承载着我们满满的热情。在村子里,我们兴奋地重现电影情节,一个个模仿着嘎子英勇无畏的模样,沉浸在 “冲锋陷阵” 的快乐之中。一会儿大喊着 “冲啊”,一会儿又装作中弹倒地,玩得忘乎所以。

岁月如白驹过隙,时间匆匆流逝。如今50多年过去了,回首我人生中看的第一部电影,每一个画面,无论是嘎子的嬉笑怒骂,还是激烈的战斗场景,依旧鲜活如昨,仿佛就发生在昨天。猛然间,我惊觉这部经典电影已然问世半个多世纪。当年那个在晒谷场为电影热血沸腾、欢呼雀跃的孩童,如今早已两鬓染霜,脸上也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看着如今的孩子捧着手机沉浸在虚拟世界,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眼神专注却又透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冷漠,我愈发深切地感受到时代的巨大变迁。往昔那段看电影的珍贵记忆,早已化作人生中最熠熠生辉、无比珍贵的财富,在岁月长河中闪耀着温暖的光芒,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