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段传奇,讲一场经典,欢迎来到台台说历史。
上期的明清史我们说了为什么清朝了有先进的欧洲火炮,仍旧不是清朝军队的对手,其一就是不够重视炮兵部队,其二就是朝廷内部有人反对,而还有一个就是参将孔友德的叛乱,导致清军获得了大量欧洲火炮,从此,在辽东战场上,清军再也无惧明军,而松锦大战之后,明军最后一个主力重甲兵也消耗殆尽。
明清大战图
到这个时候,明朝已经无力回天,怎么办呢?既然没办法打了,就只有议和了,可议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崇祯皇帝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在松锦大战之后,明朝的兵部职方司员外马绍愉给皇太极带来了一封崇祯皇帝的敕谕。
影视剧作品中的皇太极
具体的原文就不在赘述了,但有意思的是,这封敕谕虽然是给皇太极的,但开头的称呼却是兵部尚书陈新甲,在信中崇祯皇帝以“沈辽”代替清朝,显然仍旧不承认清朝的平等国家地位,而且还认为是清朝主动求和,是我崇祯勉强答应下的,当然,议和的条件也更是暧昧不清。
影视剧作品里的崇祯
这封崇祯死要面子的求和书,送到皇太极手上要是能促成议和才是真的见鬼了,皇太极甚至一度愤怒的说:“执滞不通,自以天之子,鄙视他人,口出大言,不愿和好。”但即使崇祯皇帝这么死要面子,甚至一度撇清自己与求和的关系,皇太极也明确提出了求和的条件,当然,条件内容有些多,比如每年要给清朝金万两,白金百万,开互市等等。
影视剧作品中的女真人
但当时已经千疮百孔的明朝内有流寇,外有清朝,按理来说应该暂且答应这个条件,获取一口喘息之计,哪怕能先腾出手来把流寇先灭了再说,或者先度过国内的灾荒时也行啊,并且皇太极确实也是真心求和,他作为女真人,自然知道两宋时期的金朝,也怕他们入关占据中原以后重蹈当时金朝覆辙。
明末流寇首领李自成
毕竟两宋时期的金朝就是在离开了他们祖居的黑山白水,然后生活安逸,逐渐被汉人汉化,从而失去彪悍勇武之气,他与明朝愿意和谈就是因为满洲人数太少了,一旦入主中原,被数以亿万的汉人包围,汉化是必然的,所以后来的满洲入关强迫汉人留“辫子头”其实也是心虚的表现,就是怕被汉人汉化。
清朝时期的辫子头
那为什么这一次和谈最终没有成功呢?虽然崇祯皇帝死要面子活受罪,但好歹皇太极也提出和谈条件了,这也是崇祯气数该绝,马绍愉和皇太极谈完后,以密报的形式传给兵部尚书陈新甲,陈新甲看完以后就放在了桌上。但是谁能想到呢,他的家僮还以为是公开的塘报,就公开让各衙门传抄。
影视剧作品中的明清战争
密信一公开,自然是引得天下大哗,唐唐天朝上国居然跟女真议和,一时间各路言官都开始弹劾陈新甲议和一事了,按理来说,此时的崇祯已经没必要端着架子了,毕竟明朝已经危如累卵,但,这位史书上出了名了又要你干活,又要杀你的皇帝可不管这些。
影视剧中的明朝官员
果然陈新甲不愿意承认自己擅自议和,而崇祯更是不可能承认是自己指示,而陈新甲也被逼急了,多次上书说就是受你崇祯的指示,看,跟皇帝掰手腕,还是杀办事的人出了名的崇祯,果然,陈新甲以作战失利的原因被斩于西市。求和这条路自然是走不通了。
影视剧作品中的明清交战
自此,明朝在战事不利,求和无望的情况下慢慢走向灭亡。很多人在点评崇祯求和这一段时,都觉得崇祯其实缺少一个“秦桧”式的人物,这个人物愿意抹黑自己,哪怕被万世史书记录,遗臭万年,毕竟,如果和谈成功,竟还有专家预测明朝起码还能在延续100年国祚。可在明朝末期,它的体制甚至政治氛围和意识形态已经极度僵化,已经丧失了起码的弹性,必然也就陷入死局,无法救赎。
影视剧作品中的秦桧
当然,小编也不是说求和了以后明朝或许还会存在多少年,只是这位在战与和之间摇摆不定的崇祯皇帝,他自己造的因必然也有他受的果。好了,本期台台说历史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资料:
《南明史》,《明清议和与陈新甲之死》,《清史稿》,《侯杨方清史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