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花主帅评价中国球员:场上无主见,场下只埋怨!文化差异使然?

斜风须归 2025-01-03 23:36:30

“为什么总有人只会抱怨,而不从自身寻找问题?”这是一句反问,也是一种无奈。当上海申花主教练斯卢茨基最近接受俄罗斯播客节目采访谈起他在中国执教的经历时,这位俄罗斯名帅并没有回避敏感话题,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球员的一些问题:场上需要明确的指令,场下却习惯性抱怨。如此鲜明的表述,立刻在舆论场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他分享了一年来的执教经验,从中揭示了中国球员的一些行为特点。他提到,这些球员在球场上往往缺乏自主决策能力,如果教练只提供方向性建议,而不明确告诉他们具体该做什么,他们就会感到迷茫,甚至无法正常发挥。但场下的他们却又变成了另一副模样,总是在治疗室、理疗间或与队友的闲谈中抱怨教练的决策,认为问题出在别人身上,而非自己。这样的矛盾性格和行为模式,让斯卢茨基感到既困惑又无奈。

这位俄罗斯教练,从球员生涯转型为教练后,执掌过多支球队,从俄罗斯国家队到欧洲豪门,他的经历可谓丰富多彩。然而,真正让他感到挑战的,正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球员性格的差异。在俄罗斯,足球是街头的产物,是工人和农民的共同语言,简单直接。球员们踢球从来不用多想,甚至在泥沼、雪地、浮桥上都能展开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而在中国,这一切却截然不同。

斯卢茨基指出,中国球员的“单纯”源于文化。他们习惯于被明确地指引,而不是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举例来说,在面对场上选择时,教练或许会告诉他们可以射门、传球或突破,而球员们却会反问:“教练,我到底该怎么做?”这种思维模式在他看来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由成长环境和文化背景塑造的结果。在斯卢茨基眼中,中国球员有着高度的可塑性,但他们需要的是更清晰的指令和更具体的指导。

在这一点上,斯卢茨基的对比更加引人深思。他谈到自己在不同国家执教的经历时,细数了英格兰、荷兰和中国球员的性格特点。比如,英格兰球员直来直去,接受批评后立刻去努力改正;荷兰球员则需要被鼓励,他们的自信来自自小就被灌输的“天选之子”心态,稍微打击就可能让他们崩溃。而中国球员则与两者截然不同,他们的行为逻辑来源于对具体指令的依赖,以及对“规矩”的遵从。这样的分析无疑为我们理解中国球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不仅如此,斯卢茨基还讲述了自己在中国执教的感受。他提到,自己家人并未随他来到上海,这一度让人猜测他是否将长期留在中国执教。他却对此坦然回应,认为自己并非刻意要向外界传递某种信号,而是因为家人各有各的生活。他还提到,虽然中国足球的环境和俄罗斯有很大不同,但正是这种新鲜感和挑战,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动力。

斯卢茨基的执教经历告诉我们,中国球员在接受外教的过程中,或许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和成长。而斯卢茨基本身的经历,也证明了一个道理:文化差异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相互适应和理解。斯卢茨基的批评或许是善意的提醒,但背后暴露出的,是中国足球需要更多改革与突破的现实。正如他所言,足球需要创造力,而不是一味地遵循指令。

0 阅读:143
评论列表
  • 2025-01-04 03:09

    一针见血

  • 2025-01-06 09:47

    大量世界级外援的中超 卡塔尔 沙特国家队今年都反而奄奄一息!外援不能比本土球员强太多,外援身价要跟本土接近或者稍高,本土球员才能发展起来。中超可以外援互相只上半场对全华班,或者每个俱乐部出三个外援,组建5个全外援俱乐部,赢球2.5分,平局不给分,对打10多队全华班,国家队春天就来了。 五大联赛本土球员水平跟外援接近,随便放开名额。 因中场组织和射门任务被外援拿走,身价差太多竞争不过长时间只做绿叶,有点天赋也废了,今年国安本土为主贡献国脚7个,上港世界级外援,国脚贡献2个。 如小学生抢不过本科生,缺乏实战练主导组织比赛射门的机会! 学习日本俱乐部与学校挂钩,资助青训,从大量的青少年天才选出精英重点培养,面越铺广,天才越多。每个俱乐部替补都是天赋异禀,主力每场拼命,这竞争压力,比放开外援有用. 日本J联赛允许3个外援,多数俱乐部只上一个外援或者全日班反而本土球员发育得更好,这条路可以走的! 职业化之前我们亚洲一流,证明全华班也能行,全华班中国人有能力在外教带领下冲出亚洲!有外援后变亚洲四流。 篮球CBA外援越来越厉害,国家队水平却越来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