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高温超导硅单晶设备及晶体生产项目在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将建设光伏级、半导体级高温超导单晶硅生长设备制造项目,以及高品质光伏级、半导体级硅晶体生长、切片、抛光、退火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国内领先的硅单晶生产能力。

在光伏产业的价值链条中,硅单晶材料如同生物基因决定整个产业的性能与成本。纯度高达99.9999%的晶体材料,经切割、制绒、扩散等20余道工序后,最终转化为光电转换的核心载体——太阳能电池片。其结构的完整性直接决定电池转换效率,而杂质含量ppm级的控制精度则影响组件的衰减速率。此次投资的高温超导磁控硅单晶生长设备及技术可将硅片含氧量稳定控制在5ppma以下,硅棒头尾利用率提升4%以上,生产效率提升12%,可拉出直径达340mm的高品质硅棒。
宁夏盈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凯平表示,高温超导硅单晶设备及晶体生产项目之所以选择落在银川经开区,是因为这里不论是从产业招商的精准对接,还是到项目落地的全程助力,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银川市在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信心和决心,感受到了经开区高效的服务和一流的营商环境。接下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和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带领下,锚定目标、笃行实干,以效率为先、以安全为基、以质量为魂,全力推进项目早日投产达效,力争以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势增能。
“今天开工建设的高温超导硅单晶设备及晶体生产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国内领先的硅单晶生产能力,为实现半导体材料自主可控提供关键支撑,有力增强国家在半导体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银川经开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

据悉,该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计划投资30亿元,形成年产4万吨高品质单晶硅、年产600台高温超导光伏级单晶硅生长设备的生产能力。一期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5亿元,年利税3.5亿元,带动就业1000余人。
据悉,3月15日,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持、宁夏超导泛半导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宁夏盈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联创超导技术有限公司牵头组织的“高温超导磁控硅单晶生长装备、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顺利召开。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甘子钊领衔的专家委员会对项目展开全面评估,并一致认为该技术填补了我国在高端硅晶体制造领域的多项空白,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甘子钊院士指出:“这是国际上首次将高温超导技术应用于磁控直拉单晶生长,为高温超导技术产业化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开辟了超导技术产业化新赛道。”他特别提到,该技术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战略意义。
专家委员会认为该项目解决了磁控条件下大尺寸硅单晶生长炉高温度均匀性节能型热场设计、模块化大尺寸传导冷却高温超导磁体设计、电﹣磁﹣热﹣流体多场耦合下硅单晶生长分析与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技术成果,研制出的高温超导磁控硅单晶生长装备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应用,表明该项目总体技术水平已达国际领先。

目前,银川新材料产业链不断“变长变宽”,先后落地高纯石英材料、硅芯、切磨抛、大尺寸硅部件、切片等项目。银川经开区建成了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单晶硅棒和工业蓝宝石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