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听过“南橘北枳”的故事?
橘树在南方结出甜美的果实,可一旦移植到北方,果实就变得又小又酸。
这就像种菜,很多人觉得南方水土好,种啥都行,北方风沙大,肯定不行。
但事情真就这么绝对吗?
北方大棚:保暖神器!
别看北方冬天冷飕飕的,种菜可有自己的“秘密武器”——大棚!
你肯定见过那种用塑料膜盖起来的田地吧?
没错,这就是北方农民的智慧结晶。
这可不是随便盖的,里面大有学问。
想想看,北方的冬天阳光充足,这可是天然的优势。
农民伯伯们把大棚搭在田地中间,阳光透过透明的塑料膜,不仅能让大棚里亮堂堂的,还能把热量“锁”在里面,就像一个巨大的温室。
这个大棚可不是简单的塑料布,它是由铁条围成一圈,四周用防虫网围起来,上面再盖上透明塑料膜。
这塑料膜可厉害了,不仅能防止热量散失,还能让阳光透进来,隔绝寒风,让大棚里暖和如春。
就算外面零下十几度,大棚里也能保持零度以上。
这下好了,蔬菜们再也不怕被冻坏了,就算有些被冻坏的,也能慢慢恢复。
更关键的是,这种大棚搭建起来成本不高,性价比超高。
大多数寒潮来袭的时候,农民伯伯们早就把大棚盖好了。
一般来说,蔬菜收完后,大棚里会空一段时间。
如果外面气温太低,大棚里就会开始结霜。
为了防霜冻,北方种植户都不会让大棚空着,而是会提前播种。
这样一来,大棚里的温度会因为蔬菜的呼吸和生长而变得更高,长出来的蔬菜也不容易被霜冻害。
防虫秘诀:一网搞定!
蔬菜可不能长时间空着,不然会吸引很多虫子来“蹭饭”,有时候虫子多起来,能把一片地的蔬菜都啃光。
为了减少虫子,聪明的农民伯伯们就想到了用防虫网。
就像前面说的大棚四周用的防虫网,虫子过不来,自然就吃不到菜了。
但是,用防虫网也有个问题,冬天防虫的同时也要防寒风。
这样一来,喷雾灌溉等用水冲走虫子的方法就行不通了。
这下,农民伯伯们不仅要担心虫子,还要担心寒潮。
万一寒风从缝隙里钻进大棚,一样会把蔬菜冻死。
为了保护蔬菜,他们可是想了很多办法。
比如,在防虫网的选择上,大棚上面也可以用这种网,只不过要勤换洗。
但是这样一来又会很麻烦,于是聪明的人就发现,上面用网不如直接用薄膜封闭好。
大型农业里一般都会用一种叫做塑料薄膜的东西。
这种塑料薄膜无毒环保,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且透光率高,同时还能防虫防寒,简直是一举多得。
不仅省时省力,还能让顾客更放心,觉得你种的是绿色食品。
南方PK北方:谁更强?
你可能会想,南方那么热,种菜肯定比北方容易吧?
其实,各有各的优势。
北方冬天阳光充足,这可是南方比不了的。
即使不用薄膜暖房或者其他设施,仅仅依靠北方充足的阳光,也可以使大部分北方蔬菜安然过冬。
那么,难道南方农户还能凭着同样的努力,将北方优质蔬菜打压成劣质蔬菜吗?
南方没有冬天阳光充足这个说法,那么即使再勤劳,最优质先生的前提条件,也是不那么可能做到最优质。
除非,你们愿意像北方人那样,在冬天给每一块田地都搭建一个暖房。
暖棚搭建:经验是金!
要说搭建暖棚,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里面有很多讲究。
不是每一种蔬菜都适合北方温室生长。
比如,以北方为主食的小麦,如果冬天盖上暖房,小麦就没办法结穗了。
所以,每年我国都有许多小麦冬生晚熟品种经过选育鉴定,然后推广,使小麦适应我国许多地区,促进粮食安全发展。
在每年的11月左右,当地晴天多起来之后,当地气候适合了之后,农民伯伯们就会开始搭建暖房。
建暖房一般都需要许多年前总结出的经验,比如说建半圆形还是长方形暖房更好。
这两种选择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不然的话,既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影响后续生产。
我国各地都有关于这些内容专门总结出来的经验,一般都会根据劳力和经济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经验,以不断发展和提高。
说到劳力和经济,就不得不提我国北方农民自己设计的小工具了,这个小工具是用于支撑暖棚用的,能使劳力减少不少。
外国人甚至还特意找了一些使用这种小工具的人进行访谈交流,这才发现原来不用劳力一样可以,一开始人家想的是机器人,但是要想让机器人干活,还要让机器人先学会如何干活。
然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经验:工具用什么材料最好、形状最好等,这些经验有可能不是金科玉律,但是却一定能提高干活效率。
更何况,以传统材料制作家具噪音极小,比现代科技发明安静得多!
中国人的实践精神更是如虎添翼,使中国农村发展突飞猛进!
所以说,种菜这事儿,真不能一概而论。
南方有南方的优势,北方也有北方的智慧。
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
就像北方农民的防虫防寒大棚,虽然南方用得少,但说不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能派上大用场呢!
与其争论谁更厉害,不如多看看别人的长处。
毕竟,种菜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大家吃上新鲜健康的蔬菜,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