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5日的女子自由体操决赛中,18岁的罗马尼亚新秀安娜·伯尔博苏以精湛的技术和流畅的动作获得了13.700分,这让她暂时位列第三名,有望为罗马尼亚赢得自2012年以来的第一枚奥运会体操奖牌。正当伯尔博苏沉浸在即将到来的历史性胜利之时,场上局势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美国队代表乔丹·奇利斯原本排名第五,但美国代表团随后提出申诉,声称奇利斯的一个难度动作未被正确计分。

安娜·伯尔博苏
经过裁判团的复审,奇利斯的分数从13.600分上调至13.766分,这使得她的排名超过了伯尔博苏,从而摘得铜牌。
这一番操作不仅吸引了全球体育爱好者的关注,也促使国际体育界深入探讨规则与公正的重要性。8月10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的一项裁决终于为这场持续多日的争议画下了句点,同时也为罗马尼亚选手安娜·伯尔博苏夺回了她梦寐以求的铜牌。
奥运会不仅是全球最高水平的体育竞技舞台,也是各国运动员展现国家荣誉和个人实力的重要场合。但在激烈的竞争背后,争议和纠纷时有发生。其中,申诉导致奖牌易主的情况时有发生,与伯尔博苏类似的例子并不少见。
申诉成功的例子2012年伦敦奥运会 - 日本拳击选手清水聪

海老沼匡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男子柔道四分之一决赛中,日本选手海老沼匡与韩国选手曹准好对决。比赛常规时间内双方均未得分,裁判判定韩国选手获胜。日本队提出申诉后,裁判组重新审视了比赛录像,最终推翻了原来的判决,他得以继续参与比赛,最终获得了铜牌。2016年里约奥运会 - 美国女子4×100米接力队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美国女子4×100米接力队在预赛中出现了交接棒失误,导致她们没有进入决赛。美国队随后提出了申诉,称交接棒失误是由赛道上的障碍物引起。最终,国际田联允许美国队进行单独重赛,最终她们挤掉排名第八的中国队成功晋级并在决赛中获得了金牌。这是奥运田径史上首次出现单独重赛的情况。而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历史中,也有一些因申诉而丢失奖牌的例子。
2012年伦敦奥运会 - 女子链球项目


董芳霄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女子体操队原本获得了团体铜牌。然而,由于在比赛期间发现中国队中的董芳霄未满16周岁,国际奥委会决定收回该铜牌。这一事件导致美国队获得了原本属于中国队的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