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舰队访华!军舰靠港“姿势”比在自家军港还舒服,原因为何?

势局观正 2024-12-06 09:07:27

在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的众多组成部分中,海军相较于在乌克兰战场上大显身手的战略火箭军、空天军,以及作为主战力量的陆军、海军步兵和空降兵部队等,其存在感略显薄弱。不过,即便如此,俄海军目前仍可被视作一支 “蓝水海军”,尽管因大吨位远洋舰艇数量的日益减少,其综合实力处于下滑态势。

据央视报道,由 “响亮” 号护卫舰领衔的一支俄海军四舰编队,在中国海军 054A 型护卫舰 “盐城舰” 的引导下顺利抵达青岛某军港,开启了为期 5 天的友好访问之旅。从编队构成来看,这四艘俄军舰艇分别是护卫舰 “响亮” 号、“齐登扎波夫” 号、“尖锐” 号以及干货及油料补给舰 “佩琴加” 号。其中,三艘护卫舰均属于 21 世纪诞生的 20381 型轻型护卫舰。其标准排水量为 1800 吨,满载排水量达 2100 吨,体量仅为负责引导的 “盐城舰” 的一半,当下它们都隶属于俄海军太平洋舰队。

对于冷战结束 30 多年后的俄罗斯而言,这些中小型舰艇已然成为维持海上战力的关键力量。在苏联时期的各类大吨位远洋主战舰艇纷纷退役,而国内造舰工业水平又难以打造新型大吨位舰艇的背景下,此类轻型护卫舰无疑是俄海军极为珍贵的资产,其地位和意义不容小觑。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访华的俄舰在停泊方式上呈现出一个有趣的现象。与在太平洋舰队自家基地内惯常采用的 “艉靠式” 停泊方法不同,此次它们均采用了解放军海军常用的 “舷靠式” 停泊方法。所谓 “艉靠式”,就是以舰艉靠泊于港口码头;而 “舷靠式” 则是以舰体侧面靠泊在码头上。“艉靠式” 是俄海军各舰队舰艇最为常用的停泊方式,而 “舷靠式” 则多见于中国和美国等国的海军。

说起 “艉靠式” 停泊方法,不少人会提及它 “快速反应能力强” 的所谓 “优点”。确实,相比其他停泊方式,“艉靠式” 最大的优势在于出港速度极快,能够在不借助或者仅少量借助拖船的情况下,迅速驶离码头,就如同 “一脚油就走”。

从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到如今的俄罗斯海军,“艉靠式” 一直是其各舰队常用的停泊手段,这也被很多人解读为 “苏 / 俄海军备战程度高且实战色彩强,尤其注重追求快速出动能力”。然而,事实或许并非如此。苏 / 俄海军之所以长期惯用 “艉靠式”,主要原因其实是 “缺钱”。

由于仅需以较为狭窄的舰艉靠泊于港口码头,军舰停泊时对港口码头空间的占用相对较小。例如,同样停泊十艘军舰,一个规模不大的港口码头就能容纳采用 “艉靠式” 停泊的军舰;但若采用 “舷靠式” 停泊,港口码头就必须建造得足够大,否则难以容纳。而要打造大型港口码头,就需要投入大量的建造成本并增加相应的码头配套设备,这些都需要巨额资金投入。

那么,既然采用 “舷靠式” 的港口码头建设成本高昂,为何中国和美国等国还要大力打造呢?原因很简单,“舷靠式” 停泊方法具有诸多显著优势。虽然它对港口码头的空间要求更高,且出港速度不及 “艉靠式”,但其优点十分突出。在人员上下舰方面,得益于宽大的舰体侧面直接与港口码头相连,舰上各个阵位的人员都可通过侧舷的多个舷梯快速上下舰,无论是登岸还是抵达自身阵位都极为便捷。

相比之下,采用 “艉靠式” 时,阵位靠近军舰前部舱室的人员上下舰则需要穿越较长的路程。在物资装卸方面,采用 “舷靠式” 停泊的军舰能够轻松实现舰体前部、中部和后部的装卸作业。而对于采用 “艉靠式” 的军舰,若要进行舰体前部的物资装卸,如为垂发单元装填导弹,仅依靠港口码头设备无法完成,还需要额外派出一到两艘船只靠近军舰前部才能开展作业,这无疑大大增加了物资装卸的难度、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