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学通史·唐五代编》,张忠纲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7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由张忠纲执笔,论述杜诗学史的第一阶段,内容包括:杜甫生前身后的作品流传情况;杜诗在中唐、晚唐、五代由逐步流传到备受推崇的变化;杜诗对“韩孟”、“元白”、“小李杜”、“皮陆”等重要作家、流派的影响;官方史书及私人笔记中的相关记载;等等。
杜甫被尊为“诗圣”、“世界文化名人”,杜诗被尊为“诗史”、“诗中六经”。杜甫及其作品,是中国“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闻一多语),古今中外大量诗人、学者对之借鉴、研究,留下了汗牛充栋的文献,形成了一门绵延至今的显学——杜诗学。
《杜诗学通史》全6编,约230万字,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由著名杜甫研究专家、山东大学教授张忠纲先生主编,大体以时代为经、文献为纬,系统梳理自唐迄今、涵盖中外的杜诗学史,探讨杜甫对后世的影响、后世对杜甫的研究等重要问题。总目如下:
1.《杜诗学通史·唐五代编》,张忠纲著。
2.《杜诗学通史·宋代编》,左汉林著。
3.《杜诗学通史·辽金元明编》,綦维著。
4.《杜诗学通史·清代编》,孙微著。
5.《杜诗学通史·现当代编》,赵睿才、刘冰莉、裴苏皖著。
6.《杜诗学通史·域外编》,赵睿才、刘冰莉、夏荣林著。
目 录
出版说明
总序 张忠纲
绪论 杜甫——继往开来的伟大诗人
第一章 杜甫生前杜诗流传情况考辨
第二章 中唐宗杜崇杜之风大行
第一节 关于樊晃与《杜工部小集》
第二节 杜甫与韩孟诗派(上)
第三节 杜甫与韩孟诗派(下)
第四节 杜甫与元白诗派
第三章 杜甫在晚唐五代的影响
第一节 第一部尊杜唐诗选本——顾陶编《唐诗类选》
第二节 杜甫影响下的“小李杜”
第三节 皮、陆与“吴体”之谜
第四节 韩偓与韦庄
第五节 刘昫《旧唐书·杜甫传》平议
第六节 开运官书本杜集考索
第七节 唐五代遗逸杜集考索
第四章 唐五代笔记小说有关杜甫记载考索
第一节 《本事诗》第一次标出杜诗“诗史”说
第二节 《戏赠杜甫》引起的一椿公案
第三节 严武欲杀杜甫之辨
第四节 关于杜甫之死的考索
第五节关于《江南逢李年》诗的真伪之辨
第六节《云仙杂记》等有关杜甫的传说
参考文献
后记
《杜诗学通史》总序
张忠纲“杜诗学”之名,始于金代元好问。他在《杜诗学引》中云:
杜甫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1962年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该年中国发行两枚纪念邮票。
窃尝谓子美之妙,释氏所谓学至于无学者耳。今观其诗,如元气淋漓,随物赋形;如三江五湖,合而为海,浩浩瀚瀚,无有涯涘;如祥光庆云,千变万化,不可名状,固学者之所以动心而骇目。及读之熟,求之深,含咀之久,则九经百氏,古人之精华,所以膏润其笔端者,犹可仿佛其余韵也。夫金屑丹砂、芝术参桂,识者例能指名之。
至于合而为剂,其君臣佐使之互用,甘苦酸咸之相入,有不可复以金屑丹砂、芝参术桂而名之者矣。故谓杜诗为无一字无来处,亦可也;谓不从古人中来,亦可也。前人论子美用故事,有着盐水中之喻,固善矣。但未知九方皋之相马,得天机于灭没存亡之间,物色牝牡,人所共知者,为可略耳。先东岩君有言,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以为今人读杜诗,至谓草木虫鱼,皆有比兴,如试世间商度隐语然者,此最学者之病。……
乙酉之夏,自京师还,闲居崧山,因录先君子所教与闻之师友之间者,为一书,名曰《杜诗学》。子美之传志年谱,及唐以来论子美者在焉。
元好问从杜诗研究史的角度,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杜诗学”的概念,成为杜诗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理性标记。自此以后,“杜诗学”,作为一门专门学问,千余年来,就像研究《文心雕龙》的“龙学”、研究《红楼梦》的“红学”一样,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历久不衰,弥久弥新,至今犹盛。
(宋)王洙、王琪编《杜工部集》宋刻本书影
元好问的《杜诗学》一书,今已不存,我们无法窥知它的全貌和具体内容。詹杭伦、沈时蓉所撰《元好问的杜诗学》一文认为,元氏已佚的《杜诗学》包含三个组成部分:(一)元好问之父及其师友有关杜甫的言论,(二)有关杜甫生平的资料,(三)唐、宋(指北宋)以来有关杜甫及其诗作的评论,并进而指出:元的《杜诗学》,是以杜诗辑注之学为其根柢,以杜诗谱志之学为其线索,以唐、宋、金诸家论杜为其参照,确实是一部博综群言、体例完备的杜诗学专著。
我们今天借用其“杜诗学”一词,所涵内容与其或有不同。杜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功绩。因此,对杜诗学的研究,一直是新时期杜甫研究的一个热点,出版了一些著作,发表了大量论文。
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完整描述自唐至今杜诗研究全貌的《杜诗学史》。我们的《杜诗学通史》,试图对唐代以来古今中外的杜诗学研究作一简要的介绍,并稍加探讨,总结杜甫研究的经验和得失,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元)赵孟頫书杜甫《秋兴八首》诗(局部)(一)自唐迄今,杜甫其人其诗对后世的影响概述。
(二)自唐迄今,历代对杜甫其人其诗的研究概况。
(三)杜诗流传、刊刻、整理情况的研究。
《杜诗学通史》由张忠纲主编、多人撰写,具体分工如下:
(一)《唐五代编》,张忠纲撰写。
(二)《宋代编》,左汉林撰写。
(三)《辽金元明编》,綦维撰写。
(四)《清代编》,孙微撰写。
(五)《现当代编》,赵睿才、刘冰莉、裴苏皖撰写。
(六)《域外编》,赵睿才、刘冰莉、夏荣林撰写。
《杜诗学通史》因所涉时间长,地域广,内容繁富多样,资料汗牛充栋,又成于多人之手,错讹失察之处,在所难免。敬祈方家与读者批评指正。
(明末清初)石涛《杜甫诗意册》之一
《唐五代编》后记
我1964年北大中文系毕业,当年考取了山东大学冯沅君先生的研究生,成为先生的关门弟子,跟随先生从事宋元文学的研究。1967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1974年,冯先生不幸病逝。
萧涤非主编、张忠纲全书终审统稿《杜甫全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
1978年初,人民文学出版社约请萧涤非先生主编《杜甫全集校注》,萧先生点名让我参加校注工作,并在山东大学成立了《杜甫全集》校注组。开始工作很顺利,不料“天有不测风云”。1991年4月15日,萧先生溘然长逝。后因种种原因,校注工作进展迟缓,一度停滞。
2009年初,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外界对杜集校注出版的关切,又重新启动校注工作,并让我担任全书终审统稿人。又经过五个寒暑,这部三代师生接力,历经36年而完成的680万字的巨著,终于2014年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可以说,四十多年来,我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围绕唐宋文学,特别是杜甫研究进行的。
张忠纲主编《杜甫大辞典》(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997年,我开始招收唐宋文学专业的博士生。为了总结这一时段的研究成果,为研究者提供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资料,我特地组织力量编写出版了《全唐诗大辞典》(语文出版社2000年)、《杜甫大辞典》(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中国新时期唐诗研究述评》(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和《杜集叙录》(齐鲁书社2008年),也使研究生得到了学术训练,提高了业务水平。
我培养博士生,其中有一个大的课题就是“杜甫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这个课题又按历史阶段分若干个子课题,《杜诗学通史》就是其中之一,已有两篇博士论文属于这一范畴,而《杜甫大辞典》中亦提供了许多古今中外有关研究资料。《杜诗学通史》起步虽早,但因《宋代编》的编撰者中途遘病,延耽时日,故特邀左汉林教授参与编撰。
杜甫像(南薰殿旧藏《唐名臣像》)
《杜诗学通史》历经艰难曲折,终告完成,并有幸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在编撰过程中,我时时勉励大家同心同德,砥砺奋发,攻坚克难,铸造精品。研杜不易,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嗜杜如命的精神,不能真正搞深搞好杜甫研究。像《杜甫全集校注》一样,《杜诗学通史》也是前所未有的著作,应该精益求精,完成这一学术伟业!
在《杜诗学通史》即将出版之际,难捺激动心情,感谢参与编撰的左汉林教授和诸位弟子,感谢为编辑出版此著付出努力的上海古籍出版社!
张忠纲
癸卯辰月书于敝庐耘斋
主编、作者简介
张忠纲先生
张忠纲,1940年生,山东潍坊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杜甫研究会名誉会长。曾任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杜甫研究会会长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杜甫全集校注》全书终审统稿人、副主编。著有《诗圣杜甫研究》《杜甫诗话六种校注》《杜甫诗选》《唐诗三百首评注》等十余部,主编《全唐诗大辞典》《杜甫大辞典》《唐诗探趣丛书》等,合著《中国新时期唐诗研究述评》《杜集叙录》等二十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