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桑骂槐”这个成语时常被人运用,它原本比喻明指甲而暗骂乙,也就是指着张三骂李四。
成语出自明朝兰陵笑笑生写的《金瓶梅词话》:“他每日那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
《红楼梦》中也有指桑骂槐的用典,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哪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那么,这与桑、槐有关系吗?
实际上,“桑”、“槐”二树可真是背了千年的黑锅,这事压根儿和它们毫瓜葛。
桑树
槐树
“指桑骂槐”不同于“瓜田李下”,后者的确发生于瓜田树、李树下,多少跟瓜、李有些关系。而“指桑骂槐”却只是借用了桑、槐的名字符号罢了,本身与桑槐没有什么关系。和“指桑骂槐”意思相似的成语还有:指桑说槐、指东说西、指猪骂狗、指鸡骂狗、捉鸡说狗等。它们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用法,结构也相似。可能是由于桑槐、东西、猪狗、鸡狗等事物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故而人们在表达指此说彼的意思时便自然用到了这些词语,以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吧。
“指桑骂槐”也是兵书《三十六计》中第二十六计。本意是指间接地训诫部下,以使其敬服的谋略。此计还引申为运用各种政治和外交谋略,“指桑”而“骂槐”,向对手施加舆论压力以配合军事行动。对于弱小的对手,可以用警告和利诱的方法,不战而胜;对于比较强大的对手,则可以旁敲侧击威慑他。
不过,这一计在《三十六计》没有记载具体来历,原文为:“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大凌小者”指代的是强大的一方想要控制相对弱小的一方,“警以诱之”很好理解,意思是要通过警告的方法对弱小的势力进行诱导。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则是出自《易经·师》卦中通常是比喻如果用这种办法来治理天下,百姓就会温顺服从。全句翻译过来就是在斗争中强大的一方,要善于利用警告和恐吓的方式方法来诱导弱小的一方。
“指桑骂槐”在古代人也有一个与其非常类似的计谋。古代的人们会通过敲击山梁的方式来显示我方的威风和气势,然后起到震慑山里的老虎的效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敲山震虎”。“敲山”是心理战上的一种策略,敲击山梁只是一种恐吓老虎的表面的手段。而真正的意图是让老虎察觉到我方实力的强大,如果正面交锋硬碰硬的话老虎就会损失惨重,对老虎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屈服和顺从。而“指桑骂槐”和“敲山震虎”并不是只有强者会用,其实弱者也会用到,但是要重点注意方式方法,否则最后的结果只会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十六计》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而《金瓶梅》成书于明朝隆庆至万历年间,要说《三十六计》和《金瓶梅》谁更早其实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指桑骂槐估计在明朝以前早就存在了,只是没有在典籍中出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