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的口气突然软了,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好像举不动了,原本想靠加税压住中国、救美国经济,结果农民的粮食卖不出去,工厂的零件还得靠中国,盟友也开始偷摸找后路。
农业州的心都凉了,选票还保得住吗,白宫赶紧抛出关税豁免,嘴上说“可以谈”,但这底气咋听着这么虚?中国这边不慌不忙,稳稳接招,特朗普这手牌,到底还能不能打下去?
田里的大豆长得再好,也卖不出价钱, 美国中西部的农民,过去几年过得像坐过山车,2018年,特朗普刚开始挥舞关税大棒的时候,密歇根、艾奥瓦这些农业州的农民拍手叫好。
他们觉得加税能逼中国低头,把工作机会带回美国,毕竟中国买走了美国一半以上的大豆,占整个农业出口的五分之一,谁不想让这块蛋糕再大点,那时候,农民集会上,特朗普的红帽子满场飞,密歇根的选票硬是多了5%。
可到了2025年,风向变了,大豆协会的主席拉格兰站出来,声音都带着火气,控诉贸易战让他们成为了牺牲品,数据摆在眼前:中国市场没了,美国大豆出口额跌了三成,农民的收入直接滑到盈亏线以下。
中国没闲着,早就找了新卖家,巴西的大豆田连夜开垦,阿根廷的玉米船一艘接一艘开往中国港口,2024年,中国的农产品进口清单里,南美占了七成,美国的份额被挤得只剩零头。
农民的仓库里,粮食堆成山,卖不出去只能烂掉,政府补贴早冻结了,财政部算了笔账,关税战每拖一年,美国家庭得多掏钱,农民的日子更不好过,政治口号听起来带劲,可真到吃饭的时候,口号是填不饱肚子的。
农业这块,对特朗普来说可不是小事,美国的农业出口虽然只占经济总量的1.2%,但中西部那些州是他的票仓,农民的脸色不好看,选票可不会乖乖往他兜里跑。
美国加征关税后,态度似乎有软下来,还对一部分产品进行了豁免,比如智能手机,硬盘等,虽然特朗普表示并没有,但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却承认了,还表示这是暂时的,反正各有各的说法,一团乱麻,不过这也看出,美国似乎有示弱的迹象。
这不等于说,美国一边喊着加税,一边悄悄给中国货开了绿灯,企业成本高了,东西卖得贵了,最后买单的还是美国老百姓,而特朗普也没有放弃与中国谈判的想法,还特别强调这件事非常重要。
再说说特朗普一直嚷嚷的“让工厂回美国”,这事听起来热血,可干起来像个笑话,美国的确逼着不少企业,把生产线挪到越南、墨西哥,可他们要知道一个现实,那就是这些工厂造东西,六成的零件还是得从中国买。
全球供应链不是说断就断的,中国占了世界制造业的三成,生产线从手机到汽车,哪样离得开中国货,就拿特斯拉来说,上海工厂的产能占了全球一半以上。
我们的效率高、成本低,美国本土的工厂根本比不了,如果真和中国彻底掰了,特斯拉的电动车价格得涨三成,美国消费者第一个不干。
而关税这把双刃剑,伤人先伤己,美国对中国的电子产品、半导体加了税,结果企业为了省钱,绕道越南、墨西哥进口,关税没少交,物流成本倒是翻了番。
特朗普当初信誓旦旦,说加税能让美国制造业“满血复活”,可现实是,工厂没回来,钱包倒是瘪了,2024年,美国制造业的就业增长率不到1%,远不如预期,企业老板们私下抱怨,关税政策就像搬石头砸自己脚,供应链乱了,成本涨了,市场还丢了。
中国这边反击起来一点不含糊,美国的农业、能源、高科技,哪样不是中国的靶子,农产品不买美国的,南美有的是货,能源上,中国加大了从中东和俄罗斯的进口,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卖不动了。
高科技就更不用说了,中国的半导体自给率,已从2018年的16%显著提高到2024年的30%左右。
美国想“卡脖子”,手里的牌越来越少,商务部还放了狠话,说如果美国继续搞乱子,中国奉陪到底,这话不只是说说,中国手里攥着实打实的底牌。
过去几年,中国没光顾着挨打,而是悄悄把自己的路铺宽了,大豆、玉米这些,美国不卖,巴西、阿根廷排着队送货,半导体、芯片这些,中国自己的工厂越建越多,2024年全球5G基站里,七成是中国造的,美国想靠关税把中国摁住,可中国偏偏越挫越勇,供应链的底子越打越牢。
美国这边,盟友也没给太多面子,特朗普政府前两年搞了个“港口新规”,对中国货船收高得离谱的停靠费,想卡住中国货的脖子,可结果运费涨了三倍,美国自己的出口商连船都租不到,大豆、玉米运不出去,堆在港口发霉。
日本、韩国嘴上说支持美国,转头就从南美买粮食,压根不陪美国玩这套“霸权游戏”,2024年,全球农产品贸易数据里,南美的出口额涨了15%,而美国的份额硬生生被挤下去一截,盟友的背刺,比对手的拳头还疼。
这局面,说白了就是美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关税战打得热火朝天,可盟友不买账,国内企业叫苦,农民更是直接翻脸,国际上,单边主义的路越走越窄,2025年的全球贸易会议上,美国的提案连一半支持票都没拿到。
特朗普肯定是急了,农业州的选民要是彻底倒戈,他承诺的“美国优先”就真成空话了,而白宫的姿态放得低了,可中国这边不吃这套,商务部的回应简单明了,贸易战没赢家,美国想继续闹,中国随时奉陪。
特朗普现在是进退两难,硬着头皮打下去,农民、企业、选民都不答应;放软了身段,又怕被看成认怂,农业的窟窿填不上,制造业的梦做不成,盟友还靠不住,这场贸易战,早就不是他想的那样“想打就打,想停就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