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98岁抗战老兵苦寻大陆儿子,79岁儿子飞到台湾,不要一分遗产

光梦说 2024-11-15 10:36:50

“爸、妈,我是儿子桐华啊,我来看你们了!”

2019年,年近八旬的老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见到年近百岁的父母,他70多年都没能尽到的孝道,终于在这一天达成了心愿。

年迈的父母见到儿子既开心又愧疚,面对多年未曾见过的儿子他们提出了补偿的要求。但当了一辈子湖北农民的王桐华却拒绝了继承全部遗产。

就在1980年的秋天,远在湖南宁乡的王桐华,一个年近半百的普通农民,意外收到了一封来自香港的信件。这封信是来自他的亲生父母,来自那个他从未踏足却在心中默念了无数次的故土——台湾。

信中,王道璜和刘咏兰夫妇饱含愧疚和思念,向儿子倾诉了这些年来无法回乡的无奈和对儿女们的担忧。他们迫切地想要知道,分别了三十多年的孩子们,如今过得还好吗?

王桐华捧着信,泪水止不住地流淌。父母还健在,对他来说,绝对是最令他欣慰的消息。然而,信中父母只字未提妹妹的情况,这让他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安。

1949年,随着国民党军队的溃败,大批士兵和家属被迫撤离大陆。王道璜,一位曾经的抗日英雄,也在撤退的队伍中。

当时,他和妻子刘咏兰已经育有一双儿女,分别是年仅九岁的王桐华和七岁的妹妹。面对动荡的局势,夫妻俩本想带着儿女一起前往台湾。

但王道璜的母亲,也就是孩子们的奶奶,却坚决反对。老人家认为外面战火不断孩子们在家里待着才是最安全的,执意要将他们留在身边照顾。

王道璜夫妻俩拗不过老太太,含泪告别了年幼的儿女,踏上了前往台湾的路程。本想着等局势稳定了,就把孩子们接过来。

可谁都没有想到,这一别,竟然是几十年的骨肉分离。来到台湾后,王道璜夫妻俩又生育了四个孩子。尽管在台湾的生活相对安稳,但作为父母,他们没有一刻忘记自己远在大陆的孩子——王桐华兄妹。

然而,两岸之间长期处于敌对状态,通信和探亲都遥不可及。王道璜夫妇只能将思念深埋心底,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够冲破阻隔,与孩子们重逢。

与此同时,被留在大陆的王桐华和妹妹同样想念着父母,也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苦难。奶奶年纪大了干不动农活再加上生病,于是生活的重担就全部落在了年幼的王桐华身上。

为了照顾生病的奶奶、年幼的妹妹,他不得不早早辍学,去给人家割草放牛,干农活,用自己弱小的肩膀为家里撑起一片天。

周围的孩子,都有父母的疼爱,而王桐华和妹妹,却只能在别人的白眼和嘲笑中,默默忍受着失去父母的痛苦和孤独。

可生活并没有眷顾这可怜的兄妹俩,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王桐华妹妹身体一天比一天不好。

1965年,年仅23岁的妹妹在病痛的折磨下离开了人世,而妹妹死之前都没能等到父母的消息,成为了王桐华心里永远的伤痛。

直到1980年,王道璜夫妻通过香港朋友辗转寄来的家书,才让王桐华重新燃起了与父母团聚的希望。收到信后,王桐华激动万分。他立刻写信回复了父母,并托人打听前往台湾的途径。

然而,当时的台湾当局对从大陆探亲的民众有着严格的限制,尤其是像王道璜这样曾经在国民党担任过要职的人,更是难上加难。

历经波折,直到1987年,两岸关系进一步缓和,台湾当局开放部分民众赴大陆探亲。王道璜夫妇看到了希望,他们立即提出申请,希望能回大陆看望王桐华。

但由于王道璜曾经的身份特殊,他的申请迟迟没有得到批准。几经周折,最终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在香港与王桐华见面。

1989年的秋天,王桐华独自一人,忐忑不安地来到了香港。这是他第一次踏出国门,也是他第一次,即将见到阔别了四十年的父母。

在香港九龙的一家酒店里,王桐华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父母。四十年,足以让一个孩童变成两鬓斑白的中年人,也足以让一对年轻的父母变成步履蹒跚的老人。

看着眼前苍老的父母,听着他们声泪俱下地讲述这些年来的思念和愧疚,王桐华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与父母紧紧相拥,泪如雨下。

然而,短暂的相聚后,又是一次漫长的离别。王桐华多想将父母留在身边,弥补失去的亲情。但是,他知道,父母在台湾还有家庭,还有其他的子女。

分别时,刘咏兰紧紧握着王桐华的手,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保重身体,照顾好自己。她将这些年来对儿子的亏欠,全部化作了关切的话语,希望能够稍微弥补内心的愧疚。

王桐华强忍着泪水,目送着父母离开,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担忧。他不知道,下一次与父母相见,又是在何时何地。

香港一别后,王桐华与父母恢复了书信往来。虽然相隔千里,但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浓浓的亲情和对彼此的牵挂。

王桐华将自己在大陆的生活点滴,事无巨细地写信告诉父母,希望以此慰藉他们心中的思念之苦。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和这对饱经风霜的父子开玩笑。

进入90年代,随着两岸交流的增多,王桐华更加迫切地想要前往台湾,亲眼看看父母生活的地方,也希望能够在他们身边尽孝。

但是,命运再一次和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王桐华寄往台湾的信件,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他多方打听,却始终无法得知父母的消息。

时间一天天过去,王桐华的心也渐渐沉了下去。他不知道父母是否安好,是否还在人世,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他们能够平安健康。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远在台湾的王道璜和刘咏兰夫妇,也在苦苦地寻找着他的下落。

原来,王道璜夫妻在香港与王桐华分别后,因为种种原因,搬了几次家。在一次搬迁中,他们不小心遗失了王桐华的通信地址,从此与儿子失去了联系。

他们四处托人打听王桐华的消息,却始终一无所获。随着年岁的增长,夫妻二人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晚年的王道璜,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记忆力严重衰退,生活已经无法自理。而刘咏兰也患上了健忘症,常常记不清事情。为了让他们得到更好的照顾,子女们将他们送进了台北的一家养老院。

在养老院里,王道璜和刘咏兰夫妇,尽管记忆力衰退,却始终没有忘记远在大陆的长子。他们常常坐在窗前,望着家乡的方向,喃喃自语,呼唤着王桐华的名字。

他们的心愿,只是希望能再见儿子一面,告诉他,他们从未忘记过他,也从未放弃过寻找他。

2018年,王道璜和刘咏兰夫妇都已经98岁高龄,身体每况愈下,已经到了风烛残年。他们的子女们,看着父母日渐消瘦的身体,听着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王桐华的名字,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无奈。

为了完成父母的心愿,王道璜在台湾的女儿王枋华,决定求助于外界的力量。她联系到了一位名叫王清萍的志愿者,这位志愿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帮助两岸失散家庭寻找亲人。

王枋华将父亲的情况和想要寻找哥哥的愿望告诉了王清萍,希望她能够帮助自己完成父母的心愿。

王清萍听完王枋华的讲述,被这个跨越了近七十年的寻亲故事深深地感动。她当即表示,一定会尽全力帮助他们找到王桐华。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仅仅用了三天时间,王清萍就联系上了远在湖南宁乡的王桐华。当王清萍通过电话,将王道璜夫妇还健在的消息告诉王桐华时,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顿时老泪纵横。

他怎么也没想到,在自己几乎快要放弃希望的时候,命运却又一次给了他一个如此巨大的惊喜。在志愿者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王桐华与父母进行了一次视频通话。

当视频接通的那一刻,看着屏幕上那两张虽然苍老,却依然慈祥的面容,王桐华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失声痛哭。

“爸,妈,我是桐华,是你们的儿子啊!”王道璜和刘咏兰夫妇,虽然已经认不出儿子的模样,但听到那声熟悉的呼唤,却本能地流下了眼泪。

“桐华,我的儿啊,你终于回来了!”虽然只是隔着屏幕,但这声迟到了七十年的呼唤,却将一家人的心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

2019年1月,王桐华终于踏上了前往台湾的飞机,去往那个他从未踏足,却无时无刻不在梦中思念的地方。

抵达台北后,王桐华在志愿者的陪同下,立刻赶往父母所在的养老院。在养老院的房间里,王桐华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父母。

此时此刻,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王桐华快步的前拥抱着父母,感受这久违的怀抱。母子三人泣不成声。面对白发苍苍的儿子,老父亲王道璜心里的愧疚更深了,念叨个不停。

王道璜当着其他孩子的面,说要把自己在台湾的全部遗产都留给大儿子王桐华。面对父亲的“偏心”,弟弟妹妹们都没有异议,因为他们也知道哥哥这么多年的委屈和心酸。

但王桐华却非常坚决的拒绝了父亲的好意,他说:这么多年没能在父亲跟前尽孝,都是弟弟妹妹们照顾的。这些钱就留给他们养老,自己绝对是不会要的。

王桐华在台湾停留了短暂的一段时间,他寸步不离地守候在父母身边,为他们擦洗身体,喂他们吃饭,陪他们聊天。

他知道,这是他迟到了七十年的孝道,他要用自己所有的爱,去弥补那些年缺失的陪伴。

王道璜夫妇虽然已经记不清很多事情,但他们依然记得,眼前这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就是他们失散多年的儿子。他们紧紧地握着王桐华的手,仿佛要把他刻进自己的生命里。

在王桐华离开台湾的前一天,王道璜的病情突然恶化。

弥留之际,他紧紧地握着王桐华的手,用尽最后的力气,断断续续地说道:“儿啊,不要怪我们,当年……也是身不由己啊……”王桐华强忍着悲痛,点了点头。

2022年2月,王道璜在台北平静地离开了人世,享年102岁。由于特殊原因,王桐华没能赶回台湾见父亲最后一面,这成了他心中永远的遗憾。

王道璜的一生,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缩影。他经历了战争的残酷,经历了骨肉分离的痛苦,也感受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

0 阅读:2

光梦说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