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紫砂壶的烧制

紫砂壶全手 2025-03-23 09:31:17

后台收到一位壶友的私信询问:紫砂壶的烧制次数,是否多多益善?据我所知,现代的紫砂壶,其烧制历程往往要经历两次火焰的洗礼——生坯阶段初次煅烧,整口修饰后再度焙烧。

在紫砂壶的烧制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并非次数,而是对窑温的精妙掌控。首次煅烧,窑温设定稍低,待整口工艺完成后,二次焙烧方能达到预设的窑温标准。因此,紫砂壶的烧制艺术,实则是对窑温的细腻调控。

谈及整口工艺,它往往预示着紫砂壶即将迎来第二次的火焰之旅。窑温,这一无形之手,深刻地影响着紫砂壶的品质。每一种泥料,都有其独特的窑温承受极限,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将对紫砂壶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当窑温飙升,紫砂壶的表面或许会呈现出烧焦的痕迹,变得粗糙不堪,甚至出现起泡、裂缝,乃至炸裂的悲剧。这一切,都将破坏紫砂壶的气孔结构,削弱其透气性,令紫砂壶的魅力大打折扣。反之,若窑温不足,紫砂壶的泥性便难以完全苏醒,骨架缺乏张力,易于在成型或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纹。

窑温,同样左右着紫砂壶的色彩。同种泥料,在不同的窑温下,将绽放出截然不同的色彩魅力。一般而言,窑温越高,紫砂壶的颜色便愈发深沉。例如,朱泥壶在低温下或许呈现出温暖的橙色,而高温下则可能变为炽烈的红色。有时,紫泥壶的颜色显得较为浅淡,这便是窑温未达理想状态的体现。

综上所述,紫砂壶的烧制次数并非决定其品质的关键。真正关乎紫砂壶优劣的,是窑温的精准调控。过多的烧制次数,反而可能增加紫砂壶破裂的风险。因此,紫砂壶的烧制艺术,是对窑温与火候的深刻理解与精准把握。

0 阅读:4

紫砂壶全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