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短视频在网络上火了——前TVB女星于淼穿着烧烤店工作服,在后厨麻利地切西瓜。视频里她边干活边调侃:“东莞都没人上班吗?也好,都让我来!”谁能想到,这个扎着马尾、手法熟练的“打工妹”,十年前还是TVB剧里那个让观众恨得牙痒痒的小三专业户?
于淼的故事,得从2012年说起。那一年,她参加《国际中华小姐竞选》杀入十强,凭借高挑身材和明艳长相被TVB相中,从此开启“港漂”生涯。对于内地观众来说,TVB是造星梦工厂,可对于淼而言,这条路却走得格外艰难。
语言是她的第一道坎。成长于内地的于淼粤语不流利,在TVB这个“粤语为王”的环境里,台词说得磕磕绊绊,角色自然受限。公司给她安排的角色,不是刁钻刻薄的内地妹,就是插足别人婚姻的小三。比如《不懂撒娇的女人》里,她演一个和刘丹谈“父女恋”的北漂女,被观众骂“膈应”;到了《多功能老婆》,她直接升级成杨千嬅的情敌,当众羞辱女主的戏份让人恨到拍桌。
TVB的山头文化更让她举步维艰。没有背景的于淼,即便演技在线,也抢不到好资源。十年间,她始终在三四线配角里打转,工资低、机会少,连基本生活都成问题。2023年合约到期后,她终于决定:不再续约,回内地重新开始。
离开TVB的于淼,没有急着复出拍戏,反而在短视频平台晒起了“打工日记”。她试过服装店卖衣服、奶茶店摇饮料,最近又“应聘”到烧烤店后厨切西瓜。视频里,她利落地给西瓜去皮、切块、摆盘,边角料也不浪费,直接塞嘴里吃掉。网友感慨:“TVB女星这么接地气?”
有人问她:“为什么不继续拍戏?”于淼算了一笔账:在内地剧组跑龙套,一天500元,听着不错,但“去一天等两天”,月收入极不稳定。而在东莞打工,日结150元,虽然不多,但“天天有进账”。更现实的是,香港物价高,“500块连住宿都不够”,但在东莞,“穿背心人字拖就能出门”,不用为明星包袱烧钱。
“拍戏让我迷茫,打工反而踏实”
于淼的短视频里,最打动人的不是“明星沦落”的猎奇,而是她那份清醒的踏实感。她说,在TVB等通告的日子像“赌博”,可能半年没工作,也可能突然被叫去演个挨骂的角色。而现在,她上午切西瓜,下午拍视频,晚上数着150元工资计划明天开支,“至少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儿”。
当然,也有人嘲讽她“过气”“掉价”。但于淼的回应很干脆:“凭自己赚钱,谁比谁高贵?”的确,比起在TVB硬撑“明星梦”,如今她反而活得更自在——不用焦虑番位,不必讨好高层,甚至能大方吐槽:“以前演小三,观众骂的是角色;现在切西瓜,网友夸的是真人。”
结语:人生的戏,自己导演才精彩
于淼的选择,或许能给娱乐圈“唯红是图”的风气泼一盆冷水:不是所有人都必须挤在金字塔尖,放下光环,也能找到舒服的活法。就像她在视频里说的:“香港500元活不下去,东莞150元能过一天。关键是你敢不敢换个舞台。”
如今的于淼,不再是被TVB定义的“小三专业户”,而是自己生活的导演。从华姐十强到烧烤店员工,看似“跌落”,实则是一场漂亮的转身。毕竟,能笑着切西瓜的人,总比哭着等通告的人,更懂什么叫“人生如戏,全靠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