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
1999年,刚刚上任山西省委书记一职的田成平这样讲道,对于他而言,能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才是一个领导干部应尽的职责。
田成平,一位受到无数百姓爱戴的省委书记,他的履历也十分优秀,从北京的区委书记到后来的青海省长、省委书记,直到山西省委书记,田成平便用了15年的时间。
那么这位将人民放在心上的省委书记都为当地做过哪些贡献呢?
革命后裔田成平,1945年出生在河北大名,父亲则是后来新中国的湖北副省长田英。
在1942年,田英便参加了革命工作,当时的他是负责抗日队伍的后勤问题。出生在那个年代,田英也见识了许多中国人被日本侵略者残害。
在一幅幅血淋淋的场景面前,田英便坚定投身到抗日运动中去,解放战争爆发后,田英也带领着当地的年轻人支援解放军,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田成平也从父亲身上沾染了许多红色气息。在教育儿子上,田英也十分下功夫,田成平也逐渐成长为一名爱国青年,立志要报效国家。
田英将儿子视为自己的骄傲,而田成平则是将父亲当做自己的偶像。1962年,田成平也不负众望,考入了清华大学。
大学毕业后,田成平则是被分配到安徽的一个军垦农场进行锻炼,尽管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是一想到父亲的经历,田成平也选择咬牙坚持。
在农场锻炼的日子,父子二人也经常通过书信来往,田成平则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下来,在信中讲给父亲听。
看到儿子逐渐成熟起来,田英也顿感欣慰。直到1970年,田成平才重新回到北京,光是在北京石油化工厂,田成平就戴待了14年之久。
田成平也从刚开始的一个小小的宣传干事做到了工厂的党委副书记。即使来到党委办公室,但田成平还是养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那就是每天都要抽空视察厂里的情况。
也有不少人劝说他,但田成平总是一本正经的对身边人讲道:“没有这些工人师傅,厂里如何能够发展?”
也正是他的种种举动,田成平也被上级看好,从此踏上了仕途之路。
1984年,田成平便被调往北京西城区担任区委书记一职,然而在上任之初,田成平却在思考自己是否能够胜任这个岗位。
好在父亲的一席话点醒了他,“脚踏实地为百姓办好事,这就是你的职责。”带着父亲的教诲,田成平便开始了自己仕途的第一站。
从白天忙到黑夜,田成平将自己全部投入到解决区域内出现的问题,遇到困难的地方,田成平还会向单位的老人进行请教,大家也被他虚心求教的态度打动。
在西城区的四年时间里,田成平也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在他的带领下,西城区的发展也更上一层楼。
促进发展1988年,随着一直调令下达,田成平也动身前往青海开辟一段新的旅程。
青海在当时的发展远远不如其他地区,看到不少百姓还在过着苦日子,田成平也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青海发展起来。
发展就需要产业,面对青海一穷二白的困局,田成平没有丝毫泄气,他主动给省委的领导班子加油打气,为了找到合适青海发展的支柱产业,田成平便开始了自己的奔波之旅。
光是脚上的皮鞋,田成平就磨坏好几双,带领着干部团队,田成平便跑遍了整个青海省的全部城市,做了大量的研究。
靠着一路积攒下来的经验,田成平也开始因地制宜的布局青海各区域的发展,在田成平等人的带领下,青海的建设日新月异。
1999年,告别了青海的同事们,田成平也赶往自己的下一站山西,山西是我国的煤炭大省,省内的煤矿数量数不胜数。
尽管煤炭产业十分重要,但田成平还是将改革的政策放在这个上面。在他看来,群众的生命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而煤炭的事故层出不穷,他宁肯将这煤矿关停。
在他的整改下,煤矿事故的发生率也下降了不少。然而依靠煤炭发展经济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为政多年的田成平也十分清楚这个事实,要想将山西建设起来,还需要进入新兴产业。
在他的努力下,山西也逐渐开始进行转型,不光如此,田成平依旧保留下基层的习惯。
来到基层后,他也看到不少地区因为挖煤而造成当地生态环境被破坏,生态建设也被他提升日程。
2005年,田成平也离开山西再度回到北京,继续为建设中国而做着贡献。在他临走前,无数山西百姓纷纷挥泪送别。
参考资料:
中共山西省委书记 田成平.人民日报
田成平:山西当务之急是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中国新闻网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免责声明]
文章叙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