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虽然最近国内天气开始转暖,但在乌克兰战场上,严寒仍然没有结束,对于前线的士兵和武器来说,大雪和寒冷是大敌。
社交媒体上有一段有意思的视频,一门美国援助的M777超轻型155毫米牵引榴弹炮,脚架驻锄深陷泥土之中,用于固定炮位。但是严寒将大地冰封,驻锄也被冻在地上,靠人力根本无法将其移动。乌克兰士兵没有办法,专门叫来了一辆T-64BV主战坦克,依靠马力强劲的坦克才将这门榴弹炮从地上“拔了出来”!
可见严寒对于战争的影响多么严峻!
图片:深陷冻土之中的乌克兰M777牵引榴弹炮。注意对面一辆坦克准备牵引。
图片:两个驻锄终于在坦克的牵引下,从冻土中被拔了出来。
M777是美国研制的一款超轻型榴弹炮,重4.54吨,开炮时要将两脚架固定在土壤中,以保持炮身稳定。但显然这种美国火炮在寒冷的乌克兰水土不服了。
事实上,苏联时代也考虑过火炮在冬季作战的问题。其中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将火炮的两脚架变成三脚架,即能够固定又不用深陷冻土。
这种设计的杰出代表就是D-30型122毫米榴弹炮,其采用全向开脚式大架,能够摆脱射界小的缺陷,同时伸开的三脚架只要放置在地面上就能够固定炮身,并不需要卡进土中。
D-30的三条脚架中一条固定不动,与下架相连。另外两条为活动式,用铰链联接,行军时将两条活动的大架收拢并在固定大架上。战斗时,三条脚架呈120度角分开排列。大架底部装有千斤顶用于调整火炮高度。大架与轮子互不干涉,炮身通过炮架中的方向机实现360度旋转。
图片:普京操作D-30榴弹炮,三脚架设计非常独特。
实际上,D-30的设计也并非俄罗斯人原创,而是从遭遇到“冬将军”折磨的德国人那里学来的。
在苏德战场上,冬季作战环境对于火炮的影响就已经显现,德国人在遭遇“冬将军”打击后,开始痛定思痛,设计了一种leFH 43型105毫米牵引榴弹炮,采用的就是这种三脚架结构,不但能够提高火炮的射界,还能够有效避免冬季作战两脚架被严寒冻住的问题!
这种设计后来被苏联人获得,因此才设计研制了经典的D-30牵引榴弹炮!
图片:德国在二战中研制的leFH 43牵引榴弹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