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赚钱的路径,千百年来从未变过

晓喵爱吃鱼 2025-03-26 20:51:02

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在长安召见大盐商东郭咸阳。这个在海边煮盐为生的商人,通过垄断吴越之地的盐业贸易,早已富可敌国。

当皇帝问他致富秘诀时,他说了句流传千年的真话:"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这句话道破了商业世界最本质的秘密:真正赚钱的从来不是生产商品的人,而是站在交易路口收费的人。

就像丝绸之路上的粟特商人,他们不种桑不养蚕,却靠打通中原与西域的商路,用骆驼队驼出了一个横跨欧亚的商业帝国。

01卖铲子的人永远旱涝保收

1848 年加州淘金热,无数人惨死在西进路上,而真正发财的是卖牛仔裤的李维・斯特劳斯和卖铁锹的商人。

今天的互联网江湖,淘宝不生产商品却抽成千亿,抖音不拍视频却靠流量分成日进斗金,本质上都是现代版的 "卖铲子" 生意。

我认识一个做跨境电商培训的朋友,三年前深圳华强北的商户还在嘲笑他 "割韭菜",如今他的公司已经服务了上万家中小卖家,光是会员费就赚得盆满钵满。

他说:"亚马逊就像金矿,我的课就是教他们怎么造更好的铲子。"

02所有暴富神话都是中介的变形2003年北京楼市低迷的时候,有个中介小伙发现很多业主急用钱,就借钱收了几十套抵押房,等半年后房价翻倍再出手。

这个叫左晖的年轻人,后来创立了链家,用房产交易平台重构了整个行业。

潮汕人做生意有个秘诀叫 "过手财神",从 80 年代倒腾电子表到如今操盘跨境贸易,他们永远站在供需的十字路口。

就像华强北的 "电子一条街",那些在柜台前倒货的老板,看似没技术含量,实则掌握着全球电子元件的流通密码。

03最赚钱的路径都藏在这三个维度里

1. 模仿顶级中介的商业模式

黄峥做拼多多时,照搬了 Costco 的会员制和迪士尼的娱乐化购物逻辑,却在下沉市场玩出了新花样。

真正的模仿不是照抄表面,而是拆解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

2. 用专业能力构筑护城河上海有个做进口食材的女商人,早年在酒店做采购时,把全球海鲜的捕捞周期、关税政策摸得门清。

现在她的公司垄断了华东地区高端餐厅的海鲜供应,靠的就是别人看不懂的 "海鲜日历"。

3. 永远选择离钱最近的战场2012 年微信公众号刚兴起,有人写文章赚打赏,有人却盯着流量主广告。后者用批量账号矩阵,在三年内赚了普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这就是选择的力量 —— 离交易越近,赚钱越容易。

商业的本质从未改变:所有财富都产生于连接的缝隙,所有暴富都藏在中介的变形里。

那些在直播间喊着 "家人们上链接" 的主播,和千年以前在长安城里叫卖胡饼的粟特商人,其实共享着同一个财富密码

—— 让别人赚钱,自己才能赚大钱。

END

0 阅读:12

晓喵爱吃鱼

简介:人间百态,情感和爱。故事配酒,当歌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