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得明白,人间清醒的范蠡

打开历史的门 2021-08-31 17:09:20

有一个人,他能够在逆境中,坚持自己的信仰,在功成名就后,及时急流勇退,这个活得如此明白通透,人间清醒的人,他就是范蠡。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楚国宛地三户(今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越国相国、上将军。

早年经历

范蠡出生于宛地(河南南阳)三户邑,虽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文武双全,他和文种原本都是楚国人,两人相识后,因志同道合,相交甚深。当时的楚国,非贵族不得入仕,两人因不满政治的黑暗,一起投奔了越国,后来辅佐越国勾践,成为了勾践的左膀右臂。

公元前494年,勾践听闻吴王夫差日夜练兵,打算攻打越国为父报仇,于是,勾践想趁吴国还没有发兵之前,先发制人,攻打吴国。范蠡知道后,极力劝阻勾践,可是勾践不听他的劝告,执意出兵,结果被吴国大败于夫椒,越王勾践带着几千残余将士,被困于会稽山。

战败后的勾践后悔不已,范蠡建议他向吴王夫差请和,并入吴国为臣,答应吴国的任何条件,以求保全性命。走投无路的勾践,只好派文种去吴国求和。

因为吴国相国伍子胥的反对,勾践入吴为臣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后来经过越国的一系列运作,最后,吴王没有听从伍子胥“今不灭越,后必悔之”的进言,罢兵而归。最终勾践也保住了性命,但是得按照约定去往吴国。

勾践原本打算带文种一起去吴国,但是范蠡表示自己愿意跟随勾践入吴,他对勾践说:“管理国家,安抚百姓,对外御敌之事,我不如文种。不如带我去吴国,留文种在越国替大王管理国家。”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范蠡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且具有敢于担当的高贵品格。他是一个忠贞之士,知道自己在治国上不如文种,所以宁愿自己替文种去吴国受苦,也决不留下来误国误民。

范蠡对勾践说出了“越必兴、吴必败”的预言,让勾践“屈身以事吴王,待图转机。”之后,他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勾践身为一国之君,在吴国受尽凌辱,为吴王牵马喂马,而勾践的夫人则在马厩里做些给水、除粪、洒扫之类的粗活,那么,作为臣子的范蠡,在吴国的的待遇有多遭,大家可想而知。

吴王夫差曾经劝说范蠡离开勾践,到吴国辅佐自己,但是被范蠡婉言谢绝了。虽然勾践此时在吴国为奴,更不知来日能否东山再起,但是范蠡依然对勾践忠心耿耿,没有一丝动摇。把“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诠释得淋漓尽致,这一点,古往今来能有几人做到?

勾践尽心尽力地侍奉吴王夫差,让其慢慢地对自己消除了戒心,吴王夫差也被勾践所感动,对勾践动了恻隐之心。三年后,吴王夫差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把勾践释放回越国。

兴越灭吴

勾践返回越国后,重用范蠡、文种等人,卧薪尝胆,利用文种的“伐吴九术”(一说“伐吴七术”)来对付吴国,为了使对付吴王夫差的“美人计”,能够顺利实施,范蠡亲自跋山涉水,在苎萝山浣纱河旁,寻觅到绝世美女西施,在西施和越国的里应外合下,吴国渐渐走上了亡国的道路。

公元前476年,伐吴的条件终于成熟了,此时夫差倾全国之力,北上中原争霸,使国力严重消耗,后方空虚,唯独老弱与太子留守。越国经过近20年的精心准备,国力强大,范蠡建议勾践立即兴兵伐吴。

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磨一剑,公元前473年,越兵攻入吴都,吴国灭亡,夫差自尽。

功成身退

灭吴后,范蠡和文种一起,辅佐越王勾践实现霸业,被封为上将军,此时的范蠡,在功成名就后,选择了急流勇退。

有人说范蠡走时,带走了西施,两人从此一起泛舟五湖。也有人说范蠡怕西施红颜祸国,把西施沉江溺死,所有的种种传说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历史的真相,也只有当事人最为清楚,也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什么才是真相。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范蠡走后,给自己的好友文种留有一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原来范蠡的出走,是他的高瞻远瞩,因为他早就看出了端倪,看出了勾践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乐的本性。他本想救自己的好友,但是文种没有听从他的劝告,可惜文种为越王勾践出谋划策一生,最后却惨死在勾践的属缕剑下,未得善终。

三次散尽家财

离开越国后,范蠡化名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后来辗转来到齐国,在海边结庐而居,靠着经商,很快积累了数千万家产,但范蠡却没有像其他商人一样,以“利”字当头,而是仗义疏财,施善乡邻。

范蠡的贤明才干,被齐王所赏识,齐王请他入朝,拜为相国。但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乡邻。别人问他为何,他感叹道:“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 于是,他再次隐退。

一身布衣的范蠡,第三次迁徙至宋国陶邑(今菏泽定陶区南),没出几年,又经商积资成为巨富,遂自号“陶朱公”。

寿终正寝

公元前448年,范蠡卒,时年88岁。范蠡的墓,位于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东北的一个村落里。

因范蠡生前广散钱财,救济贫民,淡泊名利,在范蠡去世后,逐渐被后世尊之为财神、商圣、商祖,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画像。

范蠡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商思想和较为完整的经商理论,无论是对他的同代人,还是后代人,都有很大的影响。范蠡的经商思想,不仅影响春秋列国,而且一直延续到后代及至今日。

个人作品

范蠡的主要个人作品有:《计然篇》、《陶朱公生意经》、《卢氏本草经》。《范蠡》兵法两篇,今佚。

世人誉之:春秋战国近五百年, 以功名始终者惟范蠡一人。处困阨之时, 能忍辱以伸其志; 功成名遂, 能高举远引以全其身,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千古奇人!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您还喜欢哪些历史人物,请在下方留言,小编会尽快安排!感谢关注,谢谢支持!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