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的香港摩罗街,古玩店中琳琅满目的宝物等待着有缘人的发现。
然而,一套西周编钟却长期被忽视,蒙尘于角落之中。
这些看似普通的青铜器,在当时无人知晓其真正的价值和历史意义。
1992年秋末,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赴港期间的一次偶然机会,改变了这套编钟的命运。
这位被称为“青铜第一人”的专家,对于古代文物有着深厚的了解和独到的眼光。
当张光裕教授告知他关于一套神秘西周编钟的消息时,马承源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同于其他专家因铭文刻凿方式而质疑其真实性,马承源从细节之处看到了这套编钟的独特魅力。
在他看来,这十四件编钟不仅形制上符合西周风格,而且所刻铭文的字形、结构和语法也无懈可击。
最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这些文字是后期刻上去的,但它们并没有影响编钟的音质,反而增添了艺术美感。
马承源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直觉,注意到编钟上一处几乎被忽略的金文——“晋侯稣”。
这一发现让他联想到山西曲沃的晋侯墓地,从而坚定了他的判断。
最终,他决定以百万元的价格将编钟收入囊中。
回到上海后,马承源面临着同行们激烈的质疑。
许多人认为他购买了一套赝品,甚至对他的专业能力表示怀疑。
但是,马承源并未因此退缩,而是继续深入研究这套编钟。
随着除锈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历史信息得以展现出来。
编钟上的铭文讲述了一个关于周厉王三十三年的故事,记载了晋侯稣平定叛乱并受赏铸钟的事迹。
命运似乎总喜欢安排巧合。
就在那一年,山西考古团队在一个被盗掘的西周大墓中发现了两枚小编钟。
更巧的是,这两枚编钟上的铭文恰好补全了上海博物馆藏品中的断句,形成了完整的纪念语句:“稣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兹钟。”
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马承源的正确判断,还为中国的古代科技史书写了新的篇章。
晋侯稣钟的出现,证明西周时期已经具备了使用坚硬工具在青铜器上刻字的技术,这比以往认知的中国铁器使用的时间提前了整整大约五百年。
如今,这套珍贵的编钟已被列为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之一,它不仅是能够演奏的乐器,更是研究西周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由此可见,文物鉴定是一门需要综合知识和胆识的艺术鉴赏。
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候经验固然重要,但敢于突破常规、坚持自己信念同样不可或缺。
正是因为马承源的这种精神,才使得这套被遗忘的国宝重新闪耀光芒,为我们揭示了更多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秘密。
还有人记得教科书上的金缕玉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