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能成功离不开5人,李世民即位后,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峥嵘的岁月歌 2025-01-05 18:09:58

玄武门之变能成功离不开5人,李世民即位后,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世人皆知李世民靠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却不知这场改写大唐历史的惊天之变,若没有这五人的鼎力相助,恐怕难以成功。他们有的是谋臣智士,有的是勇将悍卒,各自发挥所长,为太宗登基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们当中,有人原是隋朝旧臣,有人是太宗的结义兄弟,更有人是运筹帷幄的谋士。他们或是在玄武门外指挥调度,或是在宫中控制局势,或是亲自参与厮杀,每一个人都在这场政变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自古以来,功高震主往往是大忌。这五位功臣在李世民即位之后,又是何种结局?他们是否能善始善终,得到应有的善报?太宗对这些开国功臣,又是采取了怎样的态度?

一、五位功臣的出身与际遇

说起长孙无忌,谁能想到这位后来的开国功臣,年少时竟是个纨绔子弟。生于隋朝显赫的长安世家,少年时的长孙无忌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整日与狐朋狗友厮混。直到隋末天下大乱,长安城内流言四起,这位贵公子才猛然惊醒。

那一年,长孙无忌正在与友人饮酒,忽闻城外喊杀震天。他登上城楼,只见烽火遍野,难民如潮。这一幕深深刺痛了他的心,当即收拾行装,投奔了李渊幕下。

房玄龄的际遇却与长孙无忌大不相同。他出身寒门,靠着过人的才学在隋朝当上了一名小吏。有一次,他在批阅文书时发现了一件冤案,冒着杀头的风险力争上诉。这件事传到了太原留守李渊的耳中,李渊便将他招至帐下。

提起尉迟敬德,不得不说他与李世民的初次相遇。当时李世民率军征战河北,尉迟敬德还在瓦岗军中任职。一次偶然的战场相遇,两军阵前,尉迟敬德见李世民年纪轻轻却指挥若定,当即下马请降。

杜如晦则是因一场大病改变了命运。他本在河南为官,身染重疾卧床不起。一位游方道士送他一剂药,不仅治好了病,还教会了他许多兵法谋略。后来他听闻李渊起兵,便携带着这些谋略投奔而去。

至于侯君集,他的故事更是传奇。年轻时因为不忍朝廷苛政,带领乡亲造反,却因寡不敌众而败。逃亡途中,他遇到了正在征募兵马的李世民,一番长谈后,两人意气相投。

这五人聚在李世民麾下,各有所长。长孙无忌善于察言观色,了解朝中各派动向;房玄龄长于谋划,常能提出妙策;尉迟敬德勇武过人,是难得的猛将;杜如晦深谙兵法,往往能提供关键建议;侯君集则是既懂谋略又善战阵的全才。

他们或是在李世民帐下任职,或是在朝中为官,渐渐成为了李世民最信任的心腹。每当李世民议事,必定召集这五人共同商议。在玄武门事变前的一段时间里,这五人更是频繁在李世民府中秘密集会,为后来的大事做着周密准备。

便是这样五个各怀绝技的人物,最终成就了那场改变大唐命运的玄武门之变。他们或是出身显赫,或是白手起家,却都在乱世中选择了同一个主公,为即将到来的惊天巨变埋下了伏笔。

二、玄武门之变中的关键作用

玄武门之变前夕,长孙无忌频繁出入各大臣府邸,表面上是拜访故友,实则暗中观察朝中局势。他将打探到的消息汇总整理,制定了一份详尽的行动计划,连宫中守卫轮换的时间都一一标注。

这份计划经过反复推敲,将每个人的任务都安排得明明白白。长孙无忌亲自带人守在玄武门外,负责截断各方援军;房玄龄和杜如晦则分别在东西两侧布置心腹,确保消息传递迅速准确。

事变当日凌晨,长孙无忌派人向李世民报告,说李建成和李元吉正在玄武门外布置伏兵。这个消息让李世民当即决定先发制人。其实这是长孙无忌事先安排好的计谋,为的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动手时机。

房玄龄和杜如晦早就在玄武门内外安排了眼线。他们发现李建成和李元吉果然带着亲信前来,立刻派人通报李世民。两人一个负责监视敌人动向,一个负责调度己方人马,配合天衣无缝。

尉迟敬德在关键时刻显示出了他的勇猛。当李元吉的亲兵围上来时,尉迟敬德纵马冲入敌阵,一枪刺死了李元吉的贴身护卫,打乱了对方阵型。这个举动为李世民部下赢得了宝贵的突击时间。

侯君集则带领精锐士兵控制了皇宫要道。他事先已经摸清了禁军调度规律,知道什么时候守备最为薄弱。一声令下,他的部下立即占据了皇宫各个关键位置,切断了李建成可能的退路。

玄武门外战事正酣之际,房玄龄派出的斥候发现远处有援军赶来。他立即让杜如晦带人接应,同时命令长孙无忌部下改变阵型,布下了一个口袋阵。援军刚一靠近,就被这个口袋阵截住,无法靠近玄武门半步。

事变结束后,五人立即分头行动。长孙无忌带人控制朝堂,安抚文武百官;房玄龄负责起草诏书,解释事变缘由;杜如晦组织人手清理现场,销毁不利证据;尉迟敬德率军把守城门,防止动乱;侯君集则继续监视宫中动静,以防不测。

整个玄武门之变,从开始到结束不过短短半个时辰。五人各司其职,配合默契,没有出现任何纰漏。这样一场足以改变王朝命运的大事,竟然被他们处理得如此干净利落。

事后有人分析,若不是长孙无忌的统筹安排,房杜二人的谋略配合,尉迟敬德的勇猛出击,以及侯君集的稳健把控,这场政变绝不可能如此顺利。正是这五个人在关键时刻的通力合作,才让李世民得以在最短时间内控制局势。

三、李世民登基后的权力平衡

登基伊始,李世民就开始了一场精妙的权力平衡术。他先是下令重新安排朝廷官职,将五位功臣分散到朝廷各个部门。长孙无忌被任命为司徒,但并未授予宰相之职;房玄龄和杜如晦虽同为宰相,却分掌不同事务;尉迟敬德和侯君集则分别被派往边疆。

贞观元年春,朝中发生了一件令人侧目的事。当时有人弹劾长孙无忌专权,李世民不但没有震怒,反而将奏章交给长孙无忌过目。此举表面看是信任,实则是在提醒这位开国功臣——即便位居高位,也要时刻谨言慎行。

同年秋,李世民又在朝会上宣布了一项新制度:凡是宰相议事,必须有三人以上同时在场。这一规定表面上是为了集思广益,实则是为了防止功臣擅权。房玄龄和杜如晦从此再也不能单独决断朝政。

贞观二年,后宫中的长孙皇后开始参与政事。她不但是长孙无忌的堂妹,更是李世民的结发妻子。李世民让长孙皇后参政,既可以借助她来监督功臣,又能让功臣感受到皇家的亲近。

贞观三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边疆战事,让李世民有了调动军权的契机。他先是派尉迟敬德赴边疆平叛,随后又让侯君集率军增援。两位功臣远在边疆,军权自然不会威胁到朝廷。

朝中大臣们渐渐发现,李世民任用新人的步伐在加快。魏征、褚遂良等人相继被提拔为要职,与功臣们形成了新的制衡之势。魏征负责监察百官,褚遂良主管文书,两人都不偏不倚,既不得罪功臣,也不结党营私。

贞观五年,李世民颁布了《贞观律》,重新规定了官员的职责和权限。这部法典看似是为了规范朝政,实则是在用制度约束功臣。从此以后,就连宰相也要按律而行,不得逾越雷池。

为了进一步分散功臣的势力,李世民还在朝中设立了政事堂。这个机构表面上是议政场所,实际上成了监督大臣的眼目。功臣们每次议事,都要在政事堂留下记录,一举一动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

这场权力的博弈持续了数年,李世民始终掌握着主动。他既不偏废功臣,又不让他们权势过盛;既给予信任,又适时敲打;既允许参政,又不让独揽大权。就这样,朝廷上下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四、功臣们的人生轨迹

世人只知长孙无忌位极人臣,却不知他晚年时的一段轶事。那是在贞观十五年的一个夏日,长孙无忌正在家中纳凉,忽然收到一封密信。打开一看,原来是太子李承乾派人送来的,邀他参与谋反。长孙无忌当即将密信呈交李世民,并主动请辞所有职务。李世民不但没有准奏,反而加封他为凉国公。

房玄龄的辅政生涯可谓荣辱不惊。每逢朝会,他总是坐在大殿左侧第一位,为群臣之首。可鲜为人知的是,他在家中从不谈论朝政。一次,他的儿子房遗直问起朝中大事,房玄龄只说了一句:"为臣之道,慎言谨行。"便不再多言。

杜如晦的归隐生涯颇有几分传奇。贞观十二年,他以病重为由告老还乡。临行前,李世民赐他一柄宝剑,说是留作防身之用。杜如晦回到家乡后,将这柄剑挂在书房正中,每日对剑诵经。乡里之人都说他是在感念皇恩,其实这柄剑是李世民给他的警示——莫要参与朝堂之事。

尉迟敬德的晚年生活倒是逍遥自在。他虽然位居开府仪同三司,却没有实权在手。每日里,他或是在家中练武,或是下乡打猎。有一次,李世民微服私访来到他家,见他正在教村童射箭,便笑着说:"敬德教的是箭术,还是忠义?"

侯君集的结局最为悲凉。贞观十八年,他因谋反事发,被押赴刑场。临刑前,他对行刑官说:"请转告陛下,臣死不足惜,只望陛下善待臣之子孙。"李世民得知此言后,叹息良久,下令免除侯氏家族的株连之罪。

这五位功臣中,有的善始善终,有的身败名裂;有的归隐山林,有的战死沙场。贞观二十年,当年玄武门外的五条好汉,只剩下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还在朝中任职。房玄龄已经告老还乡,杜如晦早已辞世,侯君集则成了千古话题。

李世民对这些旧部的态度也在悄然改变。他不再让长孙无忌参与朝政机密,对尉迟敬德的言行也多加防范。每当遇到国家大事,他更愿意听取新进大臣的意见,而不是这些功高盖主的老臣。

贞观二十二年冬,长孙无忌以年迈为由,再次上书请辞。这一次,李世民准了他的奏请。送别时,李世民赐了他一坛美酒,说是犒劳功臣。长孙无忌回家后,将这坛酒密封起来,直到临终前才打开。酒坛中除了美酒,还有一枚金印,上书"功成身退"四字。

五、历史给出的深刻启示

贞观年间有一件趣事,说是李世民在批阅奏折时,看到了一本名为《帝王镜鉴》的著作。这本书中记载了历代帝王如何处置开国功臣的经验。李世民看罢,将此书锁入宫中密室,从此再未示人。

这本书中记载了一个规律:凡是开国功臣,往往难逃三种结局。一是被猜忌而身死,二是被贬谪而失势,三是功成身退而归隐。李世民对待五大功臣的态度,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贞观十年,朝中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当时有大臣上书,说是功臣们权势太重,应当加以限制。李世民不但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反而将这位大臣贬官外放。表面看是在维护功臣,实则是在告诉群臣:功臣的去留,只能由皇帝来定夺。

贞观十五年,李世民在凌烟阁设宴,宴请群臣。席间,他对着功臣们的画像说了一番话:"古人云,食其禄,忠其事。诸位皆是社稷之臣,望能永保忠心。"这番话看似是在褒奖功臣,实则是在告诫他们:莫要恃功而骄。

贞观二十年,李世民在东宫设立了"帝王学堂",亲自教导太子李治。在讲到用人之道时,他说了这样一番话:"为君者,当知人善任,更当知人善防。功臣之事,尤须谨慎。"这番话后来被太子李治奉为圭臬,直接影响了唐朝百余年的君臣关系。

从长孙无忌的显赫到谨慎,从房玄龄的辅政到归隐,从杜如晦的隐退到早逝,从尉迟敬德的勇武到闲散,从侯君集的得志到身死,五位功臣的人生轨迹各不相同,却都印证了一个道理:功高震主者,鲜有善终。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在临终前召见太子李治,说了这样一番话:"古之人言,任人唯贤。然贤者易得,知人者难求。你要记住,用人之道,重在防微杜渐。"这番话被后人称为"贞观遗训",成为历代帝王处置功臣的重要参考。

唐朝之后,历代王朝对待功臣的态度也大致相仿。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明太祖朱元璋的"三大案",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五大臣之狱",无不显示出帝王对功臣的态度:既要用,又要防;既要信,又要疑;既要赏,又要罚。

贞观年间这五位功臣的遭遇,后来被编入了《资治通鉴》,成为历代君王必读的典籍。他们的故事,不仅记录了一段历史,更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政治启示。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