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在白宫争吵的那一幕吗?
斯基饭都没吃负气而走。
作为一国总统,在强权面前像个孩子,备受指责。
事后,网络上铺天盖地的照片都夸赞泽连斯基,说他是真男人,能忍常人之不能忍。
还说小泽总统,保家卫国,据理力争,不卑不亢,理应受到尊重。
确实,笔者看到那一幕,心中也思绪万千。
本以为那件事后,二人短期内不会再见面了,结果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4月26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自己当天早些时候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一次“很好的会面”。
他在社交平台称,我们以‘一对一’形式讨论了很多议题,希望我们讨论的所有议题都能取得成果。
保护我们民众的生命;实现全面无条件停火;
建立可靠、持久的和平,以防止战争再次爆发。
这是一次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会面,若能达成共同成果,它有可能成为历史性的会面”。
事后,也证实了这个消息。
当地时间4月26日,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期间,特朗普和泽连斯基确实在梵蒂冈进行了一场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
虽然会晤非常短暂,只有大约十五分钟,但这却是2月份那场争吵之后,两人首次线下碰头。
作为一个喜剧演员,泽连斯基或许不懂政治,但在与人打交道方面,还是有一些能力的。
刚才泽连斯基所说的会谈结果,基本与官媒消息一致,白宫的说法是,泽连斯基和特朗普进行了一场“非常富有成效”的谈话。
可以看出,二人交流的确很愉快。
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这次梵蒂冈会谈,是泽连斯基提出的,按他的说法,来都来了,不如趁人齐开个会。
本来,泽连斯基说的是开一场大型峰会,各方都来参与,后面会谈的规模缩减了,但法国总统马克龙,还是想来凑个热闹。
从现场视频看,会谈的大厅里摆了三把椅子,马克龙将代表欧洲有一把“交椅”,但在三人准备开始谈判时,特朗普突然停下,示意马克龙不能参与谈判。
这就很尴尬。
最终,马克龙只能无奈离开。
会谈结束后,泽连斯基又和马克龙、英国首相斯塔默,以及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举行了会晤。
而拒绝了马克龙参与会谈,有人认为这是策略性决定。
特朗普可能想避免马克龙在会谈中支持泽连斯基,从而减弱自己对乌克兰的施压能力。
在会晤前一天,普京会见美国特使威特科夫时表示,俄罗斯愿意无条件与乌克兰谈判。
同一天,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就克里米亚问题公开表达了不同立场:
特朗普认为克里米亚已归属俄罗斯,而泽连斯基坚持只有乌克兰人民才能决定领土归属。
所以,在普京表示愿意谈判,而泽连斯基坚守立场的情况下,特朗普很可能在会晤中试图向泽连斯基施加和谈压力。
需要指出一点,面对特朗普的步步紧逼,乌克兰其实已经出现了妥协迹象。
近日,有美方媒体透露了一份乌克兰和平提案的内容,有三个重要条件:
即乌军规模不得受限制、一支由美国支持的“欧洲安全部队”须部署在乌克兰领土,以及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将用于补偿乌克兰遭到的破坏。而从俄罗斯之前的表态来看,俄罗斯基本不可能接受这些条件。
至于美国方面,同样不大可能接受这些条件。
因为,对于特朗普来说,他之所以急于结束俄乌战争,既是实现他的竞选承诺,也是要尽量满足俄罗斯的要求。
希望联手俄罗斯,对抗我们。
不过,就现在客观来看,虽然普京和泽连斯基在和谈这个赛道里态度都比较积极,但未来依旧一片黑暗。
怎么谈?
什么时候谈?
这些都没准。
所以,在结束与泽连斯基的会谈后,特朗普少见地对普京发了火。
在其“真相社交”平台上猛批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继续轰炸,炮轰俄罗斯总统普京“也许并不想停止‘战争’,只是在敷衍我。
按照特朗普的说法,如果普京继续不答应结束这场战争,那么美国将继续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
特朗普这招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施压普京。
早在特朗普竞选期间,他就不止一次放出豪言,说上任后将在一天内结束这场战斗。
结果呢?
上任三个多月了,战争结束了吗?
本月25日,特朗普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专访时称,他在2024年竞选总统期间声称上任第一天结束俄乌冲突的说法,是“开玩笑的”,这一“承诺”只是象征性的表达。
特朗普表示,他认为时间并不算长,并提到自己才上任三个月。
“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年。如果(当时)我是总统,这场战争根本不会发生,”特朗普还说,“这是(前总统)拜登(时期)的战争,不是我的战争。
我与此毫无关系。”
可以说将自己撇得干干净净。
也想借着指责普京这件事,告诉全天下的人,冲突之所以迟迟没有结束,和自己的能力没有关系。
接下来特朗普会不会对俄罗斯施加更大的压力,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以泽连斯基现在的态度,有他在中间捣乱,俄乌就没法谈。
笔者观点:
自从特朗普重返白宫执政以来,他的施政风格展现出鲜明的个人特点。
他言行中常见自相矛盾之处,今天郑重宣布的政策,明天可能就被推翻或否认。
与拜登年龄相关的记忆问题不同,特朗普的"健忘"更像是有意为之的策略变化,甚至不愿承认自己先前的言论。
最初,许多人猜测这是某种高深的政治谋略,认为特朗普在下一盘大棋。
然而,随着类似情况频繁出现,公众逐渐认识到这只是他的执政风格—像网络评论区随意发言的"键盘侠"一样,言行不必为明天负责。
这种突发奇想、朝令夕改的作风已成为他总统任期的标志性特征。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要结束了。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在某些方面观点与本文不一致是正常的。
大家要文明交流,互相赋能。
感谢理解。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