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统计公报,2024年GDP增长5%,完成年初制定的增长目标,全年GDP实现为134.9万亿,创下历史新高,换算成美元为18.94万亿,亦创历史新高。
美国2024年的GDP数据也出炉了,和中国相比又如何呢?美国去年GDP增速为2.9%,GDP达到29.2万亿美元,首次超过29万亿大关,比中国的美元GDP高出10.26万亿,这个差值不仅比2023年高,还是2008年以来绝对差距最大的一年。
从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来,中美就一直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在未来可见的时间长度里,这个唯二的地位也很难改变,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GDP增速长期高于美国,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GDP增速稳定高于美国。
中国以前和美国的GDP差距太大了,新中国成立之时,中国还是农业国,美国早已是蓝星最大的工业国,1960年,中国GDP为597亿美元,而美国则是5420亿美元,中国经济体量仅仅是美国的11%,而当时中国的人口高达6.67亿,美国只有1.81亿,我们是美国的3.7倍。
这意味着上世纪60年代,中国人均GDP只有美国的3%,这种巨大的经济差距背后是物质上难以逾越的鸿沟,在信息闭塞的时候,我们尚能安之如怡,但是一旦打开国门,部分人的自信将被击碎,这也导致当时睁眼看世界的是绝望的,转而变成了“河殇”一代,跪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真正有信念的中流砥柱,是能够正视差距,并制定计划缩小差距。
我们都说毛主席是让中国人站起来的人,而邓小平则是让中国人吃饱的人,邓小平主导的改革开放释放了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经济一日千里,虽然中国和美国GDP的差距绝对值依然在扩大,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速远远高于美国,这种差距在2006年达到极致,当年中国GDP为2.75万亿美元,美国为13.82万亿美元,美国比中国高出11.1万亿美元。
从2006年差距见顶之后,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双方差距不断缩小,2009年双方差距就缩小到10万亿美元以内,2012年缩小到8万亿美元以内,2021年双方差距达到最小,只有5.86万亿美元,中国GDP也达到美国的75.3%,这是中美双方差距最小的一年,也是二战之后,首次有国家的GDP达到美国的这个比例,苏联和日本也未曾达到的比例。
美中GDP差距在过去二十多年中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走势,2006年达到历史极高值,2021年又缩小到极小值,最近3年又快速拉开,2022年拉大到8.1万亿美元,2023年扩大到9.9万亿美元,2024年更是扩大到10.3万亿美元,历史上只有2005年到2007年这三年高于10.3万亿美元。
最近三年中美GDP差距迅速扩大的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在于两个国家在货币政策上走向了截然相反的道路,这造成了美国走向通胀,而中国走向了通缩,同时美元升值,最终才致使双方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差距或许在2025年也未必能够马上缩小。
从GDP增速来看,2022年到2024年的三年间,中国GDP增速依次为3.1%、5.4%、5%,这个增速和同期的主要经济体相比都是算高的,美国同期GDP增速为2.51%、2.89%和2.9%,平均比中国要低2个百分点左右,按照一般的常理来讲,中美之间的GDP应该是继续缩小的。
但是问题就出在通胀和通缩上,以2024年为例,中国名义GDP增速只有4.25%,比实际GDP增速要低0.75个百分点,中国的通缩使得中国GDP名义增速只有4.25%,但是美国则是通胀,通胀率大于2%,这导致美国GDP名义增速高达5.3%,比中国还高出1个百分点,同时美元升值,人民币在2024年对美元贬值了1.1%,这又导致以美元计价的GDP和美国差了1.1个百分点,再加上通缩的影响,美元计价的名义GDP增速,中国比美国反而低了2个百分点。
2022年到2024年三年时间,美国GDP增速从未超过3%,这期间累计GDP的实际增速最高也就是10%,但是美国GDP却从2021年的23.68万亿美元增长到29.2万亿美元,增长了5.52万亿美元,三年增幅高达23%,多出的十几个百分点其实是通胀。中国同期美元GDP增幅仅有6.3%,但是GDP实际增幅却是14%,通胀和通缩的状态,给中美两个国家在名义GDP上带来了巨大的差异。
之前网上有段子,说中国是寒气入体,而美国则是高烧不退,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两个国家都在熬,就看谁先倒下,站着的就是赢家,这个观点虽然是戏谑的说法,但是也并非毫无道理,两国的民众都有点向往对方的状态,都陷入了围城之中。
中国的通缩状态在现实中是如何影响普通老百姓的呢?从资产价格来看,都是下跌的,2021年之后,是否全国的房价都在下跌?如今已经跌了3年多,全国房价平均跌幅应该在30%左右,个别地区甚至能够从最高点跌去40%,比如环北京地区的房价,比如环深圳地区的房价,价格跌幅极其惨烈,在高点接盘的人现在都很难受。
在2020年到2022年三年买房的人,如果是两成首付的话,基本都跌没了,各位读者,你们看看自己身边的城市和小区是不是这种情况。价格下跌的不仅仅是楼市,还有股市,股市从2021年以来就进入调整,直到去年924政策出台才迎来一波反弹,之前三年的跌幅也是巨大的,账户财富腰斩的不计其数,无数白马股价格下跌超过60%,甚至超过80%,就连茅台最大跌幅也超过50%。
资产价格大幅缩水,但是负债是刚性的,这导致家庭资产负债表是在恶化的,这几年虽然房价跌了,但是生育率持续恶化,原因也在这里,家庭资产负债率上升,现金流恶化,影响到消费端,消费降级就自然来了,面向中产的京东市值不断下跌,而做底层生意的拼多多和某音,业绩越做越好。
中国人民希望结算通缩,向往恢复通胀,而美国人民恰好相反,美国通胀高企,2022年通胀率一度超过9%,创下三十多年最严重的通胀,老百姓加油都贵了不少,各种生活物资都在上涨,这也导致老百姓怨声载道,GDP虽然增长了,但是物价也涨了,这也是拜登的民主党在竞选者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国不得已只能加息,一口气加到5.5%,又是几十年最高的利率,利率高,当然能够吸引全球美元回流,其他国家资金流出,外汇告急,但是美国也不好受,首先是国债利息大幅上升,从不到4000亿美元涨到2024年的1.1万亿美元,国债利息飙升,超过军费支出,同时老百姓的融资成本也大幅提升,房贷利率都超过6%了,中国老百姓是很清楚这个利率意味着什么的。
很多人不理解特朗普为什么要让马斯克成立效率部,原因就在于政府债台高筑,高达7%的财政赤字,又处于高利率阶段,稍有不慎,帝国就轰然倒塌了,所以必须精兵简政,让帝国的钱流向有效率的地方,浪费钱的地方一律砍掉。
中国熬到现在也很难受,最新的政府报告已经明确了今年的通胀目标——2%,不过2024年初定的全年通胀目标是3%,最后也没能实现,反而通缩0.25%,今年能否实现呢?这要看这个目标的优先级是多少了,对于房地产,这次政府报告也明确了要止跌企稳,至少说明,上层已经意识到通缩的负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