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回忆录——清世祖顺治皇帝福临回忆录(一)

生远说历史 2023-06-23 00:43:03

大清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日,中华大地上都在庆祝新年,尤其是帝都北京城里更是十分的热闹,大清入关将近20年了,天下均已大定。

所以四九城里到处张灯结彩,大家放鞭炮,走亲戚,逛庙会,新姑爷儿和姑娘一起回门儿。但是在紫禁城里却是另一个景象,虽然宫内也张贴了门神,挂了万寿天灯等,但是却是很寂静。一点都没有过年的气氛。

而在京郊的天宁寺内,大雪已经覆盖了四周,寺庙内有不少的僧人在念经,其中一个中年男子坐在那里由庙里的师傅进行剃度,不远处站着一个身着蓝白色长袍的青年人眼神呆呆望着这个中年男子,旁边是御前侍卫和一些亲信大臣。过了好一会功夫,剃度完成了。青年人看到这里再也受不了了,转身走出庙门,坐上了一座金黄色的马车。手下的侍卫和大臣看到赶紧催起马来往紫禁城里走去。坐在车上的青年人,俊秀的脸上带着一股悲怆哀伤的样子,本来中等的身材也因为多日的操劳和折磨变得异常消瘦。

这个青年人正是我,我叫爱新觉罗。福临。大清第三位皇帝,同时也是入主中原的第一位皇帝。刚才在天宁寺里剃度的男子,是我的亲信太监叫吴良辅。

本身是我想坐在那里剃度的。但是因为我的亲额娘太后的执意反对和文武大臣王公贝勒的哭泣恳求下,我妥协了。我的亲信吴良辅理解我的心,为了让我安心,他放弃了在我身边当差,过着前明那些有权太监的好生活,替我出家。

我只好同意了。但其实我内心是真不想回到类似牢笼一般的紫禁城里。我以前也不喜欢这样的生活,直到遇见了她,我的人生知己,我的贤妃董鄂氏,只有她懂我。爱我,真正的关心我,其余那些所谓的大臣和亲贵都只是为他们自身权利富贵在考虑。

我以为我们会永远这么恩爱的在一起,向皇阿玛和她的宸妃娘娘一样恩爱。

但是命运多舛,先是我们的爱情结晶皇四子的早早夭折让我们痛的肝肠寸断,接着又是我的贤妃经受不起这样的打击加上宫里其他人对她的各种刁难,让她身心俱疲。最后香消玉殒。我终于感受到了当初宸妃娘娘去世时。皇阿玛的感觉。真的是五内俱焚。可是我那冷静出奇的额娘孝庄太后却并无表情。我的这位亲额娘和我的关系真的是特别的微妙。

我好像对她没有什么特殊的母子之情。我觉得她不理解我,总是用她的角度来试图掌控我。虽然她表面没有垂帘听证但是朝堂身上的大臣和亲贵都倾向她。我的心真的很凉,幸亏我又遇到了我的挚友,也是我的良师,他就是高僧茆溪森。

要不是他,我可能熬不到这么久的时间,从贤妃董鄂氏离开的我那一天我就已经是行尸走肉了。但是茆溪森师傅告诉我,为了鄂妃娘娘,我要好好的活下去为他祈福,这个皇位不适合我,我的家应该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我自己也觉得和僧人特别投缘。

为此我还写了诗:“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最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蒙眬又是谁?不如不来亦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

悲欢离合多劳意,何日清闲谁得知?世间难比出家人,无牵无挂得安闲。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五湖四海为上客,逍遥佛殿任君嘻。 莫道僧家容易做,皆因屡世种菩提。虽然不是真罗汉,也搭如来三顶衣。

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 禹尊九洲汤伐夏,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黄袍换却紫袈裟,只为当初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缘何落在帝皇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战几时休?朕今撒手归西去,管你万代与千秋。”

可是我和茆高僧的这首诗词却传到了太后那里,太后很生气,但是为了我皇帝的面子又不能想小时候对我责骂,于是就让人找了茆高僧的师傅,玉林通绣大师来,玉林大师来了后,全解我们,但是我和茆师傅都坚持一个出世,一个要渡我。

于是玉林绣大师让人架起高台要烧死茆溪森。我知道了以后很是生气但是我知道,如果我以皇帝的身份要求玉林绣大师停手,那我没法出世为僧,但如果我不以皇帝的身份出手,我又没有资格要求玉林大师,大师想用这种办法劝我回头,虽然茆溪森师傅誓死如归,但是我不忍因为我的原因害死一员高僧。

这时我的亲信吴良辅站了出来,他决意替我出家,这样茆师傅不用献身,我也不会那么难过,但是他怎么知道我虽然同意了,但是我的魂魄已然不在了。贤妃离我而去,挚友高僧也被大师带回去了,甚至是我的亲信也为此而出家。我当真是孤家寡人一个了。我真是心如死灰。在回去的路上,我终于熬不住了。我得病了。

未完待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