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李嘉诚家族旗下长和系突然宣布出售全球43个港口资产,其中就包括美国虎视眈眈的巴拿马运河的两大港口,这一交易在舆论场引发的热议:
这究竟是在商言商和追求利益最大化?还是不顾国家利益的下跪行为?

台湾省知名学者介文汲对此直言不讳,公开批评了李嘉诚太现实了,其行为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被认可,其观点大概包括以下几点:
1、谈李光耀对李嘉诚的点评
介文汲借用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的话,称李嘉诚对自己的民族没做任何一点有贡献的事情,当年白手起家靠的是英国的关系,所以在李嘉诚的骨子里,可能自认为成功靠的是英国人。

2、李嘉诚的财富根基在香港
介文汲认为,李嘉诚家族的财富和最大利益来源于香港,这是中国的土地,这一点不能忘本,没有香港就没有李嘉诚家族的今天。

3、李嘉诚的财富来源不是高科技
李嘉诚富甲一方,但其主要财富来源不是高科技,最大的获益来源于房地产,不像华为从国际上拼搏赚钱,地产商都是在自己的土地上把从外面拼搏的人赚回来的钱,放进自己的口袋里。
所以,地产商应该对土地有一种“感念”!

4、李嘉诚资产腾挪不是第一次
关于李嘉诚的精明之处,介文汲表示这不是第一次了,事实上前些年已经将在中国的资产向英国转移,多个公司注册地都变更到海外,后来形势没有大的变化,又重新回到了中国香港。

5、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接受
李嘉诚家族追求利益最大化,现在一次性卖掉43个全球港口,有钱赚不假,可川普在全世界打贸易战,大家看过哪个国家的商人轻易放弃了,并向美国屈服了?
没有,加拿大的压力更大,但加拿大商人有妥协吗?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接受这样的商人!

6、做了一个不好的示范
李嘉诚资产的变卖和转移,形成了一个不好的示范,表面上看自保,但现在整个中国都受到美国贸易战的影响。随后介文汲说了一句振聋发聩的话:
当乌云过来的时候,如果人人都像李嘉诚,那中国如何抵抗美国的贸易战?

7、李嘉诚先斩后奏不被认同
介文汲表示,从法律上看,李嘉诚卖掉港口很正常,但要知道这里面还有巴拿马的两个港口是川普想要的,要知道中国和巴拿马的关系很好,如果当年没有这个后盾,李嘉诚能轻易拿下那两个港口吗?他敢轻易跑那边去经营吗?

在需要国家的时候就利用一下,当自己的利益可能会被国家拖累的时候,就选择断离关系,先斩后奏,这种做法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被允许,所以中国说了很重的话,这是一种立场的宣示,在这方面《大公报》的文章写得很对。
8、李嘉诚家族背靠的是强大的中国
介文汲强调,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都脱离不了所属的国家,以前在被帝国主义侵略时,商人都仰人鼻息,大多数都破产了,最多也就是做个洋买办。

而李嘉诚不一样,他是在强大的中国之下,在国家力量的庇护下获得了很多利益,如今他的做法就算在美国也不被认同,国家不认可能随意出卖吗?李嘉诚之子还振振有词,他可能是忘记了没有中国,今天会有他的企业和财富吗?

不得不说,介文汲的一番话有理有据,也非常客观理性,没有否认在商言商的合理性,但作为一个背靠祖国赚钱的商人,必须要认真思考国家利益。

通过先斩后奏,耍小聪明,让人看到的不是精明,而是吃里扒外,《大公报》连续刊发的《莫天真勿糊涂》《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等文章,经港澳办官网转载后,已明确传递出官方立场:
商人逐利无可厚非,但绝不能触碰国家安全底线。

两任香港特首的表态更具警示意味:
梁振英质问“商人有没有祖国”,李家超强调“交易须符合法规”,实则是对资本外逃行为的敲山震虎。

外交部虽未直接点名,但“反对经济胁迫损害他国权益”的回应,已暗指长和系交易背后的美方压力。
当李嘉诚们忙着计算投资回报率时,或许忘记了:
没有强大的祖国,何来商业繁荣的土壤?若人人都像李嘉诚,当美国下一次挥动关税大棒时,中国是否只能任人宰割?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
商人逐利本无错,但无视国家利益,终将沦为历史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