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某某火了,其博士期间发表的权威期刊论文被曝涉嫌全文抄袭,引发舆论热议。

西安交大以罕见速度完成调查并宣布解聘,而真正的“暴风眼”正转向其博士培养单位南京大学:
若论文确属博士学位关键成果,王某的博士学位或将被追溯撤销。
因为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南京大学培养的学术骗子,西安交大都敢于说“不”,南京大学不应该做点什么吗?
论文抄袭实锤:从主题到论述,复制粘贴式“搬运”事件导火索源于一篇2016年刊发于《世界哲学》的论文《动态的身体:身体—身体化》。
举报者通过图文对比揭露,该文从主题、框架、引文到具体论述,几乎逐句“复刻”某英文原版论文。

网友戏称:“连参考文献的标点符号都没改!”更令人震惊的是,涉事论文发表于国内哲学领域顶尖期刊,而王某某却身在西安交大副教授行列。

西安交大官网显示,王某某出生于1987年,博士毕业于南大,研究领域为国外马克思主义,手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熊伟青年学术奖等多项荣誉。讽刺的是,这位“学术精英”的根基竟可能建立在抄袭之上。

3月14日,西安交大发布通报,确认王某博士期间论文抄袭成立,立即终止聘用关系。
通报中巧妙避开涉事论文的博士培养单位,仅称“其他高校”。

舆论普遍认为,这一“高情商切割”意在划清责任边界:
抄袭行为发生于王某入职西安交大前的博士阶段,其学术成果审核应由南大及期刊方担责。
压力直指南大:博士学位合法性遭拷问随着事件发酵,南京大学被推至风口浪尖。
网友犀利发问:若抄袭论文是王某博士毕业的必要条件,其学位授予是否合规?按《学位条例》规定,学术不端者应撤销学位,而南大此前已有“学术不端撤销博士学位”的先例。

目前核心争议点在于:
论文性质:涉事文章是否为博士学位论文组成部分,或毕业硬性指标?
审查失职:南大在博士培养过程中为何未检测出全文抄袭?期刊《世界哲学》的同行评议机制是否形同虚设?

追责时效:毕业多年后追溯撤销学位,是否存在程序障碍?
此次事件折射出中国顶尖高校的治理难题:
“历史问题”清算:随着技术手段进步,早年论文的抄袭行为更易被曝光,高校是否应主动排查“存量污点”?
权责边界模糊:用人单位与培养单位如何协同追责?若南大最终未撤销学位,西安交大的解聘决定是否会陷入尴尬?

南大何去何从?
目前南京大学尚未公开回应,但压力已空前加剧。若查证王某抄袭论文确属毕业关键成果,撤销博士学位几成定局;反之,若论文仅为“锦上添花”之作,南大或面临“护短”质疑。无论如何,这场风波注定成为高校学术伦理建设的又一记警钟。
学术界正紧盯南大:是挥泪斩马谡,还是力保“自家学生”?答案即将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