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部出现水疱的疫病在养猪场较为棘手,不仅影响猪只的采食、行走,还极易引发继发感染,对猪群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给养殖户带来极大困扰。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此类疫病:
猪水疱性口炎:由弹状病毒科水疱性口炎病毒引发的急性热性传染病,8 - 10 月多发,尤其 9 月常见。猪及所有哺乳动物易感,人也可感染,主要经接触、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传染,双翅目昆虫是传播媒介。病初发热至 40 - 41.5℃,1 - 2 日后鼻端、鼻镜、口腔、舌、蹄冠部、趾间部皮肤或粘膜出现水疱,初期为小丘疹,后融合成大小不等水疱,内有稍带蓝色透明液体,3 日后水疱破裂、糜烂、溃疡,之后体温正常,溃疡结痂愈合,病程约两周。若水疱在蹄部,猪会跛行,严重时行走困难。防治上,发生过该病地区可接种疫苗,发病后按规定隔离、消毒、捕杀,注意猪舍和放牧地条件,防病毒侵入,发现其他动物感染要封锁隔离。国内鸡胚结晶紫甘油疫苗对黄牛有短期免疫效果,对猪免疫效果尚无报道,病情轻可用保守疗法。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导致的高传染性、高死亡率人畜共患疾病,侵害牛、羊、猪、骆驼、鹿等偶蹄动物,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节较多。病畜口腔粘膜、蹄部及乳房等部位发生水疱和烂斑,人接触病畜或其分泌物、排泄物也可感染,出现发烧、口腔粘膜溃疡、水疱等症状。病猪潜伏期 2 - 7 天,最长 14 天,发病时体温升至 40 - 41℃,精神不振,食量减少,口腔粘膜及趾间、乳头皮肤上形成水疱,水疱破溃后遗留红色烂斑,病猪大量流涎,四肢水疱破损后跛行,起立困难,感染化脓则病情加重。绵羊蹄冠和蹄间多发,口腔少见;羔羊可能突发出血性胃肠炎和肺炎,病情急促,死亡率高。剖检可见除口腔、蹄部、乳房外,咽喉、气管、支气管和前胃粘膜也有烂斑、溃疡,前胃和大小肠粘膜有出血性炎症,心包膜散在出血点,心肌切面呈虎心斑,心肌松软似煮状。目前无特效治疗药,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发热用退烧药,炎症用布洛芬等,呕吐腹泻补液,口腔粘膜溃疡用双氧水等漱口,水疱烂斑用青霉素等抗生素,同时卧床休息、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吃易消化食物。预防要注意不买未经检疫、非定点屠宰肉类,不食未熟透肉类加工食品。养猪场需每年对猪只注射相应口蹄疫弱毒疫苗,发生疫情及时上报、隔离、治疗、封闭、消毒,限期扑灭,护理病猪要隔离、多喂清水、耐心饲喂米粥等易消化食物,治疗时口腔用冰硼散或碘甘油涂擦,蹄部和乳房洗净后涂龙胆紫溶液或碘甘油,也可撒布火段石膏和锅底灰混合细末。
猪水疱病:由肠道病毒属病毒引发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只感染猪,人类有一定易感性,不分品种、年龄、性别均可发病,一年四季发生,猪群密集、调运频繁处传播快、发病率高,分散饲养少见流行。病猪潜伏期 2 - 5 天,个别达 7 - 8 天或更长,体温升高至 40 - 42℃,蹄冠、蹄叉、蹄踵或副蹄出现水疱、溃烂,病猪跛行、喜卧,重者蹄壳脱落,部分病猪鼻端、口腔粘膜有水疱,约 8% 哺乳母猪乳房出现水疱,疼痛不愿哺乳,致仔猪无奶而死。因与口蹄疫相似,确诊需实验室检查,如动物接种、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血清学诊断。防治参照口蹄疫,非疫区禁止从疫区调入猪只与肉产品,尽力自繁自养;受威胁区和疫区定期免疫接种,如猪水泡肾传细胞弱毒苗,股部深部肌肉注射 2 毫升,3 - 5 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 6 个月,紧急接种可控制疫情,猪水泡细胞毒结晶紫疫苗对断奶猪、育肥猪肌注 2 毫升,免疫期 9 个月;病猪隔离、护理、对症治疗,防继发感染,大多可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