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8月27-31日),两年一度的航空盛会莫斯科航展就将在莫斯科近郊的茹科夫斯基来开序幕,这是外界观察俄罗斯航空工业发展的最大平台。盛会临近,俄军工界也逐步开启宣传攻势推销自家拳头产品。近日,北国防务就陆续收到大量来自俄各大军工企业的邮件,其中包括大哥大级的俄罗斯技术集团,其邮件中详细介绍了该集团即将参展、且已获得出口许可的明星产品——苏-57E型战机和伊尔-112VE型轻型运输机。
△莫斯科航展开幕在即,正在为飞行表演进行彩排的苏-57战机
俄技集团在邮件中简单介绍苏-57E称,苏-57E是一款第5代多功能战斗机系统,可在任何气象条件和复杂电磁环境下执行一些列对空、对地以及对面的打击任务。相比4代机,苏-57E的主要优势在于通过降低雷达反射面积和红外隐身特征实现了“隐身”、航电和机载武器系统的出色抗干扰能力以及强大的超音速巡航能力。
邮件还特别指出,苏-57E在4个“关键性能”方面超越了现有“4++战机”:
其一,多用途作战能力;
其二,将自动化和AI技术整合到飞机对目标的打击过程中;
其三,具备利用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全向打击多目标的能力;
其四,超机动能力。
△俄罗斯最近在宣传苏-57的节目中,重点介绍了可实现高度自动化的大脑“信息管理系统”
在这众多的描述中,AI(人工智能)这个时下最为流行的科技名词首次与苏-57战斗机结合在了一起,似乎也是AI首次战斗机放在一起。这种描述显然有广告成分,但这背后的确体现了苏-57的高度自动化,这个问题北国防务之前已经多次提及,借这个机会我们可以再简单回顾一下。
按照俄罗斯官方的说法,苏-57有90%的任务可自动完成,飞行员只需要负责做决定,然后选武器按按钮打击目标。甚至能在基地就编好程序,让飞机全自动,飞行员负责扣板机即可。在飞行员失去意识的情况下,这样的高度自动化就能挽救飞机。
△苏-35在叙利亚表现出色,苏霍伊称支撑其高强度行动的重要原因是“信息管理系统”的自我检测等功能让后勤、任务规划变得更简便
要实现这样高度自动化,关键就在于飞机的“大脑”,在苏-57上它叫做“信息管理系统”(IUS)。这等于是把一堆专家的脑袋变成计算机程序来协助使用者,俄形象的称它们是“电子飞行员”,也是飞机上的“隐形飞行员”。这乍看起来很新鲜,可其实这在工业上已经逐渐普及,如我们越来越常听到的“专家系统”,它属于AI技术范畴,但归根到底和俄制战机上的“信息管理系统”还是一个东西。
简而言之,“信息管理系统”的运作机制是基于机上的大量传感器,搭配任务数据内有关敌军的情报内容,进行复杂的综合信息融合处理。先进飞机有大量传感器,获得大量的信息并不难,融合这些信息的计算机硬件也不难。难点在于信息要如何融合?要怎么给建议才会有效又不会太繁琐?后者通常就需要实际经验,也就是飞行员、军方的经验,而不是靠设计师工程师凭空想象。
△苏-35的座舱界面,良好的人工交互其实也是“人工智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毫无疑问,对于15年前的俄罗斯要设计这样一套系统并不容易,几乎是从零开始。该系统总设计师格里博夫就曾指出,当时研制这么一套系统的争议很大,甚至连靠谱的光纤数据传输线都没有,但最终还是完成研制并取得成功。苏-57的“信息管理系统”/“电子飞行员”已能够将处理后的结果给飞行员条列式建议,如系统可以根据探测数据很清楚的掌握这个导弹的威胁程度,因此可以进一步的告诉飞行员怎样做最好,或是不能怎么做。如此,战机本身的作战效能将大大提高。
有意思的是,以往俄罗斯的航电计价时只考虑硬件价格,这在重要功能都由软件解决的现代航电上显得过时,因为现代技术产品上软件往往占了更大比例的价格。在系统研制单位苏霍伊公司与军方的协调下,“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价格首次被采计入飞机价格中,按架数计价。
△苏-35采用了苏-57的所谓AI技术,这是中国空军引进苏-35的一大收获
苏-35作为苏-57的前期试验平台,很大程度上采用了后者的航电架构,这其中就包括“信息管理系统”,算沾到苏-57所谓“AI技术”的光。中国采购苏-35,得以了解俄部分五代机技术也算一大收获。
莫斯科航展开幕在即,防务菌也即将动身前往莫斯科,大家有啥想关注的可留言……
毛子数学强,算法好
只有沈飞有收获吧,成飞歼20早就用上了,可以语音发射导弹,比F35都先进,更不用说苏35了
帮毛子宣传,好出口中国,忽悠中国的钱
一堆错别字让我怀疑文章的靠谱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