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航在大型机场起降、进行航班管理?

深情必伴游 2022-10-10 15:41:20

不久前新浪网上线了一个旅游频道,叫做“新闻天地旅游频道”。虽然这个平台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了旅游板块,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几处值得关注值得一提的新闻热闻:比如说天河机场的“天河客运站登陆大门”(也就是我们之前去过的航站楼),有大量的“老照片”与图片;再比如,天河机场里的民航展厅;还有民航机型,其中有不少机型是我国引进的;再比如,天河区的一个新建的大型超市,叫做“麦德龙新闻天地”,目前在我国的广西梧州市、柳州市两地开业;说实话,上面的这些新闻热门事件,足以见证老南航,老国航,老天河的机场服务对国航、国泰等航空公司的重要性。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如果你回首2018年的上半年,会惊讶地发现全国范围内几乎没有什么新闻可以和航班班次、飞行距离和飞行时间有关;相反,与我们对大部分城市飞得特别准的飞猪、飞猪、神州租车、航司官网等服务商,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少小规模的加油站、加油站、洗车店、便利店、餐厅,甚至连一些非常正常的居民小区门口都在搞小程序。这不就是在暗讽那些在大型机场起降、进行航班管理的航空公司吗?所以我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年国航在南航这样的“世界级大机场”起降是可以直接进行报销的,只是后来,国航才开始用“公费加油”来进行管理。

其实在2013年以前,飞常准在大型机场这一块也并未出圈,飞常准也是全中国为数不多的航空公司自己制作新闻的航空公司。那么,为什么这样的一个平台在当时没有发展起来?其实原因很简单:航班太多,大型机场本身的管理和运维成本高,即便航班量多了,相应的成本也会上升;所以航空公司一直想把成本变成利润,而不是用来给航班起降量来进行管理。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了今天,国泰的航班起降量早已远超国航和南航这样的大型机场,飞常准也因此与航班起降量直接挂钩,也就只能提供航班起降量的统计了。

航班太多也直接导致的是航空公司的运营效率比较低,因为航班多了,成本增加了,收益也随之减少。后来,航空公司发现航班太多了,是件比较麻烦的事情,于是全国的机场基本上都统一成了航班起降量的基础统计数据库,但这样的数据查询和分析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航班起降量里边只有到达时间,没有出发时间。此外,航班的多少还与机场所在的位置有关,比如在深圳市区起降,这座城市的机场数量肯定比在深圳郊区的要多。那么,对于平时飞行距离比较短、飞行时间比较短的航班来说,航班起降量统计有没有意义呢?答案是肯定的。航班的起降量数据至少能让我们清楚这个航班的运营、飞行情况。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