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你们总说她演活了个坏人,可我觉得她把自己也困住了,从舞台到荧幕再到生活里,一个人用半辈子时间才走出角色的阴影,这像极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弯会遇见什么。
她还记得那时候站在校门口的感觉,手里握着一沓情书却不知道该给谁看,倒不是矫情只是觉得这些东西好像都不太重要,因为每天回家还要帮妈妈烧火做饭带弟弟妹妹,日子就在这样忙忙碌碌中度过,而那些追求她的人好像都不知道她其实每天都在为生计发愁,只是她从来不说出来罢了。
十八岁的她确实生得明媚动人,但她却总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似的看着这一切,那些对着她指指点点说她是校花的人,大概永远不会知道她每天放学后还要去工厂帮工,手上的茧子磨破了再长,她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把日子过下去的。
有时候她会想,如果爸爸还在的话,自己是不是就不用这么早就懂事了,可是生活不给她选择的机会,十一岁就开始撑起一个家,这让她比同龄人都要早熟许多,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她能把那些苦大仇深的角色演得那么真实。
记得有一次放学后,她穿着校服去买菜,摊主多给了她两根葱,说是看她长得好看送她的,她笑着说了声谢谢,心里却在想着今天的工钱能不能多攒一点给弟弟买新书包,这大概就是最真实的她了。
那时候的她,喜欢在放学后坐在天台上看夕阳,看着那些匆匆往家赶的同学,她觉得自己像是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但是她知道,无论选择哪条路,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开辟。
同学们都说她是天生的演员,因为她总能在各种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课堂上是优等生,工厂里是勤劳的女工,回到家又是贤惠的姐姐,可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些角色都是生活逼出来的,而不是她想要的。
其实那时候她也有过梦想,想要像其他女孩一样穿着漂亮的裙子去看电影,想要无忧无虑地谈一场恋爱,但是现实告诉她,这些都是奢侈品,她要做的是让这个家维持下去,让弟弟妹妹有书读。
那年的一场大病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失去了唱歌的能力对她来说就像失去了翅膀的鸟儿,但是她却在这个时候遇到了话剧团的伯乐,或许这就是命运给她开的一个玩笑,又或者是给她的一份礼物。
她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个演员,在她看来这份工作跟她之前的生活差距太大了,但是当她第一次站在舞台上的时候,她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找到了归宿,那些年积累的生活经验在这一刻全都变成了养分。
每天排练的时候,她都会特意多留一会儿,把自己关在空荡荡的排练厅里,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她知道自己没有科班出身,所以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种执着让很多人都看在眼里。
刚开始演戏的时候,她总是被导演骂,说她太生硬了,但是她从来不辩解,只是默默地记下每一个细节,回家后对着镜子练习到深夜,她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追赶上别人,才能在这个圈子里站稳脚跟。
有一次排练的时候,她把一个市井妇女的角色演得太过生动,以至于连打扫卫生的阿姨都被她骗过了,还问她是不是真的跟别人吵架了,她笑着说没有,心里却暗暗高兴,因为这说明她的演技进步了。
她开始明白,演戏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要把自己完全融入到角色中去,要理解每个角色背后的故事,要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样才能让观众相信这个人物是真实存在的。
转型的过程并不容易,很多人都说她不适合演戏,但是她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从配角到主角,从不起眼的群演到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她一步一步地走出了自己的路。
后来她常常说,那场改变她命运的病其实是一份礼物,如果不是失去了唱歌的能力,她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在表演方面也有天赋,有时候上天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角色本该只是角色,可是人们总是分不清戏里戏外,她走在街上的时候,常常会听到有人在背后说她,说她就是那个刻薄的嬷嬷,这让她觉得很无奈,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演员这个职业很奇怪,你越是把角色演得好,观众就越是恨你,她有时候会想,如果自己演得不那么真实,是不是就不会被人这样对待了,但是她又觉得这样对不起自己的职业操守。
她记得有一次去市场买菜,摊主认出她来就不肯卖给她菜,说她是个坏人,她没有解释,只是默默地走开了,心里却在想,为什么人们就不能理解这只是一个角色呢?
生活中的她其实是个很温柔的人,喜欢照顾别人,喜欢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但是这些都被那个角色掩盖了,她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像是被困在了一个别人为她搭建的牢笼里。
老院长说她太认真了,把自己也困住了,但她觉得如果不认真对待每个角色,那就是对观众的不负责,这可能就是她的执着,也是她的倔强吧。
每次演出结束后,她都要花很长时间才能从角色中走出来,有时候连说话的语气都会不由自主地带着角色的习惯,这让她觉得有点可怕,但又无可奈何。
八十多岁的她依然保持着独立生活的习惯,不请保姆,喜欢自己买菜做饭,打理着自己的小花园,这种生活方式让她觉得很充实,也让她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
人们常说她是个传奇,但她自己却觉得很平凡,她说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演好每个角色,过好每一天,这就够了。
如今的她终于能够坦然面对过去的一切,那些曾经的争议和非议都已经成为了她人生中的一部分,她说这些经历让她学会了更多地理解生活,理解人性。
她始终相信,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而那些曾经觉得难以跨越的坎,回头看时也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个转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