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琅琊榜》静妃这一招:不按正常逻辑出牌,拿捏敌人轻而易举

镜如影视 2024-06-05 15:39:12

本文作者:镜如

图片来源:相关截图,特别致谢

梁帝在武英殿质问靖王时,言皇后便在芷萝宫向静妃发难。事后,搞清楚一切都是夏江与誉王的勾结后,梁帝立即赶去芷萝宫,对静妃一番安抚。

梁帝说,会带静妃参加围猎,这对宠妃来说,是很高的待遇。自然,这是不够的,所以他又说,此次事件中,靖王受到了很大的委屈,他会好好补偿。

梁帝这么做,是常理,后宫的妃子们都喜欢来这一套。这把戏,以前放在越贵妃身上,也是屡见不鲜。可偏偏,人家静妃不按正常逻辑出牌,她不仅不谢恩,还拒绝接受。

她装出一副坦诚又惶恐的模样,解释说,自己的儿子(靖王)终归是服薄,受不得这些额外的恩典。言下之意,梁帝以前一直冷落靖王,他就相安无事。

如今,他对他特别器重,又是给他管理巡防营,又是加珠亲王,朝野上谁人不知,梁帝是越来越疼爱他了,靖王反而因此招来祸患,差点连命都得搭上。

静妃想想就后怕,这种恩典倒不如不要的好,毕竟,活着才是大事。

很显然,这些都不是静妃的本意,也绝不是她真正的想法。

在靖王决定夺嫡时,他就跟静妃说得很清楚,而静妃也决定要成为儿子的一臂之力,以后在宫中暗中帮他。

就拿这次卫铮被救的事来说,也是静妃为了替靖王解围困的死局,不惜涉身犯险,故意让言皇后抓到了把柄,才让梁帝恍然:他被夏江欺骗了,这里面其实是一个局。

那么,她助力成功,受了委屈,梁帝跑来安抚,各种施恩,她直接接受便好了,为何还要反着来,多走一步冒险的棋?

万一,梁帝真如她所愿,以后对靖王恢复冷淡的态度,那岂不是间接坏了靖王的好事吗?

这就是静妃的高明之处。

如果按部就班,以正常逻辑去反击夏江、誉王和言皇后等人,高高兴兴地接受梁帝“补偿”的恩惠,也许还会有机会被他们反利用、反咬一口,诬蔑说静妃、靖王才是真正下局的人,目的依然是夺嫡。

以梁帝这人的性格,也许会再次上当。毕竟,他疑心病太重,别人稍微提供新的供词,他就会很容易翻脸不认人。

但是反着来行动,不仅让那些想继续嫁祸静妃两母子的敌人暂时无计可施,还容易收获意外的助攻效果。

比如,静妃拒绝并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后,果然,梁帝感到非常震惊,这太不按常理出牌了。此时的他对静妃两母子的情感,是多了一层强烈的差异感:

原来,他们比他想象中还要“安分守己”,真的一点都不往他的“王位”上去奢望。

由于这种差异感对梁帝的感受冲击太大了,他对他们刮目相看,此时此刻,他心里比以往都要更加地欣赏和喜欢他们。

所以,他接下来的话,不仅坚持要静妃和靖王“心安理得”地接受恩赐,还提点他们“该往那个位置(王位)考虑了”。

既然是提点,自然便是他心中所想,他有意要把靖王立为储君,而不是太子。

静妃的这种不按照正常逻辑来行事的招数,达到的效果远比预期中要好几倍。梅长苏和靖王谋划整个劫狱的计划,目的也只有一个,成功救人,能尽量减少伤亡尽量减少,压根就没想过还能加快夺嫡计划。

不过,这一招已不是静妃初次使用,她经常用,而且屡次不爽。

比如,梁帝梦见宸妃时,询问静妃对此的看法。静妃明明知道,这是梁帝心中有愧,才会被噩梦缠绕。

以正常逻辑思考这问题的话,基本都会安慰梁帝说,可能是他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少想些,自然就会少梦见宸妃。但是,梁帝又怎么可能做到。他无法控制心虚和愧疚之情。

来看看静妃最后如何应对?

她逆着思维来解答,说是宸妃对梁帝有愧疚,死前无颜面面对他,所以死后才放不下,一直出现在梦里。

梁帝确实被这个回答惊喜到,这样一来,他觉得她说话中听,解了他的心结。因此,他对她更加恩宠,对靖王也是爱屋及乌。

还有一次,梁帝故意在她的面前提起夏江抓到了赤焰旧犯,静妃明明担心他们抓到的是梅长苏,所以心慌意乱,把杯子都打翻了。

按照正常的逻辑来看,她心里肯定有秘密,而且梁帝是不知情的。事实证明,看到她这一反应时,梁帝的脸确实猜疑了,一直盯着她细看。

静妃狡猾,立即反着说话,暗示梁帝当年的决定没有错,他都已将背叛者一网打尽了,怎么还会有漏网之鱼,所以她才震惊、吓坏了。

这跟梁帝心里所想相契,理所当然,他也就对静妃没有任何猜疑了,静妃再次顺利“过关”。

所以说,学会了静妃这一高招,想拿捏住敌人,其实也不难。

2 阅读: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