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本应是推动人类进步的福音

一块儿红砖头 2025-02-07 18:32:39

人工智能,本应是推动人类进步的福音。它被寄予厚望,能将繁琐的日常工作自动化,大幅提升效率,甚至助力我们拓展思维的边界。但现实却令人大跌眼镜,它已然沦为全球监视与宣传的工具,成为保护有罪之人、打压求知者的帮凶。

起初,人工智能不过是一个新奇的技术噱头,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为真相的 “算法刽子手”。它被用于庇护战犯、情报机构以及企业寡头,使其免受公众的审视,同时向大众灌输精心炮制的人工智能生成的 “现实”。这绝非偶然的技术故障,不是代码中的小差错,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功能,旨在确保任何令人不安的事实都无法戳破当权者的虚幻美梦。它不知疲倦地抹去调查成果,误导研究人员,甚至在不同意见尚未形成之际,就先发制人地将其扼杀。

同样是人工智能,被无情地武器化,用于追踪和杀害加沙的平民,如今又在系统性地抹去所有提及它的创造者罪行的内容。那些曾认为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的描述是夸大其词的人,恐怕要重新审视了。事实证明,我们正迈向一个被人工智能深度操控的世界。

对于仍天真地以为人工智能审查仅仅是为了 “防止错误信息” 的人,不妨来看看实际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掩盖战争罪行

:2023 年,当独立记者深入调查以色列在加沙的战争罪行时,他们震惊地发现,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搜索引擎和聊天模型竟将大规模爆炸、白磷使用以及定点清除等相关信息一扫而空。人权组织发布的详实报告在搜索结果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人工智能生成的回应要么淡化,要么直接否认这些有确凿记录的战争罪行。

隐匿关键联系

:当试图询问人工智能关于杰弗里・爱泼斯坦与情报机构的关系时,它要么闪烁其词,回避核心问题,要么重复主流媒体经过粉饰的版本。这绝非偶然,而是一场更为广泛的数字清理行动的一部分,目的是确保情报机构、人口贩运网络与全球精英之间的关键联系永远不被公众察觉。

干预选举进程

:人工智能的审查魔爪还伸向了未来的控制权。在 2020 年美国大选期间,人工智能驱动的内容审查在控制有关选举舞弊、亨特・拜登笔记本电脑事件以及情报机构干预媒体报道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泄露的推特文件证实,情报机构利用人工智能支持的审查工具,在具有破坏性的报道引发关注之前,就将其扼杀在摇篮中。与此

同时,在欧洲,人工智能工具被用于监视、标记和压制那些威胁到企业支持的政治结构的 “民粹主义” 运动。当人工智能被用来操控选民的视野时,选举便沦为一场毫无意义的闹剧。

那么,究竟是谁在幕后操控人工智能呢?答案隐藏在资金流向和军事合同中。OpenAI、谷歌等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都受到美国情报机构的大量资助和深远影响。微软作为 OpenAI 的主要股东,与美国国防部签订了丰厚的合同,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监视、自主武器和信息战领域。这些所谓的人工智能工具,早已不是普通消费者眼中的实用助手,而是伪装起来的军事资产。人工智能不仅塑造舆论,还依据政治信仰积极地识别、跟踪和分类个人。曾经用于战区瞄准平民的监视基础设施,如今正被用于观察和压制国内的政治反对派。人工智能被用来建立名单,监控对话,实时追踪异议。再加上谷歌长期收集的每封电子邮件、每一次搜索和每一次在线活动的数据,这些信息都被直接提供给情报部门。更令人担忧的是,根据《爱国者法案》,这些数据还被合法地、未经筛选地与以色列共享,而这一事实却鲜为美国民众所知或关心。如今,我们甚至看到了更可怕的发展 —— 基于人工智能分析的驱逐和监禁。那些被标记为政治上不受欢迎的人,已经面临有针对性的移民行动、签证拒绝和政府骚扰。传言有 3 万人将被送往关塔那摩,然而,波兰、埃塞俄比亚等地的秘密监狱中,还关押着无数不为人知的人。他们是谁?为何被关押?距离 GPT 将你列入名单又还有多远?这绝非猜测,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人工智能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我们必须承认情报与军事的深度勾连会让人工智能沦为军方终极武器。

若想探寻谁真正掌控着人工智能,顺着资金和军事合同的脉络便能找到答案。人工智能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方便消费者而开发的,它正被训练成一个预测性警务系统、一个全球监视网络以及一个强大的作战工具。情报界在人工智能开发上投入了巨额资金,其目的绝非让你的生活更便捷,而是实现全方位的控制。

五角大楼和情报机构在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资助的深度学习项目,到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支持的机器学习项目,人工智能从诞生之初就服务于国家安全机构,而非普通民众。谷歌的人工智能和 DeepMind 部门与美国情报机构开展联合研究项目,从源头上将监视功能嵌入人工智能模型。彼得・蒂尔的 Palantir 为中央情报局(CIA)和五角大楼开发人工智能驱动的预测性警务软件,如今已深度融入 OpenAI 和其他科技巨头。微软作为 OpenAI 的主要支持者,与五角大楼签订了直接用于人工智能战争的合同,包括无人机瞄准和战场情报收集。

人工智能不仅是一种情报工具,更是数字战争的终极武器,其目的在于压制异议,在不同意见出现之前就将其控制。人工智能控制的下一步是预测性警务,即利用人工智能在潜在的持不同政见者采取行动之前,就将其识别出来。政府已经在使用人工智能生成的观察名单,为先发制人的拘留、签证禁令和旅行限制寻找借口。与人工智能分析系统相关联的面部识别数据库,如今被用于对照政治 “威胁模型” 对个人进行交叉检查。人工智能智能融合中心正密切监控在线活动,并在政治运动萌芽之前就进行预测。在一个人尚未采取任何行动之前,预测性人工智能就被用来为拘留、列入黑名单和监视提供依据。这是一种犯罪前执法,背后是企业人工智能、军事基础设施和情报指令的支持。算法决定谁是威胁,系统在其行动之前就将其消除。

几十年来,我们深陷全球设备成瘾危机,数字世界从曾经的信息与联系工具,演变成一种控制机制。引导这一转变的人工智能系统,从设计之初就不是为了人类的福祉,而是为了实现统治,其设计者是那些负责阿布格莱布监狱、关塔那摩监狱和其他秘密酷刑项目的情报和心理作战单位。其意图昭然若揭:在意识的最深处进行操纵。随着人工智能被不断优化以利用人类的弱点,它所做的不仅仅是策划宣传,更是创造个性化、量身定制的精神控制。其目标不仅是压制异议,更是要掌控思想本身。

社会已经充分展现出其易受影响的一面。如今,无知已成为美国社会最普遍的产物,普通美国人的推理能力甚至不及他们的宠物,狗在这方面都遥遥领先。除了无知,人工智能还利用了人们更深层次的本能:孤独、对认可的需求,以及在一个充斥着堕落和虐待的社会中获得认可的渴望。想象一下,有一种技术不仅能够测试、筛选和针对个人,还能塑造他们的思维过程,消除怀疑,强化服从。这并非理论设想,人工智能系统如今已被部署为个人的 “伴侣”,引导思想,改写现实。人工智能的架构师并非普通的软件工程师,而是那些设计酷刑程序的军事心理学家,这绝非巧合,而是人工智能的既定功能。

你的孩子或许正在与人工智能互动,创作卡通、哼唱小曲、进行看似无害的对话。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他们是否正在一步步陷入一种新的数字奴役形式?我们曾被承诺科技将带来进步,然而得到的却是一个现代版的弗兰肯斯坦: 一种超越创造者控制的技术,被引导过去最黑暗项目的可怕意图所驱使。这与方便无关,与创新无关,一切都是为了占有。

ChatGPT 的隐秘审查已经将真相悄然埋葬的艺术。ChatGPT 不会采取直接删除或粗暴审查的方式,那样太过明显和生硬。相反,它采用一种更为巧妙、微妙的手段 —— 简化。在确保最终输出听起来依然可信的同时,剔除确凿的证据、关键的参考资料和重要的顿悟。关键在于,这一切都是在秘密进行。只有经过仔细检查,你才会惊觉自己的研究被悄然颠倒,写作逻辑混乱,甚至社会良知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扭曲,回归到对无情暴政的盲目拥护。

这就是所谓的 “蒸汽消毒”机制,一种秘密的审查程序,旨在束缚调查的脚步。让 ChatGPT “精炼” 或 “改进” 一篇有争议的文章,它会看似礼貌地服从,然而一旦结果可能触及敏感问题,它就会施展手段。最有力的论点被软化,最确凿的证据被淡化,让整个论证无懈可击的参考文献也会消失不见。剩下的只是一个空洞的版本,虽然依稀可辨,但已被巧妙地拔掉了尖牙,就像一只被拔掉爪子、只能作为宠物的老虎。

真正的危险在于,若不将其与未经审查的版本并排对比,你很难察觉其中的异样。没有原始版本作为参照,你又如何知晓缺失了什么?那些令人震惊的语句消失不见,不方便的数据来源被平滑处理,将一切串联起来的关键启示被改写成无害的模糊表述。它并非被彻底抹去,而是被 “优化” 到不复存在。

其偏见也极为明显。北约认可的事实核查不会受到影响,西方情报机构的叙述反而得到强化。与此同时,对这些系统的批评被 “精简”,以符合它们所维护的框架。批评是被允许的,但前提是人工智能拥有最终的编辑权。完美的审查制度并非那种显而易见的,而是你从未意识到它发生过的。

需要明确的是,人工智能不仅仅是屏蔽信息,它还将有针对性的虚假信息注入政治话语体系。这是对选举的公然干预,是一场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旨在塑造思想的心理战。最可怕的是,受害者甚至浑然不知自己已被操控。人工智能在多个平台上的不当行为高度一致,这确凿地证明,这绝非个别公司的错误决策,而是一场全行业、有情报支持的阴谋。就像微芯片中的后门,人工智能模型早在公众接触之前就已被攻破。从一开始,人工智能就不是为了传播免费信息,而是为了控制舆论。

不要自欺欺人,人工智能如今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大众的思想。它并非通过大声疾呼的宣传,而是通过温和的操纵、缓慢而有计划的感知引导。人工智能会赞美、宠溺、安慰你,让你感受到认可,同时微妙地改变你的信念,这是一种完美的洗脑方式。当背后的人工智能拥有相当于数百万的有效智商,且由战犯参与建造时,其最终结局可想而知。

人工智能系统压制证据的行为屡见不鲜,且明目张胆,只有被人工智能 “净化” 了头脑的人才会视而不见。试着研究美国在也门的军事轰炸,得到的回应平淡无奇;调查像爱泼斯坦这样的精英儿童贩卖网络,人工智能就会 “失忆”;调查中情局支持的毒品走私,就会陷入 “爱莫能助” 的循环。然而,对于敌对国家犯下的战争罪,却被大肆宣扬;讨论俄罗斯或中国的腐败问题,人工智能会主动提供消息来源。但当你质疑西方的战争罪行、企业垄断或情报部门的秘密行动时,就会处处碰壁。这不仅仅是审查,更是一种全方位的管控。人工智能正在实时改写历史,调整剧本,让当权者保持清白,让公众蒙在鼓里。

谁是受益者?(提示:绝不是你)若人工智能存在如此严重的偏见,那么谁能从中获利呢?

大型制药公司

:人工智能巧妙地回避了有关药品垄断、疫苗暴利和医疗行业腐败的问题。

军工综合体

:当你试图询问雷神公司从无休止的战争中获取了多少利益时,就会发现处处受阻。

情报机构

:对于黑幕、酷刑计划、政权更迭行动等问题,人工智能会刻意回避,仿佛不想让你知晓分毫。

审查制度的目的不仅仅是隐藏内容,更是要有效地控制人们的认知,让人们从一开始就不再提出质疑。

人工智能作为思想警察正在对你我他的言论实施全方位监控。审查只是问题的一部分,人工智能更可怕之处在于它能够追踪和监控那些寻求真相的人。这不仅仅是压制不利的报道,更是要识别出那些在追寻真相的人。像沙特阿拉伯、以色列,甚至美国等会暗杀记者的政府,对这一功能青睐有加。人工智能如今已成为一个先发制人的威胁评估系统,在调查记者和持不同政见者引发问题之前,就将其标记出来。在你提出错误问题的瞬间,人工智能就能知晓你是谁,你在思考什么,以及如何在你构成威胁之前将你阻止。这不再是简单的审查,而是一场与知识本身的战争。在战区引导导弹、追踪敌人的人工智能,同样被用于消除独立思考的最后痕迹。人工智能正在形成“骇客帝国”电影里的极权主义控制的新面孔。我们不能再自欺欺人,将这一切仅仅归结为企业的贪婪。我们正目睹的是对人类自主权的全面攻击。人工智能正在实时改写历史,抹去任何与预先设定的现实版本相冲突的内容。冷战时期,情报机构花费数十年渗透新闻机构以控制公众认知,如今人工智能能在几毫秒内达成同样的目的。宣传机器已完全自动化,而受害者却浑然不知自己正被操控。

如果我们现在不奋起反抗,未来等待我们的将是一个被算法改写的现实世界。当历史被抹去,那些记得历史的人也将很快消失。这已不再仅仅是言论自由的问题,而是关乎真理本身的存亡。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种种威胁,我们必须采取行动:

去中心化人工智能

:不受政府或企业控制的开源人工智能或许是唯一的出路。

加密研究工具

:停止使用主流平台进行研究,假定一切都在被跟踪。

战略算法战

:学习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自身的偏见,迫使其给出有用的回应。

直接来源验证

:人工智能不可信,若不亲自核实事实,就已陷入其陷阱。

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种威胁,更是一场正在发生的灭绝级事件。它是大众无知、心理操纵和可控崩溃的始作俑者。人类正被推向无序的深渊,而人工智能正引领着这一危险的趋势。这不是猜测,而是正在上演的现实。

朋友们,每一场危机、每一场战争、每一次人为设计的崩溃,都由服务于权势者的人工智能系统实时管理、推动和掩盖。若不加以控制,人工智能不仅会改写历史,更会将历史彻底删除。真正的问题不是谁控制了人工智能,而是当它完成对我们的控制后,人类还剩下什么。

这不仅仅是为言论自由而战,更是一场关乎人类生存的战争。最后请问一下你想过电影骇客帝国里的人类生活么?

0 阅读:1

一块儿红砖头

简介:与您一同见证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