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上海给予贺子珍12级行政待遇,毛主席不满:会不会太高了?

达洁谈过去 2025-01-15 09:29:12

1976年,此时的毛主席身体已经非常不好,吃饭需要身边工作人员喂,走路非常困难,说话也几乎说不出来。

得知父亲病情严重,李敏在中央批准后前来中南海探望父亲。

看到女儿李敏来了,毛主席露出了一丝丝微笑。

毛主席说话已经非常困难了,当时,李敏没听清楚父亲说了什么,后来,李敏才知道,原来,父亲是要自己好好照顾母亲贺子珍……

一、毛主席说我们还是同志

1928年,为了保护杨开慧安全,长沙地下党组织向外散布消息称杨开慧已经英勇牺牲。

与此同时,毛主席带领红军在井冈山站稳脚跟后,派交通员前去长沙打探消息,准备将妻子杨开慧接到井冈山。

然而,交通员却被杨开慧牺牲的假消息给误导了,就这样,在误认为杨开慧已经牺牲的情况下,毛主席和贺子珍结为了革命夫妻。

此后,贺子珍陪伴毛主席度过了最艰难的十年。

1937年,贺子珍不顾毛主席多次劝阻,执意去了苏联治病和学习。

次年,贺子珍得到了毛主席和江青结婚的消息,那一瞬间,贺子珍哭得撕心裂肺。

虽然毛主席和贺子珍分开了,可毛主席对贺子珍却仍然非常关心。

二、毛主席建议取消贺子珍行政待遇

1949年,得知上海方面给予了贺子珍行政十二级政治待遇,毛主席立即打电话给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陈毅同志,贺子珍这个政治待遇会不会太高了?建议取消她的行政待遇。”

陈毅说道:“主席,这是上海市委的决定,贺子珍同志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功绩,是完全有资格享受这个政治待遇的。”

毛主席沉默了一会说道:“既然如此,保留她的政治待遇,她在上海的一切开销,由我稿费支付。”

陈毅当然拒绝了。陈毅表示,贺子珍是革命功臣,她的工资理应由上海方面下发。

实际上,当贺子珍得知自己获得十二级行政待遇时,她是惶恐的,贺子珍向陈毅表示,自己缺席了整个抗战和解放战争,实在没有资格获得这个待遇。

陈毅表示,给予贺子珍十二级行政待遇,不是因为贺子珍和毛主席的特殊关系,而是因为贺子珍为我党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三、贺子珍伟大的历史功绩

1926年,贺子珍加入我党。贺子珍是井冈山第一位女党员,她也是中央红军少数几位成功走完长征的女红军。

1928年,贺子珍和毛主席结为革命夫妻后,她虽然被任命为毛主席秘书,可是她仍然时不时冲到一线侦察和战斗。

有历史资料记载,井冈山时期的一次战斗中,有一股反动派军队突然包围了毛主席的指挥部,因为警卫部队不多,敌人人数众多,毛主席安全受到了很大威胁,这个时候,贺子珍拿着双枪冲了出来,在贺子珍英勇无畏的战斗下,敌人纷纷倒下,一会,领兵的敌军指挥官被贺子珍击毙,敌军因此大乱。

某种意义上,贺子珍对毛主席是有救命之恩的。

中央苏区期间,贺子珍主要工作是做毛主席生活秘书和机要秘书,贺子珍看似没有上前线战斗,可她的工作,同样非常重要,同样对革命有着重要贡献。

上世纪三十年代,毛主席多次受到李德、博古等人排挤,这个时候,贺子珍坚定得陪伴在毛主席身边,抚慰着他。

期间,毛主席还得了重病,是贺子珍无微不至的照顾,才让毛主席慢慢康复起来。

可以说,这些都是贺子珍对革命的伟大功绩。

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长征路上,贺子珍没有丝毫搞特殊,身为毛主席夫人,她在怀有身孕的情况下,还在照顾伤员。

为了革命事业,她忍痛将生下的孩子放在老乡家中抚养。

1935年,贺子珍在行军路上,突遭反动派敌机突袭。

贺子珍本来已经隐蔽在了安全地,可在她隐蔽好之后,贺子珍却发现,红军高级将领钟赤兵躺在担架上暴露在敌机之下。

贺子珍几乎是没有丝毫犹豫,冲了上去,贺子珍用力拖着担架,想将钟赤兵转移到安全地方,就在这时,敌机一颗炸弹在二人身边爆炸。

眼看钟赤兵就要牺牲,贺子珍不顾一切扑在钟赤兵身边,贺子珍重伤昏迷,钟赤兵因为贺子珍的掩护,伤势并不重。

在前线指挥作战的毛主席得知这一情况,他悲痛无比。战斗结束后,毛主席只带着一名警卫,着急骑马赶往后方医院。

贺子珍虽然醒了,可她身体里却因为红军条件有限,当时医疗技术受限,永久性留下十几块弹片。

让战士们感动无比的是,贺子珍醒来后,她第一时间关注的不是自己的伤势,而是问钟赤兵同志有没有事。

贺子珍重伤后,有同志建议将贺子珍留在老乡家养伤,对此,毛主席断然拒绝了,毛主席指出,哪怕是背,他也要将贺子珍背出长征路。

可以说,贺子珍在长征路上的贡献是极大的。

正是因为贺子珍在红军时期的卓越贡献,陈毅才会给贺子珍行政十二级行政待遇,这是公平公正的。

按照当时相关规定,上海方面给予了贺子珍每月200元工资补贴。

住房方面,组织上给贺子珍安排了一栋环境很不错的洋房,这不是贺子珍在搞特殊,这样有利于贺子珍身体的恢复。

医疗方面,在陈毅关怀下,上海华东医院专门给贺子珍配备了医生和护士。不仅如此,组织上,为了贺子珍的身体康复,还安排贺子珍前往环境幽静的南昌和庐山等地休养,在贺子珍休养时,贺子珍身边同样会跟着一位医护人员。

工作方面,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陈毅告诉贺子珍,暂时不要考虑工作的事,等身体康复了,组织上自然会给贺子珍安排工作。

从贺子珍1947年回到祖国,到1976年毛主席去世,这29年间,这对曾经共患难十年的革命爱人,只在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见过一次面,虽然二人已不是革命伴侣,可毛主席对贺子珍的关怀一点也不少。

1976年,毛主席临终前,特意交代女儿李敏要照顾好贺子珍,毛主席去世后,他更是给贺子珍留下几万元稿费。1984年4月,贺子珍临终前向组织申请,她希望可以葬在北京,这样她能够离毛主席近一些。中央批准了贺子珍的要求。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