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英歌,这一源自陆丰“三甲”地区的传统舞蹈,蕴含着“英雄之势、英武之气”。2011年,陆丰市申报的“甲子英歌”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此开启了非遗保护传承的新阶段。
同样源自“三甲”地区的,还有甲子贝雕这一民间传统美术品。它以螺钿镶嵌为技艺基础,创作出栩栩如生、逼真生动的各种图景。2013年,甲子贝雕也被列入广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尽管这两大非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曾经相互影响,但它们始终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未曾有过深度交融。然而,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民间甲子贝雕手艺人,却巧妙地将两者融合在同一艺术路径上,为甲子贝雕和甲子英歌注入了新的活力。
贝雕传承人坚守传统工艺
甲子贝雕流传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早在明清时期,甲子地区就有人开始制作贝壳首饰品。
上世纪90年代,陆丰市的甲子贝雕工艺厂凭借精湛的贝雕技艺,巅峰时期员工超过千人。然而,后来由于多种原因,该厂倒闭,导致许多甲子贝雕手艺传承人开始自谋出路。
方友创便是其中的代表。他十六七岁时便进入甲子贝雕工艺厂,潜心学艺,后来选择在家乡创业,全心全意投入到贝雕事业中。
“贝雕制作工艺复杂,每道工序的精细程度和要求很高,现代技术难以替代。”方友创说,贝雕综合多门艺术,工艺无固定技法可言,是包容性、综合性很强的一门技艺。
方友创介绍,相对其他雕刻艺术选材的单一性,贝雕的选材更为复杂,技艺难度大。由于贝壳的颜色、质地、纹理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变化万千,工艺师们需要提前进行设计和搭配。贝雕制作工序繁多,集合设计、选料、雕刻、打磨、组装、装配、镶嵌、塑形等技术于一体,更是融合了绘画、雕塑等各项艺术,非精湛技法者难事其艺。
贝壳与贝壳间的巧妙结合,色彩的叠加,在数代贝雕师傅的巧手下创造出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
其中,方友创创作的《甲子英歌图》,以甲子待渡山为背景,英歌舞表演者神情饱满、动作刚劲,乍一看如一幅立体油画,很难看出是由贝壳所作。
从构图到染色等步骤繁琐,既为甲子贝雕手艺的制作传承带来难度,也降低了生产效率。但方友创心里热爱贝雕,他一心研究贝雕工艺,在技艺等各方面加以创新。
英歌是广泛流传于潮汕地区的传统非遗,而甲子英歌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不仅融汇了戏剧、舞蹈,还蕴含了武术表现形式,素有“南国雄风”的美誉。甲子英歌创作取自《水浒传》,表演分为四大行列,前棚分“武畔”24人,以手舞神蛇的时迁开道。明朝初期,英歌舞从福建传入陆丰甲子,一直作为民间庙会节目。海陆丰当地人有习武习惯,明朝开始在此设立卫所,愈加强烈的尚武精神影响了甲子英歌的艺术表现形式。之后,本地习武之人改编了英歌舞,融入了武术元素,形成了现代甲子英歌舞。
如今,甲子英歌成为当地百姓祈求平安的表演方式,是节日庆典中的重头戏。
推动非遗艺术双向奔赴
近年来,80后新锐作家郑钟海结识了方友创。对甲子贝雕有着浓厚兴趣的他,看到《甲子英歌图》时颇为感叹,并用笔墨记录下了这两大非遗文化融合后的作品。
方友创的作品将甲子英歌舞的雄浑气势与甲子贝雕的细腻工艺完美结合,赋予了贝雕作品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甲子贝雕原本古朴、工艺粗放,但经过方友创的完善,加入现代新工艺,作品更加精美。
走进方友创家的工作室,尖利的砂轮摩擦贝壳的声音传来,方友创正在忙碌着。他回忆起以前在工厂做贝雕时,工人在流水线里忙碌,负责其中的每个环节。现在的他能独立完成制作的全过程。
方友创与其他沉醉于甲子贝雕艺术的新老匠人一样,对那些承载着独特韵味的甲子贝雕视若珍宝,对那些在世人眼光中或许微不足道、分文不值的贝壳亦同样珍视。在他心中,那些看似已被时代洪流冲刷至边缘、似乎已褪色的贝雕图稿,实则蕴藏着无尽的故事与创意,亦是不可多得的宝藏;而那些在他人眼中或许只是冷冰冰的加工机械设备,于他而言,则是实现艺术梦想的好帮手。
甲子贝雕的整个制作过程,堪称一项错综复杂、极为精细的艺术工程。从最初的构思布局、绘制详尽的画稿,到细致入微地将图案拆解、剪取各部分,再到精心挑选贝壳并巧妙地贴合于图稿之上,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随后,贝雕要通过砂轮的细腻打磨与精雕细琢。紧接着,染色工序的加入,让作品色彩更加丰富生动,安装底板则确保作品的稳固与完整。最后,整体色彩的调配与调和,更是对匠人审美与技艺的终极考验。这一系列工序环环相扣,任何一环的疏忽都可能影响最终的艺术效果。
所有的雕刻艺术都需要构思,贝雕也不例外。方友创说,独特的构思是贝雕艺术的关键,在雕刻甲子英歌时需要考虑纹路,例如面部表情、手的细节等,借用传统陆丰优秀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视觉呈现。
对于雕刻甲子英歌与其他山水、花鸟等题材,方友创表示,甲子英歌的贝雕选材更为复杂,技艺难度大。由于贝壳的颜色、质地、纹理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变化万千,需要提前进行设计和搭配。如何选材和搭配,十分考究雕刻者的技艺。
方友创说,他在甲子工艺厂那三年里,通过耳濡目染地学习,再加上后来苦心钻研以及不断地实践,才成就了今时今日这般功夫。
甲子贝雕存在设计元素短缺的困境,甲子英歌也受限于节日时间、地域范围等因素,难以向外传播。而以《甲子英歌图》为代表的作品融合,解决了两大非遗艺术传播传承的痛点。
对于甲子贝雕来说,拥有了更多创作素材;对于甲子英歌来说,以贝雕为载体,让这一艺术表现形式能跟随游子和游客走出三甲。可以说,方友创的作品为两大非遗开启了一场双向奔赴的共赢模式。
除了传承,还需创新。贝雕技艺应紧跟时代潮流,不断进取。郑钟海说,目前通过贝雕进校园,让年轻人从他们的视角创新贝雕技艺。在当下科技创新的驱动下,一步步推动贝雕艺术走近年轻一代,使贝雕文化生生不息。
延伸阅读
甲子贝雕:海洋之韵 匠心独运
在陆丰市甲子镇,一项古老而独特的技艺——甲子贝雕,正以它独有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甲子贝雕,以其玲珑雕饰、熠熠生辉的艺术特点,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品中的一朵绚丽奇葩。2013年,这项技艺被列入广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当地文化的瑰宝。
甲子镇坐拥191公里的海岸线,海滩上贝壳资源丰富,为贝雕技艺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早在明清时期,当地人就开始利用贝壳制作各种日常用品,如水瓢等,这些实用物品不仅体现了人们的智慧,也为贝雕技艺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马振泽,是甲子贝雕技艺的当代传承人。他自幼酷爱绘画,17岁时便与贝雕结缘,开始在甲子贝雕厂打工学习。他深知每一片贝壳的独特价值,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技艺,将贝壳切割、打磨、雕刻、粘贴,最终创作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贝雕作品。这些作品既有娇艳绽放的樱花、乘风破浪的帆船,也有活灵活现的螃蟹、明丽动人的仕女,每一幅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甲子贝雕的工艺流程极为复杂,需要经过设计、绘图、取材、选料、切割、打磨、雕刻、抛光、上色、镶嵌、粘贴、组装、装裱等多道工序。马振泽在创作过程中,广泛吸收了牙雕、玉雕、木雕和国画等不同艺术元素,将国画的神韵、刺绣的精巧、玉雕的层次、珍珠的光泽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而高超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性,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然而,甲子贝雕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企改制、市场衰退等因素,甲子贝雕工艺厂从鼎盛走向衰落,最终宣布倒闭。这一变故让许多技艺高超的工匠不得不另谋生路,甲子贝雕也一度陷入低谷。
面对这一困境,马振泽并没有放弃。退休后,他重新拾起贝壳,抱着自娱自乐的心态钻研贝雕。他深知贝雕是一门考验耐心和技巧的工艺,需要全身心投入才能做好。因此,他经常在工作室里一待就是六七个小时,精心打磨每一件作品。
为了传承和发扬甲子贝雕技艺,马振泽也尝试过培养学徒,但过程并不顺利。贝雕制作无法实现流水线生产,学习过程枯燥而艰苦,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以及美术天分。因此,很多人学了一两个月后便选择了放弃。尽管如此,马振泽依然在坚持,他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展出和推广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汕尾贝雕文化。
如今,甲子贝雕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收藏家的关注。马振泽的作品更是屡获殊荣,不仅在国内展出,还受到了国际友人的赞誉。他的坚持和努力,为甲子贝雕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甲子贝雕不仅是海洋之韵的展现,更是匠心独运的结晶。它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甲子英歌:古城起舞 唱颂英豪
每逢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陆丰市甲子镇都会迎来一支身着特色戏服、脸绘神态各异的妆容、手持短棍的队伍,在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中,于镇内大街小巷舞动穿行。这便是甲子英歌,一项历经十一代人传承、饱经历史风霜的传统艺术。
甲子英歌的表演通常持续两天,吸引了甲子镇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驻足街道两旁,共同欢度佳节。这一传统表演形式与潮汕英歌有所不同,甲子英歌在表演时只采用一种锣鼓点,即“咚咚咚、隆咚咚”,并保持恒定速度,直至表演结束,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甲子英歌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朝初期1392年,由福建传入陆丰甲子,最初作为民间庙会节目。明末1632年,为增强体质、守护安宁,当地百姓开始练拳习武,并将英歌舞与武术动作融合,形成了现代甲子英歌舞的原型。甲子英歌以《水浒传》为蓝本,表演时分为义旗、舞英歌、演小戏和扛大旗四大行列,其中舞英歌为主要部分,由40余人组成,最大规模可达百余人。
甲子英歌的表演队伍中,前部由《水浒传》角色时迁开道,李逵、杨志等36人顺序排列,前24人手握双棍,画相为人物脸谱,后12人手提单小棍和小铃鼓,画统一武生脸谱。挥鼓者与舞棍者同步起落,伴随着节奏鼓点,迈着传统武术步,齐声共舞。整个队伍动作整齐划一,气势磅礴。此外,还有花鼓婆站在花鼓公肩上表演,以及边演边唱的传统游行节目和小戏,富有当地特色。
甲子英歌在音乐、道具、造型、服饰上也颇为讲究。造型上,表演者按传统脸谱涂画,色彩丰富;道具方面,对队旗、义旗、布蛇、槌等有着具体规格要求;音乐方面,以打击乐器伴奏为主,伴奏乐队可根据表演者的动作、队形和情绪进行节奏和音量变化。
范朝东老人是甲子英歌队的参与者之一,他自幼便跟随大人舞英歌,长大后成为队伍中的一员。甲子英歌队的表演范围从最初的十几个社区扩展到现在的二十几个社区,对表演者的技术和体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甲子英歌与潮汕英歌相比更为沉稳,动作大多以传统武术为基础,要求角色演绎传神到位,展现出英雄气概。
林炳光是甲子英歌队的第十一代传承人,他20岁开始学习英歌舞,凭借着刻苦练习,从一名普通演员成为扮演李逵角色的头槌。他表示,英歌队队员一般都是年轻人,要经过训练和选拔。镇上年轻人参加英歌队的热情高涨,这让他感到十分欣慰。
南方+记者 彭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