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一个房地产巨头怎么就突然崩了,还拖着2.4万亿的债务窟窿下水?
更别提那个站在它身后的“幕后黑手”,如今也跟着迎来大结局。

就在前几天,2024年1月29日,香港高等法院一声令下,恒大集团正式被清盘。
这事儿听起来就跟电视剧似的,可它真真切切发生了。

今天,我就带你扒一扒这桩惊天大瓜,看看恒大是怎么一步步把自己玩垮的,还有那个帮它“遮羞”的普华永道,到底干了啥。
故事得从2009年说起。

那一年,恒大风风光光地在香港上市,成了房地产圈的明星。
当时的恒大,还不是后来的“债务怪兽”,它靠着快速扩张、到处拿地,赚得盆满钵满。
可上市这事儿,没那么简单,背后得有个靠谱的“保镖”撑腰。

这时候,普华永道登场了。
啥是普华永道?
简单说,就是一家全球顶尖的会计事务所,专门帮公司查账、做报告的那种。

恒大能顺利上市,普华永道可是出了大力气,连续14年给恒大的财务报告盖上“没问题”的戳。
这戳一盖,投资者就放心了,钱哗哗地往恒大兜里扔。
恒大呢?

拿到钱就跟打了鸡血似的,项目铺天盖地地开,债也越借越多。
表面上看,恒大风光无限,高楼一栋栋起来,市值蹭蹭往上涨。
可实际上,这家伙早就把自己绑上了一辆刹不住的高速车。

资金链越拉越紧,窟窿越捅越大,终于到了2024年,彻底翻车了。
说到这儿,你是不是觉得普华永道挺无辜的?
毕竟它是外来的“查账员”,恒大自己瞎搞,它能咋办?
别急,事情没那么简单。

恒大这2.4万亿的债,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它在财务上玩了不少花招。
比如,提前把没赚到的钱算进账本,光这一招就凭空多出了5000多亿收入和900多亿利润。
还有更夸张的,恒大88%的楼盘项目,账面上的记录跟实际情况根本对不上。

可普华永道呢?
愣是啥也没看出来。
这还不算完。
我听说,普华永道去实地查的时候,恒大有些项目标着“不让去”,他们居然也不硬闯,直接换个地方敷衍过去。

这操作,简直跟小学生抄作业似的,敷衍得让人想笑。
可笑归笑,这背后藏着的,是普华永道对恒大财务漏洞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恒大靠着这些“完美”的报告,骗了多少投资者的钱啊?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这事儿终于在2024年炸了锅。
监管部门坐不住了,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直接对普华永道开刀。
证监会没收了普华永道在恒大项目上赚的2774万,还罚了2.97亿。

财政部呢,又因为2018年的老账罚了1.16亿。
加起来,整整4.41亿的罚单砸下来。
不仅如此,普华永道还被勒令停业6个月,广州分所直接关门大吉,4个相关会计师的证也被吊销。

这处罚,够狠吧?
恒大这边就更惨了。
资金链一断,股价跟跳水似的,债券也成了废纸,全国的楼盘大片停工。

那些等着收房的业主傻眼了,投了钱的股民更是欲哭无泪。
这还不止,恒大的倒下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上游的建材商、施工队,下游的装修公司、家电商,全都跟着遭殃。

好多小公司扛不住,直接破产。
普华永道也没好到哪儿去。
这次失误让它的名声砸了个稀巴烂,客户跑了一堆,业务缩水得厉害。

他们老板何睦宁站出来说,要“深耕中国市场,提升服务质量”,这话听着挺漂亮,可信任这东西,丢了哪那么容易捡回来啊?
这事儿一出,整个会计圈都炸了。
大家开始嘀咕,这些大牌事务所到底靠不靠谱?

是不是都在糊弄人?
网友们更是吵翻了天。
有人说,普华永道这回是自找的,干了14年愣是没发现问题,活该挨罚。

也有人觉得,恒大这事儿暴露了房地产圈的烂摊子,借钱盖楼的模式早晚得出事。
还有专家跳出来分析,说恒大就是典型的“明斯基时刻”,杠杆玩过头,迟早崩盘。
说白了,恒大能搞出这么大的窟窿,不光是它自己作死,普华永道也脱不了干系。

恒大疯狂扩张的时候,普华永道要是能硬气点,早点揪出问题,也不至于拖到现在这地步。
可惜啊,世上没有后悔药。

这次教训算是给所有企业和中介敲了个警钟:老实做生意,别想着糊弄人,不然迟早得翻车。
现在,恒大的债务重组和保交楼还在硬撑着干,但前路一片迷雾,能不能成谁也不知道。

普华永道呢,想翻身也得看市场愿不愿意再给它机会。
这场大戏演到现在,靴子总算落地,可结局到底是啥样,恐怕还得时间来揭晓。
注: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普华永道硬气个屁,他就是靠帮助那些公司作弊来换取收益的蛀虫公司。
就在前几天2024.1月,这都25年三月了,搞笑呢
几万亿损失罚4个亿,滚远点儿,
先款后货还搞黄了
爱马仕跟就也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