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卫星导航应用、空间数据处理等核心地理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地理信息产业与通信、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产业的融合和创新加速,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迎来高速增长的同时,各个产业对于地理信息的需求也开始日益生长。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诞生。它的出现为全面展现产业发展现状、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促进技术创新与应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每年报告发布,都会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
近日,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在2024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上发布了《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将2023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完整地展示在大众面前。
《报告》中提到,2023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8111亿元,较2022年增长4.2%。该数据表明了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地今天,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仍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并且初步形成了完整地产业链。此外,《报告》强调了近十年来地理信息产业展示出的强劲的发展动力和持续的增长潜力。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增长率已经达到了11.5%。
与之相呼应的是产业的综合创新能力。在互联网地图、精准定位、商业遥感卫星、测绘仪器制造等领域,新技术、新产品快速迭代,推动了地理信息产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根据《报告》中提到的数据,截至2023年末我国地理信息相关专利授权数超过1.36万件,同比增长22.8%。
这些创新技术中,包括了融合型新业态发展。根据相关报道显示,地理信息产业目前已经融入了电力、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等基础设施,带动了商业航天、低空经济、自动驾驶等融合型新业态的发展。数据显示,我国地理信息企业日均提供位置服务5800亿次以上。
此外,地理信息系统(GIS)、数字孪生基础平台开发能力增强,实景三维软硬件一体化方案日趋成熟,遥感AI大模型加速落地,测绘仪器装备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加强等,也侧面反映了地理信息产业技术融合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活力。
当然,这些发展与服务的背后,涉及到了大量的企业。《报告》指出,截至2023年末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约22.3万家,其中包括了5批共1295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276家地理信息企业。一大批优秀的企业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而在众多技术中,北斗系统可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报告》中重点强调了北斗系统的发展以及影响。截至2023年底,我国在轨运行的北斗导航卫星增至48颗,包括15颗北斗二号卫星、33颗北斗三号卫星。并且,2023年北斗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ICAO)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成为了国内导航地图领域的主用技术。
而北斗导航对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的积极影响概括来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首先是对测绘精准度与效率的提升,其次是推进了地理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再者则是拓展地理信息应用领域,此外还促进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最后一个重要的影响是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正如《报告》中提到的,如今地理信息服务正连接越来越多的线上线下消费行为,地理信息融合应用,不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地理信息产业稳步增长的背后,体现的是我国综合技术实力的发展。相信未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还会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