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部队的军官,一个个穿着四个兜的军装,脚蹬“三接头”制式皮鞋,很展扬也很帅气,其实他们军装兜里都没有几个钱,如果要是抽烟或成家有孩子了,那么肯定是“月光族。”
1982年,我在旅大警备区某师基层连队任排长,行政23级,月工资52元整。每个月发工资时,连队还要扣除15元伙食费和块八毛钱的党费,只剩下37元左右,平时衣兜里根本没有啥钱。
笔者八二年初任炮兵排长
不只是我,当时每名基层干部都在过紧日子。我们连队指挥排程排长江西玉山人,未婚,比我小两岁,不抽烟不喝酒,很会存钱。他的生活原则:能省则省。部队发的“三节头”皮鞋我从来没有见他穿过,平日都是穿布鞋、胶鞋训练出操,皮鞋则留着探家时穿。偶尔程排长请我上街下馆子吃早餐,主要吃油条喝豆浆,再没有别的。有一次聊天,他对我说:“我现在有一千元”这可把我羡慕毁了,因为我连一张存折都没有。
我与程排长关系最好了,常常没事他就会来我宿舍里聊天叙旧。说到他的那一千元钱,其早有规划:回家要盖个大房子,木头、红砖、水泥、人工费~等等花多少钱,他都算得清清楚楚。聊到最后,程排长肯定会有那么一句话:还差六百块钱就可以盖房子了。
我们连队一排杨排长家属来队,请我们六、七名干部和志愿兵去他宿舍吃饭喝酒。他家嫂子炒的4个小菜,很快就被这些大肚汉一扫而光,杨排长让老婆拌一脸盆白菜心,很快又被吃光,杨排长让再去拌,前后拌了三盆白菜心。杨排长比我们两个人还能省,这都是每月只有37元可支配收入闹的。其实,我们战友间喝酒并不在乎炒菜的好坏,比较看重的是喝啥白酒,杨排长弄来的是一桶部队自产“守一师小烧”,这个我们比较当意。
我当战士的时候,爸爸妈妈还时常接济一下,自从提干之后,这个经济来源就断了。不怕你笑话,那时候我把钱看得挺重,真的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我那时候刚刚处对象(后来成了老婆,下称)、连队干部私下聚餐、每周末回大连市内妈家等等,都需要花钱,干部结婚随礼拿出五元钱,都觉得很心疼。你可能都不信,我除了这一身军装外,没有什么自购的休闲服或者西装,不管去哪里或与老婆约会,我都是穿这身军装。
三位小排长在一起
我在旅顺当兵,爸爸妈妈家在大连市内,周末可以回家。那时候,我们基层连队干部在食堂吃饭是要交伙食费的,如果有正当理由没有在连队就餐,每日可以退伙五毛钱。我和指导员两人家在市内,每周可以退一天半伙食费,别看这七毛五分钱,司务长也是计算得登登的,一天一顿都不差。从小把我带大的姥姥住在我们家,每当周末我回家时,都会花上几块钱给姥姥买些零食,一个月下来也有个十块八块的。
你知道“死蟹子不吐沫”是什么意思吗?我也是过了N年后,才从老婆那知道其真实意思。我与老婆认识后,基本上每周见一面,但很少下馆子吃饭,而是逛街后到她妈家或我家吃饭,因为兜里钱不宽裕。当时我没有啥待人处事的经验,人来送往应该怎么做我也不知道。我去老婆家,丈母娘从来都是好吃好喝的招待,但我基本上都是空手去。
我老婆和他嫂子在厨房做饭,一边聊天一边看着我,说:“死蟹子不吐沫。”我以为她们在说什么笑话呢,没有理会继续坐在那看电视。有一年国庆节,我从旅顺部队回来直接去老婆家,顺便在旅顺汽车站旁的水产市场买了一些鱼、螃蟹。在岳母家,我老婆和她嫂子一边收拾海鲜一边哈哈大笑:“死蟹子终于吐沫了。”不用再解释,你知道是啥意思了吧!
送战士退伍返乡
我写这篇小文,起因是昨天与老婆聊天引出的一个话题。在晚饭桌上,老婆问我:“还记得咱们处对象时你给我20元钱的事?”“当然记得了,而且很清楚。”
1983年秋的一个周末,我回大连之前,在旅顺列宁街储蓄所取了20元钱。这一天,可能是老婆生日或要过什么节,我和老婆在逛大连劳动公园时,我从衣兜里掏出20元钱,对老婆说:“你自己买点东西吧,我不会买也没有时间。”你猜我老婆怎么说?“我妈不让我要别人的钱”她如是说。这可是我大半个月的工资呀!嫌少还是真的不要?我不知道。看她如此坚决,我也就把钱收了起来。有一天,我心血来潮,跑去天津街百货大楼给老婆买了2.45米的米黄色面料,想让她做一套衣服,花了我快一个月的工资。其实,我也不知道什么布料好或赖,我是看哪个卖布料柜台旁人多,我就去买那个。送给老婆后,她一直压在箱底没有去做衣服,因为她家人和闺蜜一致认为:布料太丑!
换装后的笔者
受程排长影响,我也去储蓄所办了一张存折,开始存钱。存折里钱虽然不多,但毕竟还有几十块钱,平时,我把这个存折放在我的床板草垫子下面。有一天,突然发现床底下的存折不见了,我跑到列宁街储蓄所办了挂失,又过了几天,在我的衣兜里发现了这个存折,当时因为忙,我就没有去储蓄所取消挂失,以后就忘了。后来,我们排金班长要探家向我借钱,我把储蓄折给他,让他自己去取。结果不长时间,储蓄所给我打来电话,说:有人持我挂失的存折冒领存款被抓到了。我心里想,坏了,这回丢人丢大了。我跑到储蓄所一看,金班长站在旁边墙角,低着头一脸不高兴的样子,我向工作人员好一顿道歉和解释,然后把金班长领回连队。那时候,我们战士兜里更没有闲钱,有大事都是互相借一下。
我和老婆处了4年对象后,商量着该结婚了。我结婚的婚房、家俱、婚宴费用、烟酒糖等,都是我爸妈出资操办的,因为此时我的存折上只有200元钱。我穿的西装、衬衣、鞋以及家里的摆设,都是老婆买的。好在我们大连结婚不兴要彩礼,我老婆没有向我要一分钱就把婚结了。那时候,年轻人都崇尚上“文明婚嫁新风尚,不要彩礼要幸福”,我占大便宜了。
1986年我和老婆登记结婚后,老婆勤俭持家,把小日子过得也算红红火火。那时,我工资虽然涨到76元/月,但工资仍然要算计着花。开工资后,我老婆便会准备几个信封,把我们俩人的工资分别装在信封里,上面写着:儿子托保费、牛奶鸡蛋、交伙食费、水电煤气和其它,这个“其它”是指零花钱,其实这个信封里并没有几个钱。
我特别佩服我老婆,她不但把家里的生活管理得井井有条,把钱花在刀刃上,而且知道往家里划拉钱。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我老婆在大连天津街老房子里办起了服装加工厂,并在天津街临街店租了几个柜台,请了一帮工人和服务员,卖起了自摸服装。不几年功夫,我们家生活水平就有了大幅提升~房子买了,车也买了,儿子送出国了,花钱也敞亮了。
当兵的日子让人难忘。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回想起那一段部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仍然难以忘怀。
七、八十年代,军营的条件虽然艰苦,生活待遇较低,官兵们工资津贴微薄,但他们却在朴素的满足中找到了真正的充实感和对生活的豁达及满足,并以满腔热血,一心保国,为国家奉献出最美好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