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之所以被敬称为“先生”,并不单单是因为他是一个杰出的文人乃至文豪。
更因为他敢于揭露旧社会的本质,他手中的笔,揭开了那个年代畸形社会的最后一层遮羞布,
更像一把手术刀,划开了血淋淋的残酷真相。
所以鲁迅先生又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先生所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一个年代,国家四分五裂,积弱已久常年被列强欺侮。
尽管如此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最致命的是,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民麻木不仁,“精神鸦片”的危害,比之真正的鸦片荼毒更甚。
而著名的文学家泰戈尔,出身自印度加尔各答,他的家族属于当地的贵族阶级。
而他本人可称得上是天赋异禀,少年成名。早年擅长于诗歌创作,他的诗歌中,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
当时的印度同样属于英国的殖民地,
当地的老百姓,同中国老百姓一样生活,在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而同为文人的泰戈尔,也如同鲁迅先生一样,在其作品中注入了浓烈的爱国情怀,只是没有鲁迅先生这般锋芒毕露而已。
那么按理说,两人见面应该是英雄惜英雄,引以为知己才对。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1924年,泰戈尔第一次受邀访华时,当时的大才子和大才女徐志摩与林徽因,专门为其举办了欢迎仪式。
而鲁迅先生也受邀参与,
但是在中途鲁迅先生却是甩袖而去,并且还留下了一句“一塌糊涂!”
那么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才会让鲁迅先生如此愤慨呢?
不合时宜的个人崇拜情结
当时泰戈尔在国际文坛声名显赫,在文坛中赫然是泰山北斗般的存在。
原因无他,
泰戈尔在1913年时以作品《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而他又是第一个在国际上获此殊荣的亚洲人,诸多光环加身。
再加上他又是一个外国人,中国的学者大多便把他神化了。
林徽因和徐志摩,都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新时代青年,林徽因被誉为“中华民国第一女神”。属于当时的大才女,上流社会的名媛。
徐志摩大家也对他并不陌生,上学时学习过的《再别康桥》正是他的作品。
而这两人在当时的中国文坛中可称得上是后起之秀,
他们还同其他几人组建了一个诗歌社团,号称“新月社”。
主要就是探讨诗歌创作,主要成员大多都是年轻男女,都存在着强烈的偶像情节。
而泰戈尔在当时可谓是诗歌界的执牛耳者,自然就是他们的终极偶像了。
所以在迎接泰戈尔访华的欢迎仪式上,众人皆对泰戈尔奉若神明,极尽恭维之词。
而鲁迅不同于这些年轻人,对于泰戈尔也只是慕名而来,
相较于浪漫的诗歌,鲁迅更关注泰戈尔来到中国能为中国文坛带来什么变化。
他对泰戈尔,并没有如同林徽因等人的疯狂崇拜,有的只是对泰戈尔的好奇。
若只是声名比自己显赫,那么鲁迅自然也不会在席间拂袖而去。
但是林徽因等人,对于泰戈尔的礼敬,在鲁迅看来就是崇拜过头了。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民族都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而新一代的年轻文人不思考如何振兴民族,唤醒民众。
却在这里大搞欢迎宴,整天忙着风花雪月。在鲁迅的观念里确实称得上是“一塌糊涂”。
褒贬不一,过分崇拜
对于泰戈尔,中国文坛对其观感是分成三派的。
一派是支持派,最著名的是新月社众人,以及从事现代诗歌创作的学者。
一派是反对派,诸如陈独秀和郭沫若,对泰戈尔及其访华十分反感。
最后一派则是中立派,既不反对也不支持,只是置身事外作壁上观。
而鲁迅先生,在晚宴离席后曾经发文批判,在《骂杀和捧杀》一书中严厉地批评了过分批评泰戈尔神话的中国学者。
纵观泰戈尔的人生经历,他早年也曾感慨于国家人民的不幸,并且青年时还曾参加过相关的一些运动。
但是说到底泰戈尔的实际行动,并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上,而且针对中国当时的现状和困局。
他的主张想法并不切合实际,而当时的中国最需要的偶像是,像鲁迅先生一般“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批判主义学者。
最为关键的还是,在于当时的年轻学者被这股“泰戈尔风气”所影响。
而年轻人恰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希望所在。
正如梁启超先生所写的《少年中国说》一般,如果中国的年轻人都去风花雪月,沉醉于浪漫之中。
那么未来的中国又该靠谁去振兴呢?如此作为与“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又有何异?
所以鲁迅先生对此大加批判,但是并不意味着他对泰戈尔存有敌意。
恰恰鲁迅先生非常地敬重泰戈尔。
在当时而言,中国积弱已久。蔡元培曾经数次邀请西方著名学者居里夫人以及爱因斯坦来北大演讲。
但是这几位却都婉拒了蔡元培的邀请,而泰戈尔也是在听说了这一消息后,为了化解中国学术界在国际上的困局才受邀访华。
时至今日,我们仍应对泰戈尔先生发自内心的感激,但是也要本着实事论事的原则,不能过分地追捧乃至神化泰戈尔。
结语
《春秋·左传》曾有言称:“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中国自古以来所传承的观念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更何况是饱读圣贤书的读书人。
更应该心系天下,当国家沉沦,民族衰亡之际,自当站出来担当起相应的责任。
鲁迅先生早年从医,因为当时中国缺少优秀的西医。后来先生发现中国人的病不在躯体,而是在心灵。
所以他毅然放下了手术刀,研开了墨水,拿起了纸笔。
写下了一篇篇批判现实的作品,为人民意志的觉醒挥毫泼墨。
他从不空谈,要谈就要谈的切中要害,直击痛点。
声明:【文章及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
来源:历史人物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