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中媒婆仿佛穿越千年

无为令 2023-02-17 20:29:16

前段时间,听说一个以介绍对象为幌子骗吃骗喝骗钱财的事。今天咱们就聊聊《金瓶梅》中的媒婆吧,不过也不能小看了那些媒婆,没有她们的穿针引线,《金瓶梅》还说不定会烂尾呢。

01、盘点一下媒婆们

第一个是王婆。她在书中主要功绩,也是最折寿的事,就是以“潘驴邓小闲”的著名理论,撮合西门潘孽缘,策划毒杀武大,成就了一桩经典婚外恋,而其一撮成名,成为了千古罪人,不合适,是成为了千古皮条客。

《金瓶梅》第二回:原来这开茶坊的王婆,也不是守本分的,便是积年通殷勤,做媒婆,做卖婆,做牙婆,又会收小的,也会抱腰,又善放刁,端的看不出这婆子的本事来。(注:卖婆指上门推销,牙婆指人贩子,收小指接生,抱腰指助生,放刁指耍无赖)。王婆通过这些营生赚取赏银,在媒婆界也占据一席之地。

王婆把坏事做绝,下场也注定不会好了。《金瓶梅》第八十七回:武松杀了妇人,那婆子便叫:“杀人了!”武松听见她叫,向前一刀,也割下头来。(注:妇人指潘金莲,婆子指王婆)

第二个是文嫂。古代称呼妇女,年轻的为嫂,年老的为婆,介于中间的称妈。文嫂比王婆年轻,她作为一个媒婆,业务对象相对较固定,主要是为王招宣府的林太太服务。

文嫂的主要业务是为王招宣府的遗孀林太太物色合适的男人。《金瓶梅》第六十八回:林太太,今年不上四十岁,生的好不乔样!描眉画眼,打扮的狐狸也似…她专在家,只寻外遇…文嫂儿单管与她做牵头,只说好风月。在为西门庆和林太太牵线搭桥一事上,薛嫂可谓尽显一位职业媒婆的本领,赚取赏银颇丰。

文嫂做的另一件事,是作为陈敬济的媒人,和西门大姐的媒人薛嫂一起,联手促成了二人的婚姻。陈敬济的父亲陈洪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提督杨戬的亲信。可见文嫂的业务范围之广和层次之高。

第三个是薛嫂。薛嫂的营生是卖翠花、做媒人、倒卖人口、拉皮条等。她每天提着花厢儿,走街串巷,常去一些大户人家,表面上卖翠花饰品,实则寻找各种商机。其最常去的就是西门大宅。

薛嫂生意嗅觉很敏感,当得知西门庆的三老婆卓丢儿去世了,立马开始行动。《金瓶梅》第七回:西门庆问道:“有甚话说?”薛嫂道:“我有一件亲事,来对大官人说,管情中你老人家意,就顶死了的三娘的窝儿,何如?”。接下来成功为西门庆和孟玉楼牵线,薛嫂得到赏银的同时,顺便提起去年帮助买春梅时,西门庆曾许给她的几匹布。

西门庆死后,薛嫂从吴月娘手里接到卖庞春梅的活,吴月娘要价十六两,周守备出价五十两,薛嫂只给吴月娘十三两,最后又要了五钱赏银。薛嫂通过这单生意,足足赚了三十七两五钱银子。

《金瓶梅》中干同样营生的“三姑六婆”(元陶宗仪《辍耕录》:“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还有很多,如冯妈妈、薛姑子、王姑子等,在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了。

02、媒婆在书中有何用?

一是市井生活遵循封建风俗。在传统婚嫁中,媒婆是不可缺少的一类群体,封建社会婚嫁,一般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婆分为官媒和私媒,官媒管的是老百姓的婚姻,私媒往往身兼数职,像王婆、薛嫂等人。《金瓶梅》作为一部市井小说,对婚丧嫁娶等情节的描写非常贴切当时生活风俗,所以在书中,媒婆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类人物刻画对象。

二是通过刻画人物描写社会。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作者兰陵笑笑生在《金瓶梅》中,明写北宋政和年代,实写明朝嘉靖年代。刻画的媒婆极尽婚姻撮合本领,往往身兼多职,善于抓住各种机会获得实惠。作者通过对媒婆栩栩如生的刻画,使读者在品味中仿佛穿越千年、身临其境。

三是在为故事情节牵线搭桥。《金瓶梅》中的媒婆们在为书中的男男女女牵线搭桥的同时,也是在为兰陵笑笑生写《金瓶梅》的故事情节牵线搭桥。如果没有这些“三姑六婆”的穿针引线,西门庆和孟玉楼、潘金莲、林太太等人的姻缘总不能都靠妓院偶遇、红杏出墙吧。那样写的故事情节难免过于俗套,更无法达到各部分情节之间顺畅衔接的效果。

03、王婆们今安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婚介事业从民间活动逐渐发展成商业活动,发展到深度影响人们生活的行业,特别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婚介服务形式更具信息化时代化特点。但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千年传承的媒婆始终没有被取代。

在媒婆中,有一类以赚钱为目的的职业“媒婆”,或者叫“婚托”、“婚骗”,他们以说媒为幌子,行骗吃骗喝骗礼物骗钱财之实,吃了上家吃下家,两边通吃,或者联合一方宰另一方。嗯,是不是觉得《金瓶梅》中的媒婆们仿佛穿越千年、“复活”在当代了?

近年来,以婚恋为诱饵的诈骗手段可真是不少。例如一些案例显示:网恋中的气质美女竟是诈骗团伙主播,网上邂逅的白马王子竟是债台高筑的赌徒,媒婆介绍的持家姑娘竟是婚骗团伙成员…被骗者一不小心就会落得人财两空。

但如今已是法治社会,对各种诈骗行为“零容忍”,无论王婆们手段有多高超,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行骗者必将得到惩罚,法治与文明终将成为我们共同的生活方式。《金瓶梅》第四十七回有诗云:善恶从来报有因,吉凶祸福并肩行。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往期精选:

1.杭州西湖畔怎么会有歌伎苏小小的一席之地?

2.还记得《琅琊榜》中的火寒毒吗?

3.读懂《独孤天下》中的预言

4.《金瓶梅》中西门庆的巅峰时刻揭示出一个哲学道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1 阅读: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