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小伙用“废品造潜水艇”,时速惊人,本人却连小学都没毕业

高保丰 2023-05-04 09:22:53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当普通人还沉迷于荧幕上的科幻画面之时,安徽一位小伙已经靠着一堆破铜烂铁,独自打造了一艘真正可以在海里畅游的潜水艇。

然而,这位小伙却仅仅只有五年级的文凭!

那么,他是如何打造出来如此炫酷的“军事武器”——潜水艇呢?

01

这位安徽小伙叫做陶相礼。

他发明的这艘潜水艇,整个外形轮廓是用5个废旧的油桶改装而成的。

可大家别看它外形简陋,其内里的装置零件却一点不差,仅仅只是动力开关就多达30多个,这些全是靠陶相礼自己找来组装成的。

整个潜艇通长6米多,重量达到1600多斤。

是不是感觉太重了,能不能浮起来就是一个问题?

但,它还真是实实在在的可以下潜到深水里航行,并且时速惊人。

其抗压能力也达到了很高的数值。

2009年,陶相礼打造的潜水艇在北京郊外的一条河道里试潜成功,震惊了路人。

此后,这个消息被发到网上,迎来了无数人的关注。

要知道印度2009年也才刚刚有了第一台自主研发的核潜艇,并且是世界第六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陶相礼是中国首个制造出来潜水艇的农民,所以大家都不敢相信农村人竟然也能造出来。

02

陶相礼从小就喜欢这些东西,奈何他家庭贫穷,早早的就辍学外出打工。

在外面,他干过所有的服务行业,直到2007年的时候,他辗转来到了北京,接着打工。

这几十年间,虽说不会大富大贵吧,但好在他没有停歇过,一直在努力工作,也攒下了一小笔钱。

按部就班、无趣的生活过的太久,他渐渐的觉得很烦躁,目前的生活一眼就能望到头,他不想自己的后半生也这样糊里糊涂的消逝。

于是,他决定辞职,独自研究起了潜水艇。

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的决定,这是他的梦想,他必须为此搏一搏,最起码不留遗憾。

陶相礼说干就干,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之中。

刚开始,他什么都不懂,完全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从头开始。

他一边上网搜资料学习相关的知识,一边比葫芦画瓢的画图纸研究。

可是,他一个小学没毕业的农村人,怎么可能看得懂如此深奥的书籍和资料呢,想要制作出一艘真正的潜水艇对他来说简直难如登天,整个梦想还没开始就已经面临破灭。

但,作为担任着“民间牛人”称号的陶相礼怎么可能轻言放弃,这条路行不通,那就换一条路。

他往住的地方拉了很多废旧的机器,准备着手于实践研究。

自古理论都是要靠实践支撑的,陶相礼如果能将整个机器研究的透透的,再去看那些理论就会容易很多。

接下来,陶相礼就投入进了无尽的拆卸、安装过程中,周而复始,一遍一遍的根本没有一点不耐烦的情绪出现。

刚开始的时候,陶相礼还是处于一种无从下手的状态,直到后来越来越熟练,明白了很多机器的工作原理。

渐渐的,一个潜水艇的初步模型,在他的脑子里形成了。

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初出茅庐,空有一腔热血,什么都不懂的小子了,而是拥有了丰富的经验。

因此,他心里明白只是有理想模型是远远不够的。

想要运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建造原理,不然就是一个空有其表的“破机器玩具”而已。

于是,陶相礼再次拿起书本,经过很长时间对机器的摸索,这次再看这些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就容易了很多。

经查找资料,陶相礼知道了,潜水艇需要克服的两大难题:

一是,水压问题。

二是,如果随意控制沉入水底的深度或使它漂浮在水面。

这些理论又触及到了他的知识盲区,他不懂如何进行排水和测水压。

天无绝人之路。

有一天,陶相礼正是一筹莫展的时候,就郁闷的自己去河边散心,没想到就是这一举动给了他灵感。

他发现河里有一个矿泉水瓶漂浮在水面上。

这个东西让陶相礼茅塞顿开,他想:“我可以按照矿泉水瓶来制作呀!”

矿泉水瓶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呢?

因为它足够轻,里面没有水,就会浮在水面上,假如给矿泉水瓶蓄满水,毫无疑问,矿泉水瓶会随着重量的增加而沉入水底。

潜水艇完全可以按照这个原理来制作。

空空如也的潜水艇就像空的矿泉水瓶一样,能够稳稳当当的漂浮在水面上。

想要下沉就需要不断的往里加水,想要上升只需将水排出去即可。

这样通俗易懂的分析,将原本复杂的问题拆解成了两个小问题——注水和排水。

想到这里,陶相礼露出了欢快的笑容,赶紧跑回了家中。

经验和理论基础都有了,接下来就开始着手打造。

陶相礼先是将脑海里潜艇的整个雏形画在了图纸上。

之后,就要选潜艇外形材料,这个可不是那么好选的,必须要能耐得住水压。

要知道,在水里没下潜10米,潜艇承受的水压就会增加大约一倍,如果材料选不对,潜水艇在水里会被轻易的压扁。

国家研制的潜艇所用材料昂贵且稀有,陶相礼肯定是买不起的,也不一定能买到,于是他就选用铁皮代替。

可是,整个潜水艇通体用铁皮,也是一笔不菲的价钱,陶相礼还是出不起这个钱。

无奈的他,选择了用废旧的铁皮,他在废品收集站逛了整整一天,选中了五个大铁桶,拖回了家里。

铁通正好就是潜艇的模样,基本不用切割,只需打磨拼接就行。

经过了漫长的半个月,潜水艇渐渐有了一个完整的外壳。

整个潜艇像是一个子弹的形状,最前端呈现一个锥形,中间就是铁桶的外形模样圆柱形,尾部打造了一个类似扇叶的形状,

在上面靠近前端的地方,有一个圆柱形竖着焊接在上面,和下面是连通的,能够容纳一个人进入。

由于潜艇实在是太大,在屋子里根本放不下,于是,陶相礼将潜艇移到了外面。

接下来,他开始着手添加起潜水艇内部的设备零件,这些才是潜水艇能使用的关键。

潜水艇内部设备:

1、声呐——用来感知水下环境。

2、潜望镜——用来观察周围环境。

3、氧气装置——水下没有氧气,要用外用装置保证驾驶员呼吸。

等等,不止这三个部分,这些东西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少一个就很难在水下自由行驶。

陶相礼肯定是无法买来这些装置的,他也没有那么多钱。

到这里就不得夸一下陶相礼是真的很牛啊,他懂得举一反三,用其他东西进行替代。

就拿以上列举的三个潜水艇内部装备说明:

1、陶相礼没有声呐,自己改造了一个。

改造前身是医院的废旧听诊器。

2、陶相礼买不起潜望镜,就自己制作了一个类似作用的装置。

先是收了一个废旧的电视机显示屏,安装到了潜艇内部。

又在潜水艇的外部安装了一个防水探头,将这两个装置连接起来,就形成了简易的“潜望镜”,可以通过观看显示屏,观察外部的情况。

3、陶相礼买不到氧气装置,也制作不出来,于是就选择用废旧的氧气罐代替。

真正的潜水艇氧气装置叫做氧气再生板。

顾名思义,就是使氧气再生,可以不断的自动生成氧气。

原理是将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里面储存有生养药剂,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就可以生成氧气,并且还能电解海水产生氧气。

而陶相礼的这个潜水艇氧气装置则是医院的氧气瓶。

氧气瓶储存氧气,用塑料瓶制成一个简易的氧气罩带在嘴上,就可以实现氧气自由。

这种医院的氧气罐,在当时只需要花费5块钱就能灌整整一罐的氧气,性价比非常的高。

除了这些,陶相礼还设计了各种电路和仪表看起来非常的复杂,下图就是: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陶相礼打造出一艘一应俱全的的潜水艇。

俗话说的好:是金非金用火炼便知真假。

陶相礼必须要试着潜下水测试一下,才能知道是否真的成功了。

当时是2008年10月,陶相礼带着潜水艇来到了河道旁边。

此时,陶相礼的周围站了很多的村民,大家都看着他,这让他的内心非常的紧张,就害怕自己没成功,最后闹笑话。

陶相礼按捺住自己内心的紧张情绪,开始给潜水艇的内部打气,他用了一个非常普通的打气管,只是打气就打了四十分钟左右。

随后他盖上舱门,打开了内部的启动仪器,一瞬间潜水艇内部灯火通明。

潜艇开始缓缓下降,在水里前行,几分钟后,潜艇又缓缓的浮出水面,整个过程看起来非常的完美。

陶相礼迫不及待的打开舱门,对着岸上的村民展露了胜利的笑颜。

就在大家都准备为他鼓掌的时候,意外却发生了。

原本平稳的潜水艇,不知为何突然开始向尾部颠倒,整个艇身都在下沉。

陶相礼赶紧爬出来,游向了岸边。

但他的成果却沉入了河底,几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03

可是,陶相礼并不甘心于此。

他花了三天的时间,将潜艇打捞出来,继续投入到潜艇的改造之中。

潜艇里的装置因为泡水全部都报废,陶相礼需要再重新购入一套,但是他已经没有钱了,仅有的三万多存款已经全部花完。

为了满足改造潜艇的开销,陶相礼找了一个夜班的工作,晚上赚钱,白天研究机器。

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奔波,终于第二代潜水艇被打造出来。

陶相礼给潜艇前端和尾端分别加上了沙子和砖头,用来保持平衡。

但经过试航还是没有成功。

这次失败的原因换成了舱内漏水。

陶相礼当时为了保护舱内设备,迟迟不愿意打开舱门,还好最后他被村民们救上来,才脱离危险。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一个重要的人物——刘师傅。

当时,陶相礼的家里放不下潜艇,就将其搬到了外面,他每天都捣鼓着这个大家伙,不仅引来了街坊邻居的目光,更是将警察引了过来。

警察怀疑这是不明物体,为了保护群众的安全,就找来了陶相礼的家里,将他带到潜水艇旁边,质问他这是什么东西。

当时陶相礼吓死了,赶紧解释了一番,这才让警察放心的离去。

就是这一举动,将刘师傅吸引了过来。

他喜欢拍各种有趣的东西,因此一般哪里有热闹,他就会往哪里凑。

这天正好感受警察询问陶相礼的事情,他也被眼前这个大家伙给惊住了,实在不敢相信一个普通人竟然能建造出来。

于是,从这之后,就经常跟着陶相礼,和他联系,包括前两次潜水艇试航的时候,他都在。

第二次试航,就是刘师傅组织村民将陶相礼救了上来,并且愿意借给陶相礼钱,助力他继续将潜水艇改造下去。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改造,陶相礼的第三代潜水艇问世了。

这次的试航非常的成功。

只见潜水艇稳稳当当的潜入水底,在水下航行了五分钟,之后毫发无损的浮出水面,整个过程行云如流水。

上岸的陶相礼和刘师傅激动的拥抱在一起,俩人都露出了阔别已久的笑脸,释怀了!

这个安徽的小伙子用行动证明了一切。

这一路上,从最开始家人、朋友的不理解,以及邻居的白眼,陶相礼受尽了苦难和心酸。

好在现在都过去了,他成功了!

04

民间牛人层出不穷,前有辽宁小伙造飞机,现有安徽小伙造潜水艇。

正如有人说过的:“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做事,不在于学问的高深,只要意志坚定,持之以恒的坚持,就一定能冲出层层困局,取得成功。

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和敬佩!

1 阅读:203
评论列表
  • 2023-05-27 13:20

    作为兴趣爱好倒是挺好的。人生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