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自解放战争战败退至台湾之后,便淡出了大陆人民的视野。直到1956年,毛主席通过中间人给蒋介石送了一封亲笔信。蒋介石读完信之后,沉默良久,只淡淡地说了四个字,便转身离开。信里到底是什么内容,能让蒋介石黯然伤神,蒋介石又究竟说了哪四个字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复宝岛台湾一直是头等大事,然而至今也没有得到解决。早在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毛主席受蒋介石邀请,前往重庆进行了初次谈判,然而遗憾的是,这次谈判以失败告终,更是引发了后来的人民解放战争。
后来蒋介石退守台湾,我党一直研究新的策略,以实现国家真正统一。
1956年,周总理在政协第二届二次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之后的一天,周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接见了当时的全国政协委员章士钊同志,两人就收复台湾问题聊了许久。
章士钊言语中一直透露出对收复台湾、实现大一统的强烈愿望,同时对于蒋介石重回大陆持开放态度。章提出,可以以探亲的名义前往台湾,并想办法见一面蒋介石,或是托人转达,打探蒋介石是否有回归大陆,实现统一的意愿。
周总理一听,立刻拍案叫绝,非常赞同章士钊的观点。不久后,周总理便把章士钊的建议汇报给了毛主席。当时年过花甲的毛主席听了非常高兴,还专门抽时间见了一面章士钊。
最后毛主席决定,由他写一封亲笔信,让章士钊前往台湾想办法送到蒋介石的手里。考虑到章士钊身份的特殊性,很有可能见不到蒋介石,甚至连把信送到的机会都没有。考虑再三,毛主席认为,应该在章士钊和蒋介石之间再寻找一个蒋介石熟悉信任的中间人,由他把信送到蒋介石的手里。
最后这个人确定为当时《香港时报》的社长许孝炎。许孝炎同志不但曾是蒋介石的秘书,颇受其信赖,而且同章士钊都是湖南人,两人知根知底,私交甚好,选他作为中间人,再合适不过。
于是,毛主席写好信后,便由章士钊带着前往香港寻找许孝炎。两位一阵寒暄之后,章士钊表明了此行的目的,并将信郑重地交给许孝炎,许孝炎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便拿着信件立刻飞往了台北,求见蒋介石。
果然,许孝炎顺利地在台北士林官邸见到了蒋介石,当蒋听说毛主席竟给自己写了一封亲笔信后,大为震惊。蒋介石持着怀疑的态度打开信件,反复阅读了很久。
信中内容大致是,台湾回归后,除外交权,蒋仍然具有台湾人事管理及军政大权;同时,中央政府还可以为台湾发展提供经济支持;其次,台湾地区土地改革可以从缓。最后就是建立两岸友好关系,共同维护两岸团结。
总的来说,就是欢迎蒋介石回归祖国,寻找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的机会,以实现国家真正的统一,信上内容足以看出毛主席的诚意。
此时,这位年近七十的老人早已没有了当年睥睨天下的姿态,手里拿着信沉默良久,半小时后,他缓缓起身来到许孝炎面前,对他说道:“辛苦你了”。
而许孝炎已经明白,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蒋的答案也不言而喻。回到香港后,许孝炎将此行经历写了一份报告,并上交给毛主席。
其实对于毛主席的条件,蒋介石也是十分心动,之所以拒绝,是担心信中内容并非真心实意。其实蒋介石也有和谈的想法,不然也不会在之后派曹聚仁前往大陆,打探中央的真实意图。
后来,蒋介石也看到了大陆的诚意,但鉴于当时大陆的形势,并未对谈判做出回应,可惜直到1975年蒋介石逝去,台湾的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但无论何时,台湾依旧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回归祖国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