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帅一讲完态势的摆法,陈老总说:对你的高见,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王哥说过去 2025-03-23 22:36:38

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济南、郑州等军事重镇的解放,国民党驻守徐州地域的刘峙、杜聿明集团急忙调整所部兵力:

黄伯韬兵团辖制新安镇地区;李弥兵团固守徐州;邱清泉兵团管控砀山至徐州段;孙元良兵团和第四绥靖区部队向蒙城、宿县之间集结;李延年在蚌埠组建新的兵团。

行进中的国民党军队(图像)

其目的在于,集大军于徐州一带,全力堵截解放军,护卫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

根据国民党军队的这一战场运作情况,中共中央军委、毛主席电令我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

——“华野”集中七个纵队,歼灭新安镇地区的黄伯韬兵团;以六个纵队从东北方位近逼徐州,阻击可能由徐州而来的东援之敌。

——“中野”迅速东进,适时进行徐蚌作战,斩断敌人的交通要道津浦路之徐蚌段,以孤立徐州之敌。

为了落实中央军委、毛主席的战略部署,1948年11月10日前后,中野司令员刘伯承同志来到了设在河南商丘永城县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的第四纵陈赓司令员的指挥部。

时任中野司令员的刘伯承元帅(图像)

继而,刘帅与早就随四纵指挥机构一起行动的中野副司令员兼华野司令员陈毅同志、中野政委邓小平同志会合,组织召开由中野各纵队首长参加的紧急军事会议。

会议开始后,中野四纵司令员陈赓将军首先根据当时的作战实际,就如何执行毛主席的作战命令,谈了自己的意见。

他说:“如今,敌军之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兵团都在逐渐向徐州收缩,我军虽然每天都去设法拖拽他们,但因为是在平原地区,我军的行动效果不明显。

说实话,我们确实也阻止不住他们。拥有优良装备的敌军,一绕就过去了。到头来,我军却被搞得很疲惫,且行动意图也容易暴露。”

因此,陈赓将军建议:“把兵力集中起来,摆出一个态势,叫敌人摸不清我们的真实意图,我军就可以由被动变主动,进而成功发起战役。”

中野四纵司令员陈赓将军(图像)

陈毅司令员听了陈赓将军的军情分析及作战建议后,表示认可,并进一步说道:“只要我们摆出个好的态势,就不愁没有战机。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态势,就是有了好的战机,也会失掉。”

这时,与会的各纵队首长开始议论纷纷:两位陈司令员说得都很好,但是,这个“态势”应该怎么个摆法呢?

“同志们,不要急嘛,听我慢慢道来。”陈老总笑哈哈地打断大家的议论,接着说道:“我主张在亳县、永城县以东搞一个态势,叫敌人判断不清我们的作战意图。然后,我们就可以争取时间,考虑下一步的行动。

我估计,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他们不会马上缩回去。这样,我们就可以为华野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去歼灭东面的黄伯韬兵团。”

解放战争时期的陈毅元帅(剧照)

说到这里,陈老总结束了个人的发言,并鼓励大家都开诚布公地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各纵队首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吱声。然后,他们都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正站立在地图前面研究、分析敌情的刘帅身上。

背对大家的刘帅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就喊大家到地图前面来。接着,他边用手指着地图,边条分缕析地开始讲解。

他气定神闲地说:“陈赓和陈毅两位同志的意见,都很好。我们是要摆个态势,但不能摆一个静的态势,而是要摆一个动的态势。

怎么个摆法呢?我认为应当这样摆:我们的主力直捣同蒲路,破坏徐州、蚌埠之间的铁路,攻占宿县。随之,我军就可以集结在这一段的同蒲路上。于是,我军就具有了’先声夺人’之势!

刘帅正在研究军情(右一)(图像)

此一结果出现后,蒋介石会怎么想呢?他断然不会再去考虑如何援助徐州,而会转而考虑如何防守淮河、防守长江、保卫南京的问题。

这时的徐州的杜聿明又会怎么想呢?他的后路被切断了,他就没功夫去想救援东面的黄伯韬的事情了,他只能转着脑筋去琢磨自己的后路。

徐州外围的邱清泉、李弥等人呢?他们会有什变化呢?我想,他们会加快向徐州收缩的速度,盘算着如何保存自己的实力,如何不让自己的小命丢掉。

如此一来,徐州之敌就成了’瓮中之鳖’,那么,我们就来个’瓮中捉鳖’。他们如果南逃,我们就给他来个南北夹击。

不过,我估计,他们不敢,他们没有这个胆量。因为,他们想打通津浦路,那是很困难的,几无可能。

徐州之敌若要向西跑,就必须通过我们的解放区,那自然是注定会失败的。故而,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丢掉辎重,向南逃窜。

目前,徐州的东南面还有缺口。我判断,杜聿明肯定还在前思后想,还在举棋不定,他是不愿意轻易地放弃他的那些宝贵的辎重的。

国民党军队将领杜聿明(图像)

如果杜聿明现在真打算跑,还真有可能逃走。如果他继续犹豫不决下去,就给了我们弥补东南防卫的时间,让活动在那一带的华野的韦国清所部赶快去堵住东南的口子。”

说到这里,刘帅望着与会各位,胸有成竹地总结道:“我的意见,就摆这么个态势!”

听了刘帅的这一番精湛、透彻、明了的军情分析后,大家豁然开朗,齐声称赞:“这个态势摆得好!”

陈老总还风趣且感佩地说:“好个军事专家刘司令员!我对你的高见,佩服得五体投地,我看就这么办!”

随之,中野便决定由三纵主攻宿县,九纵配合;四纵各部由符离集车站往北,迫击津浦路,直逼徐州,寻机歼敌。

进军中的人民解放军(图像)

后来的战争实践证明,刘帅的这一纵横捭阖的作战谋略,将我军置于了最有利的地位,对于整个淮海战役的最终胜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刘邓大军南征记》、《淮海战役》

1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