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上形成了一股“摆脱中国”的“风气”?!
似乎以美国为首,各国也都跟风一样,开始说出“摆脱中国”的话语。
但是,有那么容易吗?中国加入WTO几十年的时间,已经深入参与全球分工。无论是工业制造,还是原材料生产。现在用完了,就想摆脱中国?事情并不能如此。
我们先看一个数据,日本专利到期后生产的药物的原药采购金额,中国占据了63%,印度占据了20.9%。80%以上的医药类材料进口,被中印两国把持。
当然,也有人说,如果放弃从中国进口,从欧洲以及韩国也可以进口。
事实上,韩国和欧洲的许多原材料,也是从中国来的。其中比较知名的是2019年发生的一件事情,日本医药生产企业日医工株式会社从意大利进口抗菌药物的材料,原本有两家供应商,其中一家因为原材料当中被检测出来含有异物,最终只能从另一家供应商处采购。但是最终这家供应商因为无法从中国采购TAA(四氮唑乙酸),导致生产停止。TAA最大供应商,就是中国厂家,无论世界上哪个国家使用它来生产抗生素,都需要从中国购买原材料。
当然除了TAA之外,被中国垄断的医药原材料还有7-ACA(7-氨基头孢烷酸),作为抗生素头孢菌类的中间体,超过90%是中国厂家供应的。
抗生素是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无论是感染症状还是手术,都需要用到抗生素来消炎,可以说这个药物是现代医疗的基础。
日本也受到此事的影响,将医疗抗生素国产化提上了日程,并且将其作为和“半导体”的重要性相提并论。2022年日本指定了四种抗生素作为“特定重要物资”。2023年7月份对日本厂家MEIJI SEIKA以及盐野义制药提供补助金,让其导入设备生产相关产品。
但是事情并不是如此简单,以MEIJI为例,这家公司从1946年开始生产开发盘尼西林,最高峰的时候,日本国产的盘尼西林70%都是这家公司生产。但是由于原材料价格的提升,生产成本的过高,1994年停止在日本生产盘尼西林,改为进口。现在100%的原药都从中国进口,不再生产。
由于日本政府的要求,MEIJI投资数百亿日元重新假设工厂和生产线,最快在2025年成立,2028年开始出货。
重新建设产线生产,不仅仅是需要钱的投资,还有人的投资。当年生产该药物的技术员工都已经年老,新人无法胜任。MEIJI社长也坦言:现在工厂的人正在教育年轻人。而最大的问题则是“价格”,如果全部日本本土生产,价格至少要提升3倍。生产抗生素的工厂需要专用工厂,无法和其他药品共同分摊,工厂费用也是非常高昂。
药品的价格上升,就会涉及到看病成本的提升,最终是消费者买单。而日本的医疗保险将会覆盖70%的医药费用,费用过多时就需要考虑到税金增加,会影响到每一个日本人。
虽然看着很不起眼的材料,平时很少会有人关注到,但是实际上是可以影响到全球国家的国计民生!怪不得日本媒体也都发出“摆脱中国很难”的感叹,生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慢慢的培养。一旦放弃,再捡起来,就会非常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