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重塑中亚地缘格局,中亚的发展问题,还是得让中国来解决

维达说 2023-10-09 00:57:16

在中国东北,有一条“T”字形铁路,穿山越岭,跨江衔海,史称“中东铁路”,它是沙俄为了控制远东并掠夺中国的农矿物产修建的。100多年前,沙俄的侵略和掠夺伴随着这条铁路线扩展;100多年后,当铁路不再附带殖民属性,更多是作为经贸往来的国际通道,却有人在炒作铁路对中亚国家安全的威胁,称中吉乌铁路一旦采用标准轨,东方大国“就可以利用这些基础设施快速调派其部队”,岂不知,中亚正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亚是文明交往的枢纽通道

在国人眼中,中亚是一个极具话题感的“矛盾综合体”,一方面因为古代汉唐的丰功,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因为近代沙俄的侵吞,又有着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其实中亚是世界伟大文明的古老发祥地之一,且迄今为止仍然是文明交往的重要通道和经贸合作的枢纽区域。人们对“中亚”的初识,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古代文献关于“西域”的记载。

撒马尔罕古城。

中亚深居亚欧大陆的腹地,远离世界大洋,但并不代表这里是被遗忘的边缘,相反这里在古典时期是东西方目光齐聚的中心,是贯通亚欧大陆的交通枢纽,历来是东进西出和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随之而来的多个民族、多种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了既富饶又复杂,既灿烂且忧伤的灿烂历史,仿佛是一支从费尔干纳盆地飘出的田园牧歌,又似一群从帕米尔高原上奔驰而来的商旅马队。

中亚有冰雪覆盖的高原,有浮沙滚滚的沙漠,有被太阳晒焦的丘陵,也有富庶的人间天堂,是一片生机之地。

从地缘位置看,中亚地处亚欧大陆的结合部,是一处拥有400余万平方公里独特地理单元的土地。独特的地理优势引来了大国的竞相争夺,地缘政治学有个著名的“心脏地带”学说,即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的三段论:谁统治了东欧,谁就主宰了心脏地带;谁统治了心脏地带,谁就主宰了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主宰了全世界。而“心脏地带”所指就是中亚。

麦金德把地球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占优势的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一个是从属的海上地带。

中东波斯湾与里海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图,黑色为石油田、红色为天然气田。

尽管当年的苏联既控制了东欧又统治了中亚,却未能主宰世界,但中亚的重要性终是无法否认。单就能源上而言,中亚及里海地区的石油储量估算为1500-2000亿桶,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8-25%,天然气探明储量达7.9万亿立方米,被誉为“第二个中东”。5个面积相差悬殊的中亚国家中,哈萨克斯坦的铀矿储量居世界第二位;土库曼斯坦素有“中亚科威特”之称,天然气储量排世界第四;乌兹别克斯坦的黄金储量也居世界第4。

除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能源资源,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林物产,这些都是中国短缺的资源,而且中亚五国7400万人的大市场对机电产品和纺织服装、鞋靴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旺盛,同时这些国家法制日益健全,市场趋于规范、有序,正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之地。但要实现互通有无,就需要打通中国与中亚的陆路通道。

中亚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古代,丝绸之路途经这里走向远方,而中亚也凭借东西方商贸往来带来的财富,以及帕米尔高原与天山山脉发育的两条大河——阿姆河和锡尔河,孕育了欧亚丝路上最繁华的绿洲文化,并反向影响了古丝路沿线包括欧亚草原、波斯、印度、汉唐的历史文化。“丝绸之路”这个词汇,也几乎成为了不同文明互联互通、往来交流的代名词,这条路的一端是“东方”,另一端是“西方”。

如今苏联已作古,原来与中国西北接壤的强悍苏联,现在变成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这是对中国最为有利的黄金时代。一来苏联的撤离留下了中亚的“权力真空期”,大毛只能把持一时;二来东方大国也需要平衡国内东西部的均衡发展,打通从西部连接中东、北非、欧洲的陆上通道,规避东部单一海上通道的风险。

于是便有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其中保障贸易畅通无疑是新丝路的核心所在。近些年,在各个方向上,我们加快了与各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合作,比如新亚欧大陆桥、中俄和中缅石油管线、昆曼公路和泛亚铁路国内段通车等等,而在今年中国-中亚峰会上,达成加快推进落地建设共识的中吉乌铁路无疑就是其中一环。

一个以四通八达的国际通道网络为依托,沟通亚欧大陆的经济廊道布局已经呼之欲出,令人振奋。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吉乌铁路并非是近几年才提及,而是早在1997年中吉乌三国就修建联通三国的中吉乌铁路项目签署了备忘录,到如今已经跌宕了26年之久。之所以如此坎坷反复,正是与中亚上演的地缘之争息息相关。

中吉乌铁路的南北线与宽轨、标准轨之争。

俄罗斯在中亚的地缘根基

这个还要从苏联解体说起。苏联解体作为20世纪最严重的地缘政治灾难,彻底改变了中亚的地缘格局,尽管中亚五国并不情愿分家单过,但面对大势所趋,最后也只能自寻出路。这里要说的是,尽管普大帝也说过苏联解体对于俄罗斯人来讲是一场真正的悲剧,但也说过“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他就没有良心;谁要是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他就没有头脑!”

对于我们也是如此,尽管有些人因为建国初与老大哥的鱼水情而粉苏联,其实准确地说,与其粉苏联这个政权,倒不如说是粉这个政权成立的理想!因为苏联正是诞生于人类崇高的理想,它不是一个以民族、地理、文化、强权,而以信仰为纽带建立的国家,是全世界工农的大联合。不过却没能抵抗住人性的腐败和贪欲,变成了苏修,失去了最初的信仰,巨人便轰然倒塌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苏联并非亡于1991年,而是败于1956年,只不过直到1991年才彻底盖上棺材盖儿。所以作为主要继承人的俄罗斯并不想恢复苏联,但却十分想保留对前苏联加盟国的影响力,特别是中亚,对斯拉夫人看来,这里是尽管从形式上脱离了俄罗斯的掌控,但依然是莫斯科的后花园,不容他人轻易染指。

因为作为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斯拉夫人在此经略了一百多年,国家上层社会的精英们基本已被俄罗斯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渗透,唯俄马首是瞻。比如俄语,在中亚国家俄语基本是通用语言,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更是将俄语定位官方语言,多数中小学的课本,以及几乎所有大学的教材及相关著作均是用俄语编写的,俄罗斯的大学在中亚国家开设的分院很普遍。

此外还有俄语电影、电视剧、歌曲,这些几乎是中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更别说由于苏联的同化策略,中亚各国均由俄罗斯族裔存在,不少俄罗斯族还在当地的大学、科研机构、国企甚至是政府部门身居要职。而且中亚五国除了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因为矿产和能源开发比较富裕外,其他三国较为穷困,到俄罗斯打工是几百万中亚人的选择,从俄罗斯赚来的侨汇也是这些中亚国家重要的外汇来源。

在俄罗斯务工最多的中亚国家是乌兹别克、塔吉克和吉尔吉斯斯坦。2018年有200万乌兹别克人在俄务工

而俄罗斯对中亚也颇为关注,中亚各国到俄罗斯可以免签90天,每天都有很多航班往来,这种情况就相当于大家坐一起吃饭,广东广西两位直接用粤语拉家常,谈爱好,而你作为河南人很可能听得一脸懵,甚至需要人译一下才能明白意思,这种亲近感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俄罗斯对中亚的影响力是全方位的,这点并不局限在文化渗透和经济依赖上。

尽管俄罗斯的经济也有点拉胯,GDP甚至一度跌出了世界前十名,2021年时还没有广东省多,但并不代表俄在中亚就无所作为。实际上早在1996年,上合组织成立的同一年,俄罗斯就主导成立了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为俄、白、哈、吉、塔五国,乌兹别克曾一度加入,后来因为分不到多少蛋糕就退出了。其实该组织最初是想靠这个体系挽留意图加入欧盟的乌克兰的。

除了欧亚经济联盟这个经济合作属性的关税联盟,俄罗斯还组建了集安组织,全称“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有俄罗斯、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6个成员国,这是一个区域性军事同盟。相比欧亚经济联盟的名存实亡,俄罗斯凭借自身庞大的军事力量,在集安组织中基本能说一不二。前段时间哈萨克斯坦内乱就是俄罗斯出兵平定的。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集体安全条约组织超过2000名军队开始从哈萨克斯坦撤军。图引海外网。

地缘之争从拖沓阻碍到融入合作

在这里,上合组织和集安组织的成员和职能有相当部分是重叠的,所以当2013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被提出后,尽管中亚国家有心跟上,但俄心里是不感冒的。俄对东方大国进入中亚是有警惕之心的,二者的地缘博弈也一直伴随着在中亚开展的每一项合作,包括中吉乌铁路。

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后,美国将租借吉尔吉斯斯坦的玛纳斯国际机场改造成功能齐全的军事基地。

玛纳斯军事基地成为美国在中亚最大的转运基地和军事中心,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最多时驻军三千余人。

其实从叶利钦时代开始,俄罗斯一直以脱亚入欧,融入西方为夙愿,甚至多次提交加入北约的申请,阿富汗战争期间,更是破天荒的允许美国在中亚建立军事基地。相比之下,与东方大国在远东和中亚的合作则是各种拖沓,最典型的便是中俄原油管道工程,谈判历时15年,期间本来规划好的安大线方案夭折,要不是2008年金融危机重创俄经济,同时我方提出贷款换石油模式,恐怕谈判还将持续下去。

中石油内部一位参与谈判的高层曾评价说:“中俄原油管线是一块硬骨头,从来没有哪一个能源项目像这个一样,经历了这么多的曲折和反复”。此外还有同江-下列宁斯阔耶中俄铁路大桥,双方在1995年就签署了意向协议,却历时24年才建成。要知道该大桥全长7193.71米,跨江主桥的2215.02米中在我方境内1886.45米,俄方境内只有328.57米,但我方仅用了4年就建好了,回头一看俄啥也没干,一直拖延到2014年才开工...。

同江中俄黑龙江铁路大桥。图由高分二号卫星拍摄于2015年7月。

完工的同江中俄跨江大桥,高分二号卫星拍摄于2021年1月。

同江黑龙江大桥向北经同江口岸与俄远东铁路相连,向西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通往俄罗斯腹地。

以上种种,并非是俄自身没资金或者没技术,反观克里米亚大桥,全长19公里,跨海部分7.5公里,从2014年立项,2018年就建成通车了。二者对比之下,便可知其中的小心思了。也正是这种低效的刁难拖延,让不少东方大国商人的投资打了水漂,这也是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雷声大、雨点小”的重要原因(参见《开发远东(下):普京急切拉中国参与,但中国商人知道这钱不好挣》)。

克里米亚大桥是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全长19公里,横跨刻赤海峡,连接俄罗斯塔曼半岛与克里米亚半岛

可以说,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出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彼此在地缘整治上需要携手共赴,但却表现为“政热经冷”,经济领域多为官方或半官方的能源合作,民间合作着实有限,这与日本的“政冷经热”截然相反。双边贸易额直到2018年才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尽管2022年创纪录的达到1902.71亿美元,但很大程度上与俄乌战争以来,西方全面制裁俄罗斯有关...。

此外都一直称自己连续13年稳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但前提是不把欧盟算作一个经济实体。要知道据欧盟统计局数据,2022年俄欧贸易额高达2586亿欧元(约2738亿美元)。所以俄也明白自己最大的金主是谁,这也是“融入欧洲,融入西方”观念占主流的根源之一。

苏-30战斗机属于三代半战斗机,是在苏-27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战斗轰炸机,作用类似于F-15E。

至于说军售,其实在这方面,俄是有保留的,据俄专家称与印度特供的苏-30战斗机相比,俄罗斯卖给东方大国的苏-30少了三样东西(矢量发动机、相控阵雷达、三翼面气动布局),远逊出口印度的苏30MKI,即所谓“超级苏霍伊”。其实当年进口俄式装备也是为了解燃眉之急,毕竟当时像歼20、055大驱这类国之重器尚未完全成型。

克里米亚危机详情,图引凤凰网

直到2008年俄格冲突,引发俄罗斯与西方的第一次紧张开始,俄罗斯才开始“向东看”,也正是这一年,中俄原油管道的谈判迅速谈妥,2009年4月便开工建设。之后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俄罗斯与美欧关系陷入“新冷战”状态,再加上2015年俄为了保住在中东的最后落脚点,出兵叙利亚,俄欧关系僵化,俄才认识到西方是指望不上了,只能依赖东方伙伴了,此时双方在真正成了地位平等的伙伴。

也是在2015年,俄与东方大国签订了价值300亿的油气大单,并且计划每年向东方大国供给1亿桶、高达1300万吨的轻质石油,这一年俄共出口原油2.43亿吨,其中对东方大国出口4104万吨,东方大国首次成为俄罗斯原油第一大进口国。也是在这一年,上合组织继2001年乌兹别克斯坦加入后首次扩容,吸纳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同时给予白俄罗斯观察员国地位。

2015年乌法峰会通过关于启动接收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组织程序的决议,2017年正式完成扩员。

之后随着西方制裁不断收紧,俄不得不开放中亚和北极让东方大国进入,所以2018年东方大国首次颁授友谊勋章就给了普大帝。而俄民间也在2015年后对东方大国的态度加快转变,好感度不断增加,于是近些年自媒体平台上的跨俄夫妻开始迅速增加。这其实也反映了双方不断深化的友好关系。

俄乌战争对中亚地缘角逐的波及

但最终乌克兰危机还是酿成了俄乌战争,在灯塔国的操作下,全世界大部分国家被迫选边站队,东方大国拒绝跟随,而是秉持不干涉别国内政、不参与地区争端、不结盟不对抗的原则,保持中立,坚决维护国际公义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并呼吁各方尽快停火,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争端。

这时可能会有人觉得,既然双方关系发展到如今这种程度,已经是近30年来新的高度,为什么没有结成同盟呢?要知道北约前秘书长明言:“北约从不在乎俄罗斯的反应,北约武装乌克兰并修理俄罗斯的目的,就是彻底解决在欧洲方向的战略焦虑。一旦搞定俄罗斯之后,北约将集中所有优势军事资源,对付西方世界的‘终极目标’—中国。”既然如此,唇亡齿寒的道理我们并非不懂。

其实对于发生在东欧平原上的这场战争,我们有着清醒的认识,虽然明言保持中立,但真实是稍偏大毛的,这是因为大毛对抗的是整个北约,我们要阻止北约这个世界最大的军事同盟组织架空联合国安理会,阻止灯塔国操控北约建立单极世界,多极化才是我们的目标,为此我们不会坐视,底线就是保证大毛不会战败倒下。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会一直秉持不结盟的原则,保持外交的独立自主。如果大毛出于迅速拿下这场战争的目的而求助于我们,我们是拒绝的,因为一旦大毛得到输血迅速吞并二毛,其自信心恐怕要飞起了,会高估自身实力,那么在以后合作中,指定又会提出诸多不合逻辑的要求,而且再次强大后的大毛会觉得与北约平等对话的地位,届时其态度可左可右,对我们是不利的。

原本东方大国设想的多极化格局,是中美俄欧各占一极,但自从默大妈卸任后,汉斯猫失去主心骨,唯灯塔国马首是瞻,剩下高卢鸡孤掌难鸣,再加上南欧一帮摆烂,东欧被“洗脑”,欧盟实在难称是独立自主的一极,所以世界大势几乎成了中美俄的“三国演义”。随着俄乌战争持久化,三国关系的表现不再是东方大国在美俄之间寻求平衡,而是大毛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大毛更需要东方大国。

所以一个能给北约造成一定威胁,但又恢复不了昔日毛熊荣光的大毛是最符合东方大国利益需求的。而且只要大毛还要长期面对西方压力,就只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该苟的时候要苟,会继续放开中亚和远东。届时可能就不会再像中吉乌铁路这样,本是对参与方三国均是大有利好的项目却跌宕26年才开始落地。

2022年阿拉山口口岸出入境中欧班列突破2000列。

其实不管是在中亚还是在远东,东方大国与大毛的地缘之争既不是零和博弈,又不是非黑即白,东方大国所求的是通往中东和印度洋的通道,而大毛所求的是中亚与自己继续亲密,不要离心离德,而随着俄乌战争持续,大毛与中亚国家关系也出现了踟蹰,这源于西方要求选边站带来的压力。大毛由于自身经济的拉胯,无法给中亚很多肉汤,中亚便想另寻致富之道,美欧就是目标之一。

但随着东方大国的进入,中亚的经济发展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将欲离席而走的各方又再次拉到一个饭桌上,虽然在这个圆桌上,大毛不能再当大家长说一不二,但大家可以一起做大蛋糕,都有肉吃有汤喝,总胜过分崩离析吧。何况东方大国虽然在中亚的影响力有很大提升,但还局限于基建和经贸领域,相比大毛全方位的影响力还差很多。这也是中亚时有抹黑东方大国事件出现的原因。

毕竟这个世界,不是你有几个钱别人就会甘心认你做大爷的,武德永远是第一德。不过,要从上到下改变这种印象,不是三五年就能有彻底改观的,既需要时间,更需要绝对实力和高明手段。或许好事多磨的中吉乌铁路就是改观的开始,也是中亚地缘之争的写照。

上期回顾:中吉乌铁路:想薅中国羊毛?极限拉扯26年的背后藏着什么地缘之争

备注:本文是《中亚合集》的第51章的原创作品,仅为一家之言,转发请注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及出处】。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