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暮色里,一纸血书被递进兴庆宫。当唐玄宗颤抖着展开这份弹劾奏章时,他绝不会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秋日,竟会掀起动摇帝国根基的滔天巨浪。而这一切的导火索,不过是一个被转卖的婢女春草。
杨慎矜的血脉里流淌着隋炀帝的基因。这个流落突厥归来的隋朝遗脉,在唐太宗的宽容政策下重获新生。其父杨崇礼执掌户部二十余载,为开元盛世筑就坚实根基。当九旬老父辞世时,唐玄宗亲选杨慎矜三兄弟继承家业——这个选择,既是对理财世家的信任,更是对前朝遗脉的安抚。
天宝年间的大唐国库,见证着杨氏兄弟的传奇。杨慎矜以御史中丞之职兼领铸钱使,独创"和籴法"平抑粮价,革新盐铁专卖充盈国库。他在太府寺清点库藏时,连穿堂风都要经过核算的严谨作风,让玄宗赞不绝口。然而这份圣眷,却成了宰相李林甫眼中钉。
当李林甫将屠刀挥向太子党羽时,杨慎矜的悲剧已然注定。这位刚直不阿的财政大臣,既不肯配合构陷太子亲信韦坚,又对表侄王鉷保持着居高临下的姿态——他始终记得自己是隋室贵胄,而王鉷不过是庶出寒门。
三个细节埋下杀机:杨慎矜当众直呼王鉷其名的倨傲;抢夺王鉷职田的霸道;最致命的是他向王鉷炫耀的神秘术士史敬忠。这个胡人和尚出身的预言家,不仅准确预见安史之乱,更在杨父坟茔"草木泣血"时,让杨慎矜赤裸荆棘中作法驱邪。这些私密举动,经王鉷之口全数成为谋反铁证。
天宝六载深秋,杨贵妃之姐带着新购婢女春草入宫。这个本该死在家法的女子,在玄宗面前绘声绘色讲述起主家的隐秘:史敬忠的夜半来访、杨慎矜的谶语收藏、甚至隋室复辟的流言。当春草天真烂漫的絮语传入李林甫耳中,精心编织的罪网骤然收紧。
酷吏吉温的刑具逼出史敬忠的伪证,殿中侍御史卢铉更上演"袖中藏谶"的闹剧。面对栽赃的谶书,杨慎矜的冷笑中透着悲凉:"此非吾家物,然天命如此。"这位曾让长安米仓堆金积玉的能臣,最终倒在"规复隋室"的罪名之下。
当颜真卿手持赐死诏书时,杨慎名挥泪写下"拙于谋己,兄弟并命"的绝笔。这对相貌堂堂的兄弟至死不解:他们谨守的忠君之道,为何敌不过婢女片语?那个改变历史走向的春草,究竟是懵懂无知的告密者,还是精心布置的棋子?史书对此讳莫如深。
天道轮回来得迅猛:王鉷两年后因弟谋反被腰斩,李林甫死后遭掘墓戮尸,杨国忠马嵬驿身首异处。唯有春草的身影,如同隋唐易代时的幽灵,消失在历史迷雾中。这个引发血案的小人物,或许才是天宝年间最神秘的未解之谜——她究竟是揭开隋唐恩怨的钥匙,还是权力游戏的无辜祭品?答案已随大明宫倾颓的梁柱,永远尘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