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铁穹”防空系统是以色列自行研制的一种防空系统,此前也曾经多次在战争之中证明了自己的性能,不过令人觉得意外的是,在此次的新一轮巴以冲突之中,以色列的“铁穹”却似乎是失效了,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其主要的原因还是哈马斯此次火箭弹的发射规模太大了。要知道,以往哈马斯或者别的什么武装组织对以色列发动火箭弹袭击的数量也就是数十枚或者数百枚上下,而此次哈马斯却在短时间内一口气对以色列发射了高达5000多枚各种型号的火箭弹。而且这些火箭弹的性能、型号也是五花八门,弹道、落点更是各不相同,这就使得“铁穹”一下子实在是难以反应。另外,如果按照通常来说1-2枚拦截弹拦截一枚火箭弹的话,那么此次如果要全部拦截这些火箭弹那么至少就需要8000-10000枚拦截弹才行,即便把以色列全国的拦截弹库存都算上也是不够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成本,哈马斯的火箭弹大家都知道是比较简陋的,成本也就是数百到数千美元不等,而相比之下,以色列“铁穹”系统所使用的塔米尔拦截弹的成本则至少是3万美元一枚,稍微便宜点的WIKI也要一万美元,即便是拦截成功,这对于以色列而言也是很亏的。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只好另辟蹊径,将正处在研制阶段的激光武器“铁束”激光紧急“赶鸭子上架”拿了出来,以用于拦截哈马斯可能的火箭弹袭击。
其实,激光武器目前已经不新鲜了,中美俄都已经有了类似的装备,比如美国海军的AN/SEQ-3(XN-1 LaWS)战术激光武器系统,已经成功部署在了伯克级驱逐舰和濒海战斗舰之上了,俄罗斯也拿出了“Zadira”战术激光武器系统,我国的“沉默猎手”激光系统甚至已经实现了出口,并且还在实战之中取得了战果。
相比中美俄等强国,以色列尽管拥有一定的科研实力,但是在这一方面的技术还赶不上全球先进水平,其研制的“Iron Beam铁束”激光防御系统是一种100千瓦级别的小功率激光系统,可以用于拦截小型火箭弹和炮弹,射程为7公里,可见其技术指标并不是很强。
而且,即便是这种并不是很强的激光武器,以色列也并未完全研制成功,“铁束”的研制方,以色列拉斐尔公司从此前宣布至少要在2024到2025年,这种激光武器才能够实际部署。因此,目前来看,以色列的激光系统只能是临时用于应急,实际上技术并不成熟。
那么,这种激光部署之后,是否真的能将哈马斯的火箭弹悉数拦截呢?其实也是值得怀疑的,因为这种系统目前还在试验阶段,不仅技术不成熟而且数量也太少,一旦哈马斯发动饱和攻击,估计也是无济于事,再者说,目前以色列还在招惹拥有更强的导弹的黎巴嫩真主党和叙利亚,届时黎巴嫩真主党的短程弹道导弹呼啸而来的话,那么这种“铁束”估计也是无力招架的。
战争打的是后勤,开战应优先瘫痪敌方能源、通讯、给水、医疗、交通等民生基础设施,尤其是对于生产力及经济相对发达、对现代科技依赖性较高的敌方。
[得瑟]只有制造词汇才有解释权?你们是来要权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