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变得寒冷,许多钓鱼爱好者选择暂时收起钓具,不再出钓。此时,也正是一年中的枯水期,许多原本适合野钓的河流水位显著下降,一些小溪甚至已经干涸断流。枯水期通常从秋季开始,一直持续到次年春季,南方的枯水期相对较短,而北方则较长。特别是在冬季,尤其是12月至次年3月,由于气温下降和降水减少,河流的流量减少,水位也随之降低。
对于有过户外抓鱼经历的人来说,这个阶段的枯水期正值户外抓鱼的好时候。一方面,水位的降低使得抓鱼变得更加容易;另一方面,水温的下降使得鱼类,如鲫鱼和鲤鱼,倾向于聚集在水底的结构处越冬,比如枯树枝、石头堆、水草丛中,这些条件为爱好抓鱼的朋友提供了便利。如果在枯水期的浅水区域能够准确找到鱼窝,基本都会收获颇丰,甚至有机会抓到体型较大的鲫鱼和鲤鱼。
最近,一位来自江苏连云港的网友@娜个女孩童装店,在户外意外地发现了一处“鱼窝”。由于这样的景象并不常见,她决定将这次独特的经历记录下来,并在网络上与朋友们分享。
在这段视频中,可以看到一个小水坑被冰覆盖,冰层下显得异常躁动。当靠近观察时,透过薄薄的冰层,意外地发现了一个鱼窝。可能因为这个水坑太小,使得困在其中的鱼群在感知到河底的动静后,开始急切地四处游动,试图寻找出路。
随着拍摄镜头的逐渐推进,画面中显现出露出脊背的大鲤鱼和挣扎着的鲫鱼。尽管隔着一层冰,无法直接看到水下确切的鱼的数量,但从水面的波动可以推测,这个小水坑中聚集了不少鱼类。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这片水域刚经历过放水,导致许多鱼类被困在了这个小水坑里。通常情况下,枯水期河水的断流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不会突然间就完全断流。
博主将这段视频上传至网络后,立刻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许多人首先在评论区询问视频的具体拍摄地点,一时间各种“认亲式”的求定位留言便如潮水般涌现。此外,也有人在看到这一景象后,联想到了东北地区流传的一句老话:“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当然,也有人对视频中小水坑中聚集了如此多的鱼表示怀疑,认为这可能是博主摆拍的。在他们看来,这么小的水坑如果自然滞留了这么多鱼,鱼群可能早就因为缺氧而死亡。有人甚至怀疑博主是不是在前一天晚上将鱼放入水坑,然后在第二天早上拍摄了视频。面对这些质疑,博主出面澄清说:“这里的水位是逐渐降低的,并不是突然就干涸了。”
尽管这些质疑听上去似乎有些道理,但如果稍加推敲并会明白事情的真相。如果真的是人为地将鱼放入这个水坑,那么这些鱼就算全部翻肚也不会结冰的。因为视频的拍摄地点是连云港,当地最低温度大约在零下3度左右,结冰的速度并不会那么快。如果你仔细观察视频,会发现水坑的冰面是完整的,并没有人为破坏过的痕迹,这也排除了有人砸开冰层放入鱼的可能性。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出现这种情况会是人为摆拍的吗?欢迎留言发表你的看法